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93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迫紧辅助件包括中空结构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下贯通;还包括偏离出所述主体部且向上延伸的支体部;所述支体部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的空腔与所述主体部内的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迫紧辅助件通过设置主体部与支体部,主体部起到辅助迫紧的作用,支体部起到走线的作用,如此可将自行车把手处至头管部分的线材隐藏在内,同时提供的迫紧结构的头管也提供了走线腔,可在头管部位也将线材隐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实现了对线材的隐藏作用,使得自行车美观度提升,线材的使用寿命变长。

A kind of pressing auxiliary part and pressing structure which can assist the rou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现有的自行车,其刹车线多为外露式的走线方式,对于有些带有助力功能的助力自行车来说,其电线一般也是外露式的走线方式,外露式的走线方式对于刹车线、电线等线材来说,一来线材容易老化,导致线材的寿命较短,可能还会产生电气故障,二来线材也影响了自行车外观的美观度。现有自行车的走线方式主要在自行车的把手到头管部位受到限制,由于自行车的前叉、把手等部位相对于头管是转动连接的,因此自行车上从把手到头管部分的线材一般都是裸露的,难以得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旨在解决线材在自行车把手至头管之间走线的问题,实现隐藏走线。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包括中空结构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下贯通;还包括偏离出所述主体部且向上延伸的支体部;所述支体部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的空腔与所述主体部内的空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上窄下宽。进一步地,所述支体部上窄下宽。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圆管状的转动配合部。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止转凸台。一种迫紧结构,包括:头管,其包含内管与外管,且其内管与外管之间具有走线腔;前叉转轴,其与所述内管转动连接;上述的迫紧辅助件,其串套在所述前叉转轴上,且其下端抵住所述头管的上端;及把头,其固定在所述前叉转轴的顶端,且其下端抵住所述迫紧辅助件的主体部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把头上具有把手固定部,所述把手固定部的下端抵住所述迫紧辅助件的支体部的上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迫紧辅助件通过设置主体部与支体部,主体部起到辅助迫紧的作用,支体部起到走线的作用,如此可将自行车把手处至头管部分的线材隐藏在内,同时提供的迫紧结构的头管也提供了走线腔,可在头管部位也将线材隐藏。本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实现了对线材的隐藏作用,使得自行车美观度提升,线材的使用寿命变长。附图说明附图1为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附图2为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附图3为迫紧结构的结构图;附图4为附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5为头管的结构图。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11-主体部;12-支体部;13-转动配合部;14-止转凸台;2-头管;21-内管;22-外管;23-走线腔;24-出线孔;3-前叉转轴;4-把头;41-把手固定部;42-豁口;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1,包括中空结构的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上下贯通;还包括偏离出所述主体部11且向上延伸的支体部12;所述支体部1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的空腔与所述主体部11内的空腔连通。上述结构中,迫紧辅助件的主体部11起到辅助迫紧的作用,支体部12起到走线的作用,支体部12将把手部分涉及的线材在其上端口处汇总后导引至自行车的头管处,实现把手至头管中间过渡段的隐藏走线。优选地,所述主体部11与支体部12均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这样两者内的空腔也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这样支体部12可将在其上端口汇总的线材再分散开分别导向至其他部位。所述主体部11内形成有圆管状的转动配合部13,转动配合部13用于配合前叉转轴3使用,使得迫紧辅助件可定心安装。所述主体部11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止转凸台14,止转凸台14可使迫紧辅助件在配合其他零件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迫紧辅助件相对于前叉转轴3转动。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迫紧结构,包括头管2、前叉转轴3、迫紧辅助件1以及把头4。其中,如附图5所示,头管2包含内管21与外管22,且其内管21与外管22之间具有走线腔23,外管2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线孔24;前叉转轴3与所述内管21转动连接;迫紧辅助件1串套在所述前叉转轴3上,且其下端抵住所述头管2的上端;把头4固定在所述前叉转轴3的顶端,且其下端抵住所述迫紧辅助件1的主体部11的上端。所述把头4上还具有把手固定部41,所述把手固定部41的下端抵住所述迫紧辅助件1的支体部12的上端,自行车的把手5固定在把手固定部41处。上述结构中,迫紧辅助件1内的空腔与所述走线腔23连通,由迫紧辅助件1引入的线材可进入走线腔23内,再由出线孔24穿出走至自行车的其他部位,如此可实现现在从把手至头管部分的完全隐藏。此外,把手5上的刹车线等线材可从把手管的内部走线再进入迫紧辅助件1内的空腔,如此把手5至迫紧辅助件1之间的线材也可完全隐藏。把头4通过收紧夹持的方式固定在前叉转轴3上,具体地,把头4上具有带有豁口42的收紧孔,豁口42两侧的实体之间通过螺钉进行收紧,使得把头4紧箍在前叉转轴3上,同时,迫紧辅助件1的主体部11上端面上的止转凸台14嵌在豁口42内,如附图4所示,如此迫紧辅助件1将无法相对于前叉转轴3转动。类似地,把手固定部41也采用收紧夹持的方式将把手5固定。本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迫紧辅助件通过设置主体部与支体部,主体部起到辅助迫紧的作用,支体部起到走线的作用,如此可将自行车把手处至头管部分的线材隐藏在内,同时提供的迫紧结构的头管也提供了走线腔,可在头管部位也将线材隐藏。本技术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及迫紧结构实现了对线材的隐藏作用,使得自行车美观度提升,线材的使用寿命变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上下贯通;/n还包括偏离出所述主体部(11)且向上延伸的支体部(12);所述支体部(1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的空腔与所述主体部(11)内的空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上下贯通;
还包括偏离出所述主体部(11)且向上延伸的支体部(12);所述支体部(1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内的空腔与所述主体部(11)内的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上窄下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部(12)上窄下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内形成有圆管状的转动配合部(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辅助走线的迫紧辅助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吴俊陆其兵周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洪记两轮智能交通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