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涛专利>正文

一种CBS联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05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BS联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摩托车。该CBS联动结构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第一、第二油道和柱塞腔;柱塞腔与第一、第二油道相连通;柱塞腔将第一油道分隔为上、下油道,在柱塞腔内设柱塞,在上油道底部阀体上分隔设辅助油道和减压油道;在柱塞腔内的柱塞上设单向油封,在柱塞外侧的柱塞腔内设复位弹力件;柱塞在第二油道内油压及复位弹力件配合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柱塞在第一位置时,减压油道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相连通;柱塞在第二位置时,单向油封封堵减压油道。该CBS联动结构使用方便、联动制动效果优异。

A CBS linkage structure and a motorcycle with thi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BS联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摩托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CBS联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制动系统是确保摩托车安全行驶最关键的主动安全装置,所以,摩托车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无论摩托车在任何车速、载荷、高低附着系数路面以及气候条件下,确保驾驶员在制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车辆平稳、迅速的减速,直至停车。现有两轮摩托车大多数采用前轮、后轮独立制动系统,装有这种制动系统的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要想获得合理的减速度就得合理的分配手、脚的操作力,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系数,但是实际生活中,用户很难做到前、后轮同时制动并合理分配。对于摩托车来说,制动过程中根据车辆的负载状况和道路路面的附着系数以及车辆的轮胎磨损情况等综合因素分配分配制动力,更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改动原车的前后制动器结构、最大化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制动时前后轮可以同步、联动刹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CBS联动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摩托车,该CBS联动结构在不改变原车前后制动器结构的情况下,能确保最短刹车距离及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CBS联动结构,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柱塞腔;柱塞腔与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相连通设置;柱塞腔将第一油道分隔为上油道和下油道,在柱塞腔内设有柱塞,在上油道底部的阀体上分隔设有辅助油道和减压油道;在柱塞腔内的柱塞上设有单向油封,在柱塞外侧的柱塞腔内设有复位弹力件;柱塞在第二油道内油压及复位弹力件配合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柱塞在第一位置时,减压油道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相连通;柱塞在第二位置时,单向油封封堵减压油道,辅助油道与单向油封外侧的柱塞腔连通并经单向油封进一步的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连通。第一油道用于连接前总泵和前分泵;第二油道用于连接后总泵和后分泵。所述柱塞腔包括与柱塞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一柱塞腔及设于第一柱塞腔中部的限位腔;在柱塞后部设有第一凸台,在第一凸台和限位腔后端内侧壁之间设有所述复位弹力件,在柱塞前部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在复位弹力件作用下与限位腔前端内侧壁相抵;在第二凸台外侧设有第三凸台,所述单向油封设于第一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的柱塞外侧壁上。所述柱塞腔(3)包括第一柱塞腔(3.1)及第二柱塞腔(3.3),柱塞前部与第一柱塞腔相配合,第二柱塞腔对应第一油道设置;在阀体后侧壁上对应第二柱塞腔设有开口,在开口上密封设有封堵件,在封堵件与柱塞后端面之间设有复位弹力件;在第一油道外侧的阀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柱塞腔相连通的排气孔,在排气孔上配合设置排气件;在柱塞上设有第二凸台(5),第二凸台在复位弹力件作用下与第二柱塞腔前端内侧壁相抵;单向油封设于第二柱塞腔内的柱塞上。所述封堵件为丝堵;所述排气件为排气螺丝。在第一柱塞腔内设有第一油封。所述复位弹力件为复位弹簧。在限位腔两侧的第一柱塞腔与柱塞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分别设于第一柱塞腔内侧壁上;或者,所述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分别设于柱塞外侧壁上。在柱塞前部与柱塞腔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设于柱塞腔内侧壁上;在柱塞后部与柱塞腔之间设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设于柱塞外侧壁上。所述阀体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的阀体经螺纹紧固件固定。所述分体式结构的阀体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经螺栓固连。第二油道和柱塞腔的前部设于所述第一阀体上;第一油道及柱塞腔的中部和后部均设于所述第二阀体上。所述限位腔内径大于第一柱塞腔内径设置。该结构方便单向油封及复位弹簧的设置。复位弹簧套设于柱塞上。复位弹簧的前端与第一凸台后侧相抵,复位弹簧的后端与限位腔后端内侧壁固连。所述单向油封为皮碗。所述皮碗为柱塞皮碗。所述第一油封、第二油封均为双向油封。所述减压油道为内径0.1-0.3mm的油道。一种摩托车,安装有如前所述的CBS联动结构。所述摩托车为带ABS防抱死系统的摩托车。一种电动车,安装有如前所述的CBS联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CBS联动结构可直接串联到前后刹车油管实现,无需对原车的前后制动器结构进行改动。通过柱塞位置的改变,实现柱塞上单向油封对减压油道的开启或封堵,进而实现对与第一油道相连的前分泵作用、控制前轮制动,或者同时实现对与第二油道相连的后分泵作用、控制前后轮联动制动。该CBS联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相比现有CBS联动系统,无需安装多个油管,对前轮制动卡钳也无特殊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批量生产以及在用车辆的升级安装,刹车距离短,制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柱塞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油道、1.1上油道、1.2下油道、1.11辅助油道、1.12减压油道、2第二油道、3柱塞腔、3.1第一柱塞腔、3.2限位腔、3.3第二柱塞腔、4柱塞、5第二凸台、6第三凸台、7第一凸台、8复位弹簧、9皮碗、10第一油封、11第二油封、12前刹车总泵、13后刹车总泵、14前刹车碟、15后刹车碟、16ABS防抱死系统、17第一阀体、18第二阀体、19丝堵、20排气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CBS联动结构的CBS联动泵体,包括阀体1,阀体串联于前、后刹车油管间,在阀体内设有第一油道2、第二油道3和柱塞腔3,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柱塞腔相连通设置,柱塞腔3设于第一油道中部并与第二油道垂直设置;所述柱塞腔包括第一柱塞腔3.1和设于第一柱塞腔中部的限位腔3.2,限位腔3.2将第一油道分隔为上油道1.1和下油道1.2,在上油道1.1底部的阀体上开设两路油道,分别为辅助油道1.11和减压油道1.12,减压油道的内径为0.1mm-0.5mm;上油道1.1经辅助油道1.11和减压油道1.12与限位腔3.2相连通。在柱塞腔3内设有柱塞4,柱塞与第一柱塞腔相配合设置;在限位腔内的柱塞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二凸台5、第三凸台6和第一凸台7,在第一凸台和限位腔后端内侧壁之间设有套设于柱塞外侧的复位弹簧8,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第二凸台5与限位腔前端内侧壁相抵接,在第一凸台和第三凸台之间的柱塞外侧设有一单向油封,该单向油封为一皮碗9,皮碗同限位腔内侧壁实现单向密封,此时柱塞处于初始位置,即第一位置,在该位置时,皮碗处于减压油道的外侧,使上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BS联动结构,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串联于前、后刹车油管间,在阀体内设有第一油道(1)、第二油道(2)和柱塞腔(3),第一油道与前刹车油管相连,第二油道与后刹车油管相连;/n柱塞腔与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相连通设置;柱塞腔将第一油道分隔为上油道(1.1)和下油道(1.2),在柱塞腔内设有柱塞(4),在上油道底部的阀体上分隔设有辅助油道(1.11)和减压油道(1.12);在柱塞腔内的柱塞上设有单向油封,在柱塞外侧的柱塞腔内设有复位弹力件;/n柱塞在第二油道内油压及复位弹力件配合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柱塞在第一位置时,减压油道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相连通;柱塞在第二位置时,单向油封封堵减压油道,辅助油道与单向油封外侧的柱塞腔连通并经单向油封进一步的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0 CN 201910536476X1.一种CBS联动结构,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串联于前、后刹车油管间,在阀体内设有第一油道(1)、第二油道(2)和柱塞腔(3),第一油道与前刹车油管相连,第二油道与后刹车油管相连;
柱塞腔与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相连通设置;柱塞腔将第一油道分隔为上油道(1.1)和下油道(1.2),在柱塞腔内设有柱塞(4),在上油道底部的阀体上分隔设有辅助油道(1.11)和减压油道(1.12);在柱塞腔内的柱塞上设有单向油封,在柱塞外侧的柱塞腔内设有复位弹力件;
柱塞在第二油道内油压及复位弹力件配合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柱塞在第一位置时,减压油道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相连通;柱塞在第二位置时,单向油封封堵减压油道,辅助油道与单向油封外侧的柱塞腔连通并经单向油封进一步的与单向油封内侧的柱塞腔及下油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S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腔(3)包括与柱塞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一柱塞腔(3.1)及设于第一柱塞腔中部的限位腔(3.2);在柱塞后部设有第一凸台(7),在第一凸台和限位腔后端内侧壁之间设有所述复位弹力件,在柱塞前部设有第二凸台(5),第二凸台在复位弹力件作用下与限位腔前端内侧壁相抵;在第二凸台外侧设有第三凸台(6),所述单向油封设于第一凸台与第三凸台之间的柱塞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S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腔(3)包括第一柱塞腔(3.1)及第二柱塞腔(3.3),柱塞前部与第一柱塞腔相配合,第二柱塞腔对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涛
申请(专利权)人:任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