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15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包括:多个钢制格栅单元,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安装在冷却塔的水盘侧壁顶部;多个防飘水板,所述防飘水板安装在所述钢制格栅单元的里侧,所述防飘水板具有平面板体部,所述平面板体部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多个防溅水单元,所述防溅水单元设置在冷却塔水盘底部靠侧壁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钢制进风格栅可以有效防止冷却塔发生燃烧,提高了安全性;防飘水板和防溅水单元有效防止水溅到冷却塔外部,防止冬季冷却塔外部结冰,便于维护,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钢制格栅单元和防溅水单元采用模块化安装,便于拆卸,提高安装施工便利性。

An air inlet device of countercurrent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是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逆流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逆流冷却塔的四周通常会安装进风格栅来控制风量和进风方向,而传统的进风格栅都是采用PVC材料制成,由于其不可降解性,对环境有危害;并且PVC材料本身易燃烧,现代社会对建筑外墙的被动防火措施重要性已经逐步提高。现有的冷却塔在水流量很大情况下,底部水盘会造成溅水,冬季外部水结冰,不利于冷却塔的维护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包括:多个钢制格栅单元,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安装在冷却塔的水盘侧壁顶部;多个防飘水板,所述防飘水板安装在所述钢制格栅单元的里侧,所述防飘水板具有平面板体部,所述平面板体部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多个防溅水单元,所述防溅水单元设置在冷却塔水盘底部靠侧壁位置。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钢制进风格栅可以有效防止冷却塔发生燃烧,提高了安全性;防飘水板和防溅水单元有效防止水溅到冷却塔外部,防止冬季冷却塔外部结冰,便于维护,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钢制格栅单元和防溅水单元采用模块化安装,便于拆卸,提高安装施工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包括导风百叶、百叶框架和外边框,多片导风百叶安装在所述百叶框架上,所述外边框围设在所述百叶框架四周。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百叶两侧具有外凸的插接部,所述百叶框架上具有插槽,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了钢制格栅单元的组装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百叶框架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所述外边框也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所述外边框的开口与所述百叶框架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外边框的两弯折边抱设于所述百叶框架的两弯折边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导风百叶、百叶框架和外边框可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钢板直接冲压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百叶沿从冷却塔外部向内部的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导风百叶包括主平面部以及位于主平面部两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主平面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冷却塔外侧方向且沿所述主平面部斜向上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与主平面部的夹角为20°,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冷却塔内侧方向且沿所述主平面部斜向下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与主平面部的夹角为2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更好地导风同时有效防止溅水。进一步地,所述防溅水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支撑侧板以及等间距安装在两支撑侧板之间的多片落水板,每片所述落水板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部与竖直部的夹角为30°。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水落到落水板后顺着倾斜部下流,有效防止溅水。进一步地,所述落水板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侧板连接的弯折边。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制造,便于安装。进一步地,所述落水板的表面设有消音缓冲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减少落水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面视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钢制格栅单元;11-导风百叶;111-插接部;112-主平面部;113-第一弯折部;114-第二弯折部;12-百叶框架;121-插槽;13-外边框;2-防飘水板;3-防溅水单元;31-支撑侧板;32-落水板;321-竖直部;322-倾斜部;323-弯折边;4-水盘;41-水盘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包括:多个钢制格栅单元1,钢制格栅单元1安装在冷却塔的水盘侧壁41顶部;多个防飘水板2,防飘水板2安装在钢制格栅单元1的里侧,防飘水板2具有平面板体部,所述平面板体部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多个防溅水单元3,防溅水单元3设置在冷却塔水盘4底部靠侧壁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制进风格栅可以有效防止冷却塔发生燃烧,提高了安全性;防飘水板和防溅水单元有效防止水溅到冷却塔外部,防止冬季冷却塔外部结冰,便于维护,保障维修人员安全;钢制格栅单元和防溅水单元采用模块化安装,便于拆卸,提高安装施工便利性。如图3-6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钢制格栅单元1包括导风百叶11、百叶框架12和外边框13,多片导风百叶11安装在百叶框架12上,外边框13围设在百叶框架12四周;导风百叶11两侧具有外凸的插接部111,百叶框架12上具有插槽121,插接部111插设于插槽121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钢制格栅单元的组装便利性。如图5、6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百叶框架12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外边框13也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外边框13的开口与百叶框架12的开口相对设置,外边框13的两弯折边抱设于百叶框架12的两弯折边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风百叶、百叶框架和外边框可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钢板直接冲压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如图3、4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风百叶11沿从冷却塔外部向内部的方向斜向下设置,导风百叶11包括主平面部112以及位于主平面部两侧的第一弯折部113和第二弯折部114,主平面部1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第一弯折部113位于冷却塔外侧方向且沿主平面部112斜向上弯折,第一弯折部113与主平面部112的夹角为20°,第二弯折部114位于冷却塔内侧方向且沿主平面部112斜向下弯折,第二弯折部114与主平面部112的夹角为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钢制格栅单元,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安装在冷却塔的水盘侧壁顶部;/n多个防飘水板,所述防飘水板安装在所述钢制格栅单元的里侧,所述防飘水板具有平面板体部,所述平面板体部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n多个防溅水单元,所述防溅水单元设置在冷却塔水盘底部靠侧壁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钢制格栅单元,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安装在冷却塔的水盘侧壁顶部;
多个防飘水板,所述防飘水板安装在所述钢制格栅单元的里侧,所述防飘水板具有平面板体部,所述平面板体部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60°;
多个防溅水单元,所述防溅水单元设置在冷却塔水盘底部靠侧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格栅单元包括导风百叶、百叶框架和外边框,多片导风百叶安装在所述百叶框架上,所述外边框围设在所述百叶框架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两侧具有外凸的插接部,所述百叶框架上具有插槽,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冷却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框架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所述外边框也为截面成U形的长条形冲压件,所述外边框的开口与所述百叶框架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外边框的两弯折边抱设于所述百叶框架的两弯折边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仙河
申请(专利权)人:巴尔的摩冷却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