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248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其塔体分为作为冷凝段—风通道的A区、作为绝热段的B区以及作为蒸发段—循环水喷淋区的C区,A区与C区通过B区内的隔板完全隔绝开;壳管式热管换热器安装于塔体内,该壳管式热管换热器由依次相连的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组成;C区内位于蒸发段的上方安装有喷淋装置,位于该蒸发段的下方设置有水池;A区内位于冷凝段的上方安装有风机,位于该冷凝段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格栅。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冷却塔的不足,将风道与循环水相分隔,利用壳管式热管进行传热,避免了水量流失、水质污染问题;热管导热效率较高,所需风量相比传统冷却塔大幅降低,同时风道内无喷淋水,风阻较小。

A kind of shell and tube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具体涉及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种利用工质相变进行热传递的高效部件,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能源动力、运输、化工、冶金等领域,使人们摆脱了单纯依靠大风量风机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传统换热模式。冷却塔是一种循环散热设备,它通过循环水吸收废热,进入塔内喷淋到填料上,通过大风量风机强制空气循环水换热,利用水与空气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通过水蒸气将热量带入空气,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达到自身冷却的效果。因此冷却塔耗水十分严重,甚至限制了很多地区的应用;空气将杂物带入系统,容易造成水质污染问题;同时大风量风机、电机产生了很大的噪音,难以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其克服了现有冷却塔的不足,将风道与循环水相分隔,利用壳管式热管进行传热,避免了水量流失、水质污染问题;热管导热效率较高,所需风量相比传统冷却塔大幅降低,同时风道内无喷淋水,风阻较小,可选用小功率变频风机,可根据工况温度完成风量自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塔的塔体分为作为冷凝段—风通道的A区、作为绝热段的B区以及作为蒸发段—循环水喷淋区的C区,所述A区与C区通过B区内的隔板完全隔绝开;/n壳管式热管换热器安装于塔体内,该壳管式热管换热器由依次相连的位于所述A区的冷凝段、位于所述B区的绝热段和位于所述C区的蒸发段组成,此壳管式热管换热器与水平方向倾斜夹角为10°~12°;/n所述C区内位于所述蒸发段的上方安装有喷淋装置,位于该蒸发段的下方设置有水池;/n所述A区内位于所述冷凝段的上方安装有风机,位于该冷凝段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格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塔的塔体分为作为冷凝段—风通道的A区、作为绝热段的B区以及作为蒸发段—循环水喷淋区的C区,所述A区与C区通过B区内的隔板完全隔绝开;
壳管式热管换热器安装于塔体内,该壳管式热管换热器由依次相连的位于所述A区的冷凝段、位于所述B区的绝热段和位于所述C区的蒸发段组成,此壳管式热管换热器与水平方向倾斜夹角为10°~12°;
所述C区内位于所述蒸发段的上方安装有喷淋装置,位于该蒸发段的下方设置有水池;
所述A区内位于所述冷凝段的上方安装有风机,位于该冷凝段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热管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式热管换热器中的冷凝段和蒸发段上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