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印秋专利>正文

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84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22
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包括有脚板、小腿支杆和大腿支杆,脚板的尾端,也是在其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板,移动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移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内穿设有支撑立杆,支撑立杆的底端与脚板铰接,移动支撑板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通孔相连通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接有定位螺栓,移动支撑板外侧的脚板上设置有小腿支杆,小腿支杆的底端与脚板铰接,其顶端铰接有大腿支杆,大腿支杆的底端与小腿支杆的顶端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不仅可以固定、保护骨折部位,还能帮助病人进行行走训练,能有效提升病人骨折部位的恢复效果。

A kind of walking aid fo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crus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
技术介绍
小腿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老年人、10岁以下的儿童尤为常见。小腿骨折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重量。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延迟愈合。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易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小腿骨折的复位方法一般以体外复位方式固定,即用托板夹住骨折小腿的底部,然后利用扎带或绑带将夹板与小腿绑设在一起,经一段时间调养。调养过程中,为防止小腿受力出现肌肉浮肿或延缓愈合,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现阶段小腿骨折的病人行走不便,大大降低了康复效果,影响骨折部位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不仅可以固定、保护骨折部位,还能帮助病人进行行走训练,能有效提升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包括有脚板(1)、小腿支杆(2)和大腿支杆(7),所述的脚板(1)上设置有脚部绑带(11),其特征在于:脚板(1)的尾端,也是在其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板(5),所述的移动支撑板(5)上设置有小腿绑带(9),移动支撑板(5)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52),所述的移动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51),两个连接通孔(51)互相平行,所述的连接通孔(51)内穿设有支撑立杆(4),支撑立杆(4)的长度大于移动支撑板(5)的长度,并且贯穿于移动支撑板(5),所述的支撑立杆(4)的底端与脚板(1)铰接,移动支撑板(5)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通孔(51)相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腿骨折康复训练助行器,包括有脚板(1)、小腿支杆(2)和大腿支杆(7),所述的脚板(1)上设置有脚部绑带(11),其特征在于:脚板(1)的尾端,也是在其上方设置有移动支撑板(5),所述的移动支撑板(5)上设置有小腿绑带(9),移动支撑板(5)的正面设置有弧形槽(52),所述的移动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通孔(51),两个连接通孔(51)互相平行,所述的连接通孔(51)内穿设有支撑立杆(4),支撑立杆(4)的长度大于移动支撑板(5)的长度,并且贯穿于移动支撑板(5),所述的支撑立杆(4)的底端与脚板(1)铰接,移动支撑板(5)的背面开设有与连接通孔(51)相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内螺接有定位螺栓(6),在移动支撑板(5)外侧的脚板(1)上设置有小腿支杆(2),所述的小腿支杆(2)的底端与脚板(1)铰接,其顶端铰接有大腿支杆(7),大腿支杆的底端与小腿支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印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印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