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印秋专利>正文

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3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包括有支撑脚板、连接杆、支撑杆和小腿固定部。支撑脚板顶面的前部设置有脚部固定带,其顶面的后部铰接有连接杆,支撑脚板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小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包括有前弧形筒、后弧形筒和插扣,两弧形筒的一端均与连接杆铰接,其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带连接有插扣,两弧形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前弧形气囊和后弧形气囊。所述的支撑脚板外侧的端面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握把,其底端通过轴体与支撑脚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其设计合理,包裹性以及固定性好,受力均匀,便于病人抬脚、行走,康复训练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小腿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其中又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延迟愈合。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易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胫骨骨折的复位方法一般以体外复位方式固定,再经一段时间调养恢复。调养过程中,为防止小腿受力出现肌肉浮肿或延缓愈合,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现有技术中的康复助行器结构简单,存在以下缺陷:固定时只是使用粘带、绑带、绒带等直接绑在小腿体外的固定器械(石膏、肩板等)上,包裹性以及固定性较差,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影响体外固定器械的复位效果,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同时,康复助行器的脚板为一普通的板体,病人在行走时不易发力,很难提起脚跟,不便于病人向前行走,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其设计合理,包裹性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包括有支撑脚板(1)、连接杆(10)、支撑杆(6)和小腿固定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脚板(1)顶面的前部设置有固定带(4),其顶面的后部铰接有连接杆(10),支撑脚板(1)通过所述连接杆(10)连接有小腿固定部(5);所述的小腿固定部(5)包括有前弧形筒(8)、后弧形筒(81)和插扣(12),两弧形筒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且互相配合可构成一圆形筒体,两弧形筒的一端均与连接杆(10)铰接,其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带(11)连接有插扣(12),两弧形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前弧形气囊(9)和后弧形气囊(91),两弧形气囊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且互相配合可构成一圆形气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骨折康复训练助行装置,包括有支撑脚板(1)、连接杆(10)、支撑杆(6)和小腿固定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脚板(1)顶面的前部设置有固定带(4),其顶面的后部铰接有连接杆(10),支撑脚板(1)通过所述连接杆(10)连接有小腿固定部(5);所述的小腿固定部(5)包括有前弧形筒(8)、后弧形筒(81)和插扣(12),两弧形筒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且互相配合可构成一圆形筒体,两弧形筒的一端均与连接杆(10)铰接,其另一端均通过连接带(11)连接有插扣(12),两弧形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前弧形气囊(9)和后弧形气囊(91),两弧形气囊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且互相配合可构成一圆形气囊;所述的支撑脚板(1)外侧的端面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设置有握把(7),其底端通过轴体与支撑脚板(1)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脚板(1)为中空的结构,支撑脚板(1)底面的前部设置有与其腔体相通的开口,开口的上方,也是在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腔体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印秋
申请(专利权)人:张印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