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格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57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入车辆V的车室内的空气的进气格栅(40)具备:框体(41);多个第一格栅形成部(42)及多个第二格栅形成部(43),它们在框体(41)的内部配置成格子状;以及流量调整板(44),其以与第一格栅形成部(42)及第二格栅形成部(43)正交的方式配置在框体(41)的内部。流量调整板(44)在由第一格栅形成部(42)及第二格栅形成部(43)形成的开口部(45)的内部具有流量调整窗(46),所述流量调整窗(46)的开口面积小于该开口部(45)的开口面积。

Air intake grill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进气格栅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车辆的车室内的空气的进气格栅及搭载该进气格栅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HEV(HybridElectricalVehicle:混合动力电动机动车)及EV(ElectricalVehicle:电动机动车)等电动车辆中,搭载有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收容用于驱动马达的电池(高压电池)。这种车辆具有用于冷却电池的冷却结构,且空冷式的冷却结构被广泛采用。例如,已知有如下车辆,即在车室的座位下方配置电池单元,且利用从车室导入到电池单元内的空气(以下,适当地称为车室内空气。)冷却电池。为了去除异物等,在取入车室内空气的取入部上设置有防尘过滤器等。然而,在设置有防尘过滤器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压力损失且降低冷却效率。于是,近年来,在取入部配置格子状的进气格栅,来去除异物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09115号公报然而,在进气格栅周围,被取入的空气的流速变快,这可能会给乘员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取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格栅,其吸入车辆的车室内的空气,其中,/n所述进气格栅具备:框体;多个第一格栅形成部及多个第二格栅形成部,它们在该框体的内部配置成格子状;以及流量调整板,其以与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及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正交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n所述流量调整板在由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及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内部具有流量调整窗,该流量调整窗的开口面积小于该开口部的开口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6 JP 2017-1328691.一种进气格栅,其吸入车辆的车室内的空气,其中,
所述进气格栅具备:框体;多个第一格栅形成部及多个第二格栅形成部,它们在该框体的内部配置成格子状;以及流量调整板,其以与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及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正交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
所述流量调整板在由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及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内部具有流量调整窗,该流量调整窗的开口面积小于该开口部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其中,
当将所述车室侧设为所述进气格栅的表面时,所述流量调整板在所述进气格栅的背面侧与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及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气格栅,其中,
所述框体、所述第一格栅形成部、所述第二格栅形成部、以及所述流量调整板一体地形成。


4.一种车辆,其具备: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
电气设备;
壳体,其收容该电气设备;以及
进气通道,其将在该壳体上设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格栅连接,
在所述车辆中,所述进气格栅与所述进气口在车宽方向上偏置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野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