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封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芯片散热的传统主要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芯片封装背面,另一个是PCB板。目前散热主要通过在封装表面增加散热盖、改善热界面材料热导率、增加强制制冷等主动散热结构,以及通过改善封装基板设计等等手段进行。在不增加主动散热结构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热量其实是通过PCB板导出的,这些这是主要面对一些低功耗的产品。在需要增加主动散热结构的产品中,主要的散热路径已变为芯片背面-散热片-空气这样的路径。伴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持续提升、工艺节点不断缩小,导致芯片单位面积的功耗大幅提高;同时,随着3D堆叠技术在高端产品开始应用,多层芯片堆叠结构中存在热流密度过大、散热路径过小的问题,因此,如何散热将成为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之一。而现有技术中主动散热方式是在封装芯片的背面增加主动散热结构,促使封装芯片背部表面的热量能够更加快速地传递给主动散热结构,进而更加快速地将背面的热量排出,达到更好的散热能力,如:增加微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n有源芯片(2),贴装在基板(1)上;/n内存芯片(3),贴装在有源芯片(2)上;/n导热体(4),所述导热体(4)与所述内存芯片(3)均贴装在有源芯片(2)的同一面上,所述导热体(4)上具有与有源芯片(2)互连的第二TSV;/n封装体(5),将有源芯片(2)、内存芯片(3)和导热体(4)封装在基板(1)上,导热体(4)上第二TSV的一端与有源芯片(2)互连,第二TSV的另一端在封装体(5)表面露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
有源芯片(2),贴装在基板(1)上;
内存芯片(3),贴装在有源芯片(2)上;
导热体(4),所述导热体(4)与所述内存芯片(3)均贴装在有源芯片(2)的同一面上,所述导热体(4)上具有与有源芯片(2)互连的第二TSV;
封装体(5),将有源芯片(2)、内存芯片(3)和导热体(4)封装在基板(1)上,导热体(4)上第二TSV的一端与有源芯片(2)互连,第二TSV的另一端在封装体(5)表面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芯片(2)的背面贴装在基板(1)上,且有源芯片(2)上设置第一TSV;所述内存芯片(3)和导热体(4)均贴装在有源芯片(2)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SV与所述第一TSV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SV中设置有金属导热件;所述导热体(4)的材质为硅或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与有源芯片(2)相对的一面上具有BGA球(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系统散热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5)包括将内存芯片(3)和导热体(4)密封在有源芯片(2)正面的第一封装体,以及位于有源芯片(2)与基板(1)之间的第二封装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徐成,任玉龙,曹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