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14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设置预埋件,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在预定位置安设预埋件,待楼层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拆除所述预埋件,在楼层侧面形成安装通孔;步骤2,安装吊环,在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安装通孔安装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连接。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安设预埋件,使固化成型后的楼层侧面形成用于安装吊环的安装通孔,然后通过安装通孔可拆卸的安装吊环,一方面使得吊环在使用完成后可以从楼层中拆卸,不仅提高了吊环的拆除效率,而且吊环能够重复利用节约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预埋件的精确定位,可实现安装通孔的预留准确,从而提升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度。

A method of setting the lifting ring of the overhanging oute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常采用悬挑外架进行施工,悬挑外架拉绳通过吊环将悬挑外架与楼层主体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悬挑外架的安全保险绳,因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吊环由安装杆及安装环组成,在楼层浇筑过程中将安装杆安设在待浇筑区域,带楼层成型后吊环及固定在楼层中,这种方式导致吊环成为一次性使用物品,在后期拆除悬挑外架时,楼层上遗留的吊环的安装环需要通过切割的方式去除,造成材料成本偏高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直接在待浇筑区域安装吊环可能到导致吊环偏位,不利于悬挑外架拉绳的安装。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在安装悬挑外架吊环时,采用将吊环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方式,导致吊环无法重复利用,后期难以拆卸,而且吊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出现偏位的情况。不利于悬挑外架安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在安装悬挑外架吊环时,采用将吊环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方式,导致吊环无法重复利用,后期难以拆卸,而且吊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出现偏位的情况。不利于悬挑外架安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一方面使得吊环在使用完成后可以从楼层中拆卸,不仅提高了吊环的拆除效率,而且吊环能够重复利用节约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预埋件的精确定位,可实现安装通孔的预留准确,从而提升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保证吊环与悬挑外架的拉绳正常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设置预埋件,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在预定位置安设预埋件,待楼层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拆除所述预埋件,在楼层侧面形成安装通孔;步骤2,安装吊环,在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安装通孔安装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根据预先测量结果安设预埋件,待楼层混凝土初步成型后拆卸预埋件,使固化成型后的楼层侧面形成用于安装吊环的安装通孔,然后通过安装通孔可拆卸的安装吊环,一方面使得吊环在使用完成后可以从楼层中拆卸,不仅提高了吊环的拆除效率,而且吊环能够重复利用节约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预埋件的精确定位,可实现安装通孔的预留准确,从而提升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度,进而保证吊环与悬挑外架的正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吊环包括安装环以及与所述安装环连为一体的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上配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螺杆用于安装到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固定螺母套设在所述安装螺杆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的部位上,使得所述安装螺杆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采用带螺纹的安装螺杆替换常规的安装杆,将安装螺杆穿过预埋件预留的安装通孔,并且在安装螺杆穿过安装通孔的部位上用固定螺母锁死,实现了安装螺杆与安装通孔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吊环的快速拆卸以及吊环的重复利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埋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预埋杆,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与楼层浇筑模板固定的固定结构。通过预埋件上的固定板与楼层浇筑模板之间的固定安装,实现了预埋件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了固定板上的预埋杆预留的安装通孔的位置精确,进而实现了对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定位,以保证后期悬挑外架的拉绳安装。作为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若干所述预埋杆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多个预埋杆等间距布置,可以在楼层浇筑同时形成多个所述安装通孔,便于吊环的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所述固定板上的若干连接孔。使用铁钉或其他连接件穿过固定板上的连接孔,将固定板固定到楼层浇筑模板上,实现了固定板的位置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若干所述连接孔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若干连接孔在固定板上均匀排布,有利于加强固定板与浇筑模板之间的连接稳定,避免出现局部连接不牢固而影响预埋杆的定位精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所述预埋杆之间的间距最大为1500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安设预埋件,使固化成型后的楼层侧面形成用于安装吊环的安装通孔,然后通过安装通孔可拆卸的安装吊环,一方面使得吊环在使用完成后可以从楼层中拆卸,不仅提高了吊环的拆除效率,而且吊环能够重复利用节约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预埋件的精确定位,可实现安装通孔的预留准确,从而提升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度。2、采用带螺纹的安装螺杆替换常规的安装杆,将安装螺杆穿过预埋件预留的安装通孔,并且在穿过安装螺杆穿过安装通孔的部位上用固定螺母锁死,实现了安装螺杆与安装通孔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吊环的快速拆卸以及吊环的重复利用;3、通过预埋件上的固定板与楼层浇筑模板之间的固定安装,实现了预埋件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了固定板上的预埋杆预留的安装通孔的位置精确,进而实现了对吊环安装位置的精确定位,以保证后期悬挑外架的拉绳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的操作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预埋件,101-固定板,1011-连接孔,102-预埋杆,2-吊环,201-安装环,202-安装螺杆,203-固定螺母,3-混凝土浇筑的楼层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设置预埋件1,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在预定位置安设预埋件1,待楼层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拆除所述预埋件1,在混凝土浇筑的楼层结构3侧面上形成安装通孔;步骤2,安装吊环2,在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安装通孔安装吊环2,所述吊环2与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吊环,所述吊环2包括安装环201以及与所述安装环201连为一体的安装螺杆202,所述安装螺杆202上配设有固定螺母203,所述安装螺杆202用于安装到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固定螺母203套设在所述安装螺杆202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的部位上,使得所述安装螺杆202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采用带螺纹的安装螺杆202替换常规的安装杆,将安装螺杆202穿过预埋件预留的安装通孔,并且在安装螺杆202穿过安装通孔的部位上用固定螺母203锁死,实现了安装螺杆202与安装通孔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吊环2的快速拆卸以及吊环的重复利用;具体的预埋件1,所述预埋件1包括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上设有若干个预埋杆102,若干所述预埋杆102沿所述固定板10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相邻所述预埋杆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n步骤1,设置预埋件(1),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在预定位置安设预埋件(1),待楼层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拆除所述预埋件(1),在楼层侧面形成安装通孔;/n步骤2,安装吊环(2),在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安装通孔安装吊环(2),所述吊环(2)与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1,设置预埋件(1),在楼层混凝土浇筑时,在预定位置安设预埋件(1),待楼层混凝土初步凝固后,拆除所述预埋件(1),在楼层侧面形成安装通孔;
步骤2,安装吊环(2),在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安装通孔安装吊环(2),所述吊环(2)与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外架吊环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2)包括安装环(201)以及与所述安装环(201)连为一体的安装螺杆(202),所述安装螺杆(202)上配设有固定螺母(203),所述安装螺杆(202)用于安装到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固定螺母(203)套设在所述安装螺杆(202)穿过所述安装通孔的部位上,使得所述安装螺杆(202)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万春竹勇潘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