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7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包括吸盘碗壁、吸盘杆和吸盘,所述吸盘碗壁的右侧且远离吸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汞,所述抽气汞的抽气口左侧固定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软管左侧贯穿连通有吸盘,所述出气管远离抽气汞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出气管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架、抽气汞、出气管、三通管、四通管、软质橡胶块和充气囊的设计,有效的实现了二次固定建筑吊篮的目的,解决了吸盘在工作中发生脱落的问题。

A suction cup for construction b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
技术介绍
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目前,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使用本产品,可免搭脚手架,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费用仅为传统脚手架的28%,而且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吊篮操作灵活、移位容易、方便实用、安全可靠。当在使用建筑吊篮的过程中,由于现有大部分都是使用四根或多根钢索来吊住吊篮,但是由于这个建筑吊篮在使用的时候都是作用为高空的项目,在高空中由于重心不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晃动,且建筑吊篮的制作材质一般都是利用钢铁制成,容易对墙面发生擦碰,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施工难度,从而影响正常的施工时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将建筑吊篮固定到任意墙面且不易脱落的建筑吊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具备可以固定在粗糙墙面,使其在工作时不易晃动等优点,解决了在用吊篮进行墙面施工时吊篮发生晃动的问题或对粗糙墙面无法施工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包括吸盘碗壁、吸盘杆和吸盘,所述吸盘碗壁的左侧靠近吸盘的一侧固定粘贴有软质橡胶,所述吸盘碗壁的右侧且远离吸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汞,所述抽气汞的抽气口左侧固定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远离吸气管的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四通管的一侧穿插吸盘碗壁,所述四通管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软管左侧贯穿连通有吸盘,所述抽气汞出气口的左侧固定连通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抽气汞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出气管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气囊,所述吸盘杆的顶部且远离吸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汞,所述水汞的底部抽水口固定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水汞的出水口固定连通硬质水管,所述硬质水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喷水头。本技术的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其中吸盘碗壁为硬质硅胶。本技术的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其中吸盘表面粘贴固定有超软硅橡胶。本技术的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其中吸盘碗壁与超软硅橡胶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充气囊位于空腔内。本技术的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其中喷水头位于软质橡胶的正上方且之间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通过吸盘杆、吸盘、抽气汞、第三软管和支架的设计有效的实现了固定吊篮的目的,解决了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吊篮发生晃动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同时通过支架、抽气汞、出气管、三通管、四通管、软质橡胶块和充气囊的设计,有效的实现了二次固定建筑吊篮的目的,解决了吸盘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脱落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因为吸盘吸力不够大导致发生一些意外,通过吸盘杆、储水槽、抽水管、水汞、硬质水管、喷水头和超软硅橡胶的设计,有效的实现了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到吸盘内,解决了吸盘不能固定在粗糙墙面的问题,从而避免了有粗糙钳面需要施工的时候不能开工的问题,通过这些设计,施工人员不需要担心施工过程发生晃动,并且能够在任意墙面进行工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平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为图1中A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为图2中B放大示意图。图中:1、吸盘杆;2、抽气汞;3、吸气管;4、四通管;5、第一软管;6、第二软管;7、支架;8、充气囊;9、吸盘碗壁;10、三通管;11、出气管;12、储水槽;13、抽水管;14、水汞;15、硬质水管;16、喷水头;17、吸盘;18、软质橡胶;19、超软硅橡胶;20、第三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包括吸盘碗壁9、吸盘杆1和吸盘17,吸盘碗壁9的左侧靠近吸盘17的一侧固定粘贴有软质橡胶18,吸盘碗壁9的右侧且远离吸盘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汞2,抽气汞2的抽气口左侧固定连通有吸气管3,吸气管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四通管4,四通管4远离吸气管3的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5,第一软管5远离四通管4的一侧穿插吸盘碗壁9,四通管4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三软管20,第三软管20左侧贯穿连通有吸盘17,抽气汞2出气口的左侧固定连通出气管11,出气管11远离抽气汞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0,三通管10远离出气管11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软管6,第二软管6远离三通管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气囊8,吸盘杆1的顶部且远离吸盘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水槽12,储水槽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汞14,水汞14的底部抽水口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3,水汞1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硬质水管15,硬质水管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喷水头16。吸盘碗壁9为硬质硅胶材料,通过吸盘碗壁9的硬质硅胶结构设计,使得该吊篮吸盘在使用过程中可承受较大的吸附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吸盘碗壁9出现破损或形变的情况出现,从而使得该吊篮吸盘可固定得更加紧固。吸盘17表面粘贴固定有超软硅橡胶19,通过超软硅橡胶19的结构设计,使得超软硅橡胶19可与墙壁接触更加方便,从而加快该吸盘17与墙壁之间的吸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吸盘碗壁9与超软硅橡胶19之间形成有空腔,充气囊8位于空腔内,通过充气囊8以及充气囊8位于吸盘碗壁9与超软硅橡胶19空腔内部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吊篮吸盘与墙壁之间吸附更紧,避免该吊篮吸盘与墙壁之间轻易脱落的情况出现。喷水头16位于软质橡胶18的正上方且之间处于同一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包括吸盘碗壁(9)、吸盘杆(1)和吸盘(1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碗壁(9)的左侧靠近吸盘(17)的一侧固定粘贴有软质橡胶(18),所述吸盘碗壁(9)的右侧且远离吸盘(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汞(2),所述抽气汞(2)的抽气口左侧固定连通有吸气管(3),所述吸气管(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四通管(4),所述四通管(4)远离吸气管(3)的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5),所述第一软管(5)远离四通管(4)的一侧穿插吸盘碗壁(9),所述四通管(4)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三软管(20),所述第三软管(20)左侧贯穿连通有吸盘(17),所述抽气汞(2)出气口的左侧固定连通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远离抽气汞(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0),所述三通管(10)远离出气管(11)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软管(6),所述第二软管(6)远离三通管(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气囊(8),所述吸盘杆(1)的顶部且远离吸盘(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水槽(12),所述储水槽(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汞(14),所述水汞(14)的底部抽水口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3),所述水汞(14)的出水口固定连通硬质水管(15),所述硬质水管(1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喷水头(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吊篮用吸盘,包括吸盘碗壁(9)、吸盘杆(1)和吸盘(1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碗壁(9)的左侧靠近吸盘(17)的一侧固定粘贴有软质橡胶(18),所述吸盘碗壁(9)的右侧且远离吸盘(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7),所述支架(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汞(2),所述抽气汞(2)的抽气口左侧固定连通有吸气管(3),所述吸气管(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四通管(4),所述四通管(4)远离吸气管(3)的两侧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5),所述第一软管(5)远离四通管(4)的一侧穿插吸盘碗壁(9),所述四通管(4)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三软管(20),所述第三软管(20)左侧贯穿连通有吸盘(17),所述抽气汞(2)出气口的左侧固定连通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远离抽气汞(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10),所述三通管(10)远离出气管(11)的两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软管(6),所述第二软管(6)远离三通管(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气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