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形成早期微毛囊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形成早期微毛囊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干细胞具有自我组织和组装成复杂的功能性组织和器官的能力,在损伤的组织或器官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这种能力,科学家们最近优化各种培养条件下在体外能成功培养出各种类器官样组织(Organoid),该微器官为研究人类发育、疾病和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的机会。类器官样体(Organoid)是由干细胞形成的三维结构,具有与实际器官相似的特征,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医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等研究。近年来乳腺、唾液腺、结肠和肝管等多种上皮组织类器官已经培养成功,但在体外培养牙齿、毛囊等微器官仍面临挑战。毛囊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觉活动、调节皮肤湿度及温度和美观。最近,韦伯等人用液滴法成功地从新鲜胎儿头皮真皮祖细胞与培养的新生儿包皮结合再生出毛囊样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形成早期微毛囊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n将真皮祖细胞与表皮干细胞混合,使用培养基悬浮培养,形成真皮-表皮聚集物,收集培养后的毛囊样结构即为培养的毛囊样微器官;/n其中,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DMEM/F12(3:1)培养基、0.05~0.2%青霉素/链霉素、1~10ng/ml FGF2、1~10ng/ml EGF、0.1~2%B27、0.5~5mg/ml BPE和1~5%FB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形成早期微毛囊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
将真皮祖细胞与表皮干细胞混合,使用培养基悬浮培养,形成真皮-表皮聚集物,收集培养后的毛囊样结构即为培养的毛囊样微器官;
其中,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DMEM/F12(3:1)培养基、0.05~0.2%青霉素/链霉素、1~10ng/mlFGF2、1~10ng/mlEGF、0.1~2%B27、0.5~5mg/mlBPE和1~5%FB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组分:DMEM/F12(3:1)培养基、0.1%青霉素/链霉素、5ng/mlFGF2、5ng/mlEGF、1%B27、1mg/mlBPE和2%FB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祖细胞来源于头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干细胞选自来源于任何部位的皮肤,优选选自包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祖细胞与表皮干细胞混合比例为0.5~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训伟,温洁,刘畅,张群,白福响,冷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