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64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所述设备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为网状型分部在设备的表面,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件箱,所述导热管远离设备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配件箱并延伸至配件箱的内腔,所述配件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配件箱的内壁焊接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管、配件箱、温度传感器、承载板、制冷装置、出风装置和循环装置的设置,使散热装置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效果,同时解决了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同时水冷散热存在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受到一定限制的问题。

Heat pipe type efficient intelligent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为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热流密度不断攀升,传统的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另一种散热方式是水冷散热,水冷散热相对于风冷散热有巨大的优势,水的比热容大,对环境温度依赖小,散热效率高,但是水冷散热存在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子元件的散热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具备安全高效的优点,解决了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同时水冷散热存在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受到一定限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所述设备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为网状型分部在设备的表面,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件箱,所述导热管远离设备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和配件箱并延伸至配件箱的内腔,所述配件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配件箱的内壁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循环装置。优选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箱的内壁焊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制冷箱内腔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器和继电开关,所述处理器位于继电开关的左侧。优选的,所述出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制冷箱的左侧连通,所述风机的顶部通过导管贯穿配件箱并延伸至配件箱的外部连通有防尘罩。优选的,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泵,所述冷却泵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泵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制冷箱的右侧连通,所述冷却泵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贯穿承载板并延伸至承载板的外部连通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底部与导热管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冷却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贯穿承载板并延伸至承载板的外部与制冷箱的右侧连通。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为单向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开关的输入端为单向电连接,所述继电开关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板、风机和冷却泵的输入端均为单向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导热管、配件箱、温度传感器、承载板、制冷装置、出风装置和循环装置的设置,使散热装置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效果,同时解决了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同时水冷散热存在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受到一定限制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制冷装置的设置,能够为循环装置提供冷却时所需的冷却液,并且能够将使用后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冷却,从而进行循环使用,通过出风装置的设置,能够在制冷装置工作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从而能够使制冷装置始终保持最佳的制冷状态,达到了增加制冷效果的优点,通过循环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制冷装置内部的冷却液抽取并且将冷却液的低温与导热管的高温接触,从而快速使导热管的温度降低,使导热管能够更好的为箱体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制冷箱局部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图中:1箱体、2设备、3导热管、4配件箱、5温度传感器、6承载板、7制冷装置、71制冷箱、72导热板、73半导体制冷板、74处理器、75继电开关、8出风装置、81风机、82防尘罩、9循环装置、91冷却泵、92出水管、93冷却管、94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2,设备2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3,导热管3为网状型分部在设备2的表面,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件箱4,导热管3远离设备2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配件箱4并延伸至配件箱4的内腔,配件箱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配件箱4的内壁焊接有承载板6,承载板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制冷装置7,制冷装置7的左侧设置有出风装置8,出风装置8的左侧设置有循环装置9,制冷装置7包括制冷箱71,制冷箱71的底部与承载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制冷箱71的内壁焊接有导热板72,导热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73,制冷箱71内腔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器74和继电开关75,处理器74位于继电开关75的左侧,通过制冷装置7的设置,能够为循环装置9提供冷却时所需的冷却液,并且能够将使用后的冷却液进行再次冷却,从而进行循环使用,出风装置8包括风机81,风机81的底部与承载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风机81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制冷箱71的左侧连通,风机81的顶部通过导管贯穿配件箱4并延伸至配件箱4的外部连通有防尘罩82,通过出风装置8的设置,能够在制冷装置7工作的时候对其进行散热,从而能够使制冷装置7始终保持最佳的制冷状态,达到了增加制冷效果的优点,循环装置9包括冷却泵91,冷却泵91的底部与承载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冷却泵91的右侧通过导管与制冷箱71的右侧连通,冷却泵91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92,出水管92的底部贯穿承载板6并延伸至承载板6的外部连通有冷却管93,冷却管93的底部与导热管3的表面相接触,冷却管93远离出水管92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94,回流管94远离冷却管93的一端贯穿承载板6并延伸至承载板6的外部与制冷箱71的右侧连通,通过循环装置9的设置,能够将制冷装置7内部的冷却液抽取并且将冷却液的低温与导热管3的高温接触,从而快速使导热管3的温度降低,使导热管3能够更好的为设备2散热,处理器74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和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均为单向电连接,处理器74的输出端与继电开关75的输入端为单向电连接,继电开关75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板73、风机81和冷却泵91的输入端均为单向电连接,通过导热管3、配件箱4、温度传感器5、承载板6、制冷装置7、出风装置8和循环装置9的设置,使散热装置达到了安全高效的效果,同时解决了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需求,同时水冷散热存在液体泄漏风险,使得水冷在电子元件散热领域受到一定限制的问题。使用时,通过外置电源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并且温度传感器5能够实时监测导热管3的温度,导热管3为导热性能十分优异的金属管材,当设备2工作时产生热量的时候,导热管3能够将设备2发出的温度吸收,并且迅速传导到导热管3的全身,此时温度传感器5监测到导热管3的高温后,将信号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2),所述设备(2)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3),所述导热管(3)为网状型分部在设备(2)的表面,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件箱(4),所述导热管(3)远离设备(2)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配件箱(4)并延伸至配件箱(4)的内腔,所述配件箱(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配件箱(4)的内壁焊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制冷装置(7),所述制冷装置(7)的左侧设置有出风装置(8),所述出风装置(8)的左侧设置有循环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2),所述设备(2)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管(3),所述导热管(3)为网状型分部在设备(2)的表面,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配件箱(4),所述导热管(3)远离设备(2)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1)和配件箱(4)并延伸至配件箱(4)的内腔,所述配件箱(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配件箱(4)的内壁焊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制冷装置(7),所述制冷装置(7)的左侧设置有出风装置(8),所述出风装置(8)的左侧设置有循环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7)包括制冷箱(71),所述制冷箱(71)的底部与承载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箱(71)的内壁焊接有导热板(72),所述导热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73),所述制冷箱(71)内腔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处理器(74)和继电开关(75),所述处理器(74)位于继电开关(75)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型高效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8)包括风机(81),所述风机(8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鸿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能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