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导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64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热管,包括管体,管体为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结构,其管壁的厚度为0.25mm,沟槽的高度为0.1mm;管体整体结构得到优化;管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散热端;散热端充有适量导热介质;管体内壁设置有沟槽,且沟槽沿管体内壁呈圆周分布;管体内壁设置有用于加块散热的毛细结构,毛细结构填充所述沟槽,增加毛细结构,提高散热效率,毛细结构上靠近蒸发端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导流作用的螺旋凸起,利用螺旋凸起防止气流絮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率快等优点。

Composite hea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导热管
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热管。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电子装置逐渐走向轻薄短小的尺寸方向设计,也因此使得电子装置内的散热装置或结构的设计也必需要朝着轻薄短小的尺寸方向设计。但由于各家设计的导热管有种多方式,其中较为常用的型态为,在导热管运用工作流体受热变成蒸汽后,气态的工作流体因热学的自然现象,将热导引置低温的排热区域,之后凝结成为液态的工作流体后借由内设置一毛细层,将凝结后液态的工作流体传导至受热区域,如此达成不断的循环。上述关于毛细层的形状结构,各家设计皆有所不同,但公知技术为了要使毛细作用较强、能够抵抗重力的影响,将毛细层的截面面积做得非常大,但此种设计会使得管体内的气态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空间相当的小。反之如为了提升气态的工作流体蒸汽的流动空间,则会牺牲掉毛细作用的强度,使得液态的工作流体无法顺利传递至受热区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复合导热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导热管导热管内毛细层的截面面积做得非常大,但会使得管体内的气态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空间相当的小,工作流体流动空间大会牺牲掉毛细作用的强度,使得液态的工作流体无法顺利传递至受热区域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复合导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结构,且所述管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散热端;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沟槽,且所述沟槽沿所述管体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体内壁上覆盖有毛细结构,且所述毛细结构填充所述沟槽;所述毛细结构靠近所述蒸发端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凸起。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25mm。优选地,所述沟槽的高度为0.1mm。优选地,所述毛细结构为铜粉层。优选地,所述沟槽横截面呈U形。优选地,所述螺旋凸起为倾斜设计。本技术的可调焦眼镜片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借助导热管内壁设置毛细结构并将毛细结构填充导热管内壁沿圆周设置的若干个U形沟槽,提高起到增加毛细结构用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靠近所述蒸发端的毛细结构层上设置有螺旋凸起,且螺旋凸起为倾斜设计,不阻挡气流从散热端流向蒸发端,还可以引导气流在蒸发端回旋,防止气流絮乱,提高蒸发面积,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气流由散热端的传导至蒸发端的速度变快,间接使得导热管整体的散热效率提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复合导热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而本实施例中的超薄导热管,用于吸热散热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超薄导热管包括管体1,下面对超薄导热管的各组成部件作进一步说明:管体1为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结构,较优的是,管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当然管体1的横截面形状不仅仅局限于矩形,亦可为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梯形等,且管体1一端为蒸发端30,另一端为散热端20;管体1内壁设置有沟槽,且沟槽沿管体1内壁呈圆周分布;管体1内壁上覆盖有毛细结构11,且毛细结构11填充沟槽;毛细结构11靠近蒸发端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凸起12。较优的是,螺旋凸起12为倾斜设计。据此,管体1的散热端20用于散热,散热介质吸热蒸发后形成的蒸汽从散热端20体流向蒸发端30,并进一步地进行热量的散发,因管体1内壁覆盖了一层毛细结构11,因此,该毛细结构11可以加快蒸汽的流动,以使蒸汽能够更快的传递热量,而且流向蒸发端30的蒸汽在流动中部分凝固成水,剩余未能及时凝固成水的蒸汽在蒸发端30沿螺旋凸起12流动。本技术制冷效果更佳,散热更快,能够进行快速的温度散发,本实施例中螺旋凸起12对水蒸气起到导流的作用,而且有效防止气流絮乱,提高蒸发面积,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气流由散热端20的传导至蒸发端30的速度变快,间接使得导热管整体的散热效率提升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管体1的管壁厚度为0.25mm,沟槽的高度为0.1mm较优地。据此对比传统的管壁平滑的导热管,本实施例中的导热管结构得到优化,其散热性能有所提高,当然管壁的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加厚。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毛细结构11为铜粉层,铜粉层均匀地覆盖在管体1内壁上。据此,本实施例中的铜粉层的添加根据具体需求来设定;该铜粉层的使用,使得管体1的散热效果更佳,有针对性的提高,曾加了管体1的整体散热效率。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沟槽横截面呈U形。本实施例中,各条沟槽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1毫米,深度为0.1毫米。当然,沟槽的形状不局限于U形,可以是任何一种所需要的横截面形状,如矩形、梯形、V形或弧形。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管体1靠近蒸发端30的一侧设有束口40,热量从该束口40排出管体1外。总之,该导热管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导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结构,且所述管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散热端;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沟槽,且所述沟槽沿所述管体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体内壁上覆盖有毛细结构,且所述毛细结构填充所述沟槽;所述毛细结构靠近所述蒸发端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导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内部中空的扁平状结构,且所述管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散热端;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沟槽,且所述沟槽沿所述管体内壁呈圆周分布;所述管体内壁上覆盖有毛细结构,且所述毛细结构填充所述沟槽;所述毛细结构靠近所述蒸发端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导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桐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