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44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两侧连通的接口,所述壳体内腔下端面开设有凹腔,且凹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循环断电器,并且凹腔中心轴部位两侧侧表壁之间焊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凹腔上端面焊接有第一触点,且第一触点与接口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圆环与晶体管内部电路之间的串联,实现了异形轮盘带动圆环的缺口运动到电路串联处时晶体管内部电路断路,避免晶体管漏电,又由于采用了两个传动杆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以及第三触点与地线接触,从而实现了第一触点将电路直接接地将静电导出。

A transistor anti-stat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晶体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
技术介绍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具有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电流开关,能够基于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与普通机械开关不同,晶体管利用电讯号来控制自身的开合,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快,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现有的晶体管在电路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晶体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晶体管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使得内部电路受到影响;其次,晶体管释放静电时容易引起内部电路的漏电,使得晶体管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晶体管使用过程中的静电影响工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两侧连通的接口,所述壳体内腔下端面开设有凹腔,且凹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循环断电器,并且凹腔中心轴部位两侧侧表壁之间焊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侧表壁远离第二转动轴的部位分别焊接有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靠近循环断电器的传动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端面焊接有磁块,所述第三触点下端面的壳体焊接有地线,所述凹腔上端面焊接有第一触点,且第一触点与接口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循环断电器内部设置有驱动轮、异形轮盘和第一转动轴,所述驱动轮、异形轮盘和第一转动轴上下两侧均与壳体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靠近异形轮盘一侧焊接有卡块,且卡块与异形轮盘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异形轮盘中心轴部位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上端面焊接有T形限位轴,且T形限位轴与异形轮盘上端面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异形轮盘下端面中心轴远离第一转动轴的部位焊接有圆环,且圆环上开设有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环的两侧分别与壳体内腔中的电路串联,所述循环断电器内腔焊接有电磁铁,且电磁铁受到圆环的短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地线与第三触点之间不接触,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不接触,所述传动杆导电。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使用了循环断电装置,由于采用了驱动轮与晶体管内部电路的直接连通,实现了随着晶体管的功率变化调整循环断电器的断电频率,又由于采用了驱动轮通过卡块与异形轮盘之间的卡接,实现了驱动轮带动异形轮盘的间歇运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圆环与晶体管内部电路之间的串联,实现了异形轮盘带动圆环的缺口运动到电路串联处时晶体管内部电路断路,避免晶体管漏电。2、本技术中,使用了地线进行接地导电,由于采用了圆环对于电磁铁的短路,实现了圆环断开电路时电磁铁通电,从而实现了电磁铁产生磁场对于磁块产生斥力,又由于采用了两个传动杆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以及第三触点与地线接触,从而实现了第一触点将电路直接接地将静电导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的循环断电器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的第二转动轴竖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循环断电器;101、驱动轮;102、卡块;103、异形轮盘;104、圆环;105、缺口;106、T形限位轴;107、第一转动轴;108、电磁铁;2、壳体;3、第一触点;4、接口;5、凹腔;6、第二触点;7、传动杆;8、第二转动轴;9、地线;10、磁块;11、第三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包括壳体2以及壳体2两侧连通的接口4,壳体2内腔下端面开设有凹腔5,且凹腔5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循环断电器1,并且凹腔5中心轴部位两侧侧表壁之间焊接有第二转动轴8,第二转动轴8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两个传动杆7侧表壁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部位分别焊接有第二触点6和第三触点11,靠近循环断电器1的传动杆7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端面焊接有磁块10,第三触点11下端面的壳体2焊接有地线9,凹腔5上端面焊接有第一触点3,且第一触点3与接口4电性连接,以便于第一触点3对于晶体管内部的电流的导出,且第一触点3和第二触点6之间均采用了磁性物质产生相斥的力。具体的,如图2所示,循环断电器1内部设置有驱动轮101、异形轮盘103和第一转动轴107,驱动轮101、异形轮盘103和第一转动轴107上下两侧均与壳体2内表壁转动连接,驱动轮101靠近异形轮盘103一侧焊接有卡块102,且卡块102与异形轮盘103卡接,以便于驱动轮101带动异形轮盘103间歇转动减少断电频率。具体的,如图2所示,异形轮盘103中心轴部位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07,且第一转动轴107上端面焊接有T形限位轴106,且T形限位轴106与异形轮盘103上端面贴合,以便于T形限位轴106卡住异形轮盘103。具体的,如图2所示,异形轮盘103下端面中心轴远离第一转动轴107的部位焊接有圆环104,且圆环104上开设有缺口105,以便于缺口处105使得晶体管内部电路断电。具体的,如图3所示,圆环104的两侧分别与壳体2内腔中的电路串联,循环断电器1内腔焊接有电磁铁108,且电磁铁108受到圆环104的短路,以便于圆环104断路时电磁铁108工作。具体的,如图1所示,地线9与第三触点11之间不接触,第一触点3和第二触点6之间不接触,传动杆7导电,使得电磁铁108带动地线9与第三触点11接触以及第一触点3和第二触点6接触时对于静电进行导出。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驱动轮101与晶体管内部电路的直接连通,使得驱动轮101的转速受到晶体管的电压控制,以便于随着晶体管的功率变化调整循环断电器1的断电频率,驱动轮101通过卡块102与异形轮盘103之间的卡接,使得驱动轮101带动异形轮盘103的间歇运动,通过圆环104与晶体管内部电路之间的串联,使得异形轮盘103带动圆环104的缺口105运动到电路串联处时晶体管内部电路断路,避免晶体管漏电;其次,通过圆环104对于电磁铁108的短路,使得圆环104断开电路时电磁铁108通电,进而使得电磁铁108产生磁场对于磁块10产生斥力,通过两个传动杆7与第二转动轴8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触点3与第二触点6接触,同时第三触点11与地线9接触,使得第一触点3将电路直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包括壳体(2)以及壳体(2)两侧连通的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腔下端面开设有凹腔(5),且凹腔(5)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循环断电器(1),并且凹腔(5)中心轴部位两侧侧表壁之间焊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两个所述传动杆(7)侧表壁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部位分别焊接有第二触点(6)和第三触点(11),靠近所述循环断电器(1)的传动杆(7)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端面焊接有磁块(10),所述第三触点(11)下端面的壳体(2)焊接有地线(9),所述凹腔(5)上端面焊接有第一触点(3),且第一触点(3)与接口(4)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包括壳体(2)以及壳体(2)两侧连通的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腔下端面开设有凹腔(5),且凹腔(5)上端面右侧设置有循环断电器(1),并且凹腔(5)中心轴部位两侧侧表壁之间焊接有第二转动轴(8),所述第二转动轴(8)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7),两个所述传动杆(7)侧表壁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部位分别焊接有第二触点(6)和第三触点(11),靠近所述循环断电器(1)的传动杆(7)远离第二转动轴(8)的端面焊接有磁块(10),所述第三触点(11)下端面的壳体(2)焊接有地线(9),所述凹腔(5)上端面焊接有第一触点(3),且第一触点(3)与接口(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管防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断电器(1)内部设置有驱动轮(101)、异形轮盘(103)和第一转动轴(107),所述驱动轮(101)、异形轮盘(103)和第一转动轴(107)上下两侧均与壳体(2)内表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01)靠近异形轮盘(103)一侧焊接有卡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润田党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润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