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524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其光焦度为正。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由6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适用于车载领域。

Large aperture optical system and its applied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光圈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车载领域的大光圈光学系统及其应用的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安全驾驶系统的应用与普及,车载领域的光学系统或模组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应用于前车碰撞预警、轨道偏移预警、行人识别预警等应用镜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此类光学系统或模组要求能适应白天和低照度环境下都能清晰成像,因此镜头需要考虑大光圈;同时,为了满足对宽视野范围的细节辨识,因此光学系统或模组需具备较大的视场角。而现有应用于车载领域的光学系统或模组,普遍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应用于车载领域的光学系统或模组,普遍存在镜片过多、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一种摄像模组,至少包括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大光圈光学系统。本技术实施例之光学系统和摄像模组,主要由6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适用于车载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25℃下的畸变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25℃下的MTF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25℃下的相对照度图;图5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40℃下的MTF曲线图;图6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85℃下的MTF曲线图;图7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的光学系统或摄像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当本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8依次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以及第六透镜6。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4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5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6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本技术实施例之光学系统,主要由6枚透镜构成,透镜枚数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及合理分配光焦度,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适用于车载镜头领域。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如图1所示,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4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5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6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再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如图7所示,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4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5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6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更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如图8所示,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四透镜4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第五透镜5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6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光学系统满足TTL/EFL≤4,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1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8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结构简单、紧凑,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再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1)-50<f1<-5;(2)-50<f2<-5;(3)5<f3<50;(4)2<f4<10;(5)-25<f5<-5;(6)5<f6<50;其中,f1为第一透镜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4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5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6的焦距。采用不同透镜相互组合,具有大孔径、高像素、低畸变和良好消热差等光学性能。更进一步地,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n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n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n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n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n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负;/n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其光焦度为负;
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四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负;
第六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其光焦度为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满足TTL/EFL≤4,其中TTL为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物面侧顶点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EFL为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1)-50<f1<-5;
(2)-50<f2<-5;
(3)5<f3<50;
(4)2<f4<10;
(5)-25<f5<-5;
(6)5<f6<50;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光圈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系统的各透镜满足如下条件:
(1)-5<f1/f<-0.5;
(2)-10<f2/f<-1.5;
(3)2<f3/f&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海刘振庭汪鸿飞杜亮刘易黄楚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