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18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旋转电机(2)、差动齿轮装置(4)、减速装置(3)和壳体(1),差动齿轮装置(4)以及减速装置(3)与旋转电机(2)同轴配置,减速装置(3)配置于轴向(L)上的旋转电机(2)与差动齿轮装置(4)之间,配置于壳体(1)的内部的支承部件(9)支承于壳体(1),壳体(1)与支承部件(9)相互面接触,壳体(1)和支承部件(9)的接触面(11sa、91as)沿着与轴向(L)正交的方向(R)。

Driving device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成为两个车轮的驱动力源的旋转电机、将来自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给两个车轮的差动齿轮装置和、减速装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电动汽车用动力传递装置(10)具备成为车轮的驱动力源的电动机(12)、与两个车轮分别驱动连结的两个旋转轴(20、21)、将电动机(12)的驱动力分配给上述旋转轴(20、21)的差动机构部(19)、减速机构部(18)和收容它们的壳体(11)。减速机构部(18)具有第一列齿圈(23)以及第二列齿圈(28),上述齿圈(23、28)直接支承于壳体(11)。此外,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括弧内所示的附图标记是参照的文献中的附图标记。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汽车用动力传递装置(10)中,第一列齿圈(23)以及第二列齿圈(28)直接支承于壳体(11),所以因第一列齿圈(23)与第一列小齿轮(24)的啮合、以及第二列齿圈(28)与第二列小齿轮(29)的啮合产生的振动直接向壳体(11)传递。其结果是,存在有可能产生较大齿轮噪声这一课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0111号公报(段落0010)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希望实现能够将齿轮噪声抑制为较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鉴于上述情况,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旋转电机,其成为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差动齿轮装置,其将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给上述第一车轮和上述第二车轮;减速装置,其包含具有太阳轮、行星架以及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壳体,其收容上述旋转电机、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上述减速装置,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上述减速装置与上述旋转电机同轴配置,上述减速装置配置于轴向上的上述旋转电机与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之间,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支承部件支承于上述壳体,上述齿圈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上述壳体和上述支承部件相互面接触,上述壳体和上述支承部件的接触面沿着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方向。根据该特征结构,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支承部件支承于壳体,齿圈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即,齿圈经由和壳体以及齿圈不同的部件即支承部件被支承于壳体。因此,在支承于行星架的小齿轮与齿圈的啮合部产生的振动至被传递至壳体为止,在齿圈与支承部件之间、支承部件以及支承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各部位被衰减。特别是,能够在齿圈与支承部件之间、以及支承部件与壳体之间,分别通过部件彼此的接触所带来的摩擦来衰减振动。另外,根据本结构,壳体与支承部件通过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接触面相互接触。因此,在齿圈产生的周向的振动向壳体与支承部件的接触面传递,通过在该接触面产生的周向的摩擦被衰减。如以上所述,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从减速装置传递至壳体的振动抑制为较小,其结果是,还能将从壳体传递至外部的齿轮噪声抑制为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图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图7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图1是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示意图。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例如是搭载于将内燃机以及旋转电机作为第一车轮501以及第二车轮502的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将旋转电机作为第一车轮501以及第二车轮502的驱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作为第一车轮501以及第二车轮502的驱动力源,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仅具备旋转电机2。当为两轮驱动的四轮车时,由此能够实现电动汽车。另外,当为四轮驱动的四轮车时,能够利用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其他两轮来实现混合动力车辆。当然,当为四轮驱动的四轮车时,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也应用于其他两轮,能够实现四轮驱动的电动汽车。在以下的说明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连结为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包含这两个旋转构件连结为一体旋转的状态、或者这两个旋转构件经由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连结为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作为这种传动部件,包含同速或者变速地传递旋转的各种部件,例如轴、齿轮机构、带、链等。此外,作为传动部件,也可以包含选择性地传递旋转以及驱动力的接合装置,例如摩擦接合装置、啮合式接合装置等。但是,在下述进行说明的减速装置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中,针对各旋转构件提及“驱动连结”时,是指关于该装置具备的三个以上的旋转构件,相互未经由其他旋转构件驱动连结的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简单地称为“连结”时,是指将两个部件结合为可分离的状态,且因这两个部件彼此的接触能够产生摩擦那种状态,例如包含螺栓紧固、花键嵌合以及压入(无论有无键以及键槽)。但是,不包含两个部件的分子级别的结合(例如焊接)。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壳体1;旋转电机2,其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转子轴27;包含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其将来自旋转电机2的驱动力分别分配给与中间轴53连结的第一驱动轴51以及第二驱动轴52。在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中,旋转电机2、减速装置3、差动齿轮装置4、第一驱动轴51、第二驱动轴52以及中间轴53以旋转电机2的转子轴27为基准同轴配置。因此,旋转电机2的转子轴27的轴向和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旋转轴的轴向等同,旋转电机2的转子轴27的径向和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径向等同。因此,将旋转电机2的转子轴27的轴向称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轴向L,将旋转电机2的转子轴27的径向称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径向R。另外,将轴向L中的配置有第一驱动轴51一侧称为轴向第一侧L1,将轴向L中的配置有第二驱动轴52一侧称为轴向第二侧L2。另外,将径向R中的和转子轴27相反的外侧称为径向外侧R1,将径向R中的转子轴27侧的内侧称为径向内侧R2。壳体1在内部收容有旋转电机2、减速装置3、差动齿轮装置4、第一驱动轴51的一部分(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第二驱动轴52的一部分(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及中间轴53。壳体1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主体11;筒状的主体罩12,其配置为覆盖和位于壳体主体11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的底部11a相反一侧(轴向第二侧L2)的开口部;以及底部罩13,其配置为在壳体主体11的底部11a的轴向第一侧L1覆盖底部11a。壳体主体11和主体罩12相互通过固定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栓)固定。壳体主体11和底部罩13相互通过固定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螺栓)固定。旋转电机2以及减速装置3的一部分(后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1)配置于壳体主体11的内部空间。减速装置3的其他部分(后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具备:/n旋转电机,其成为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n差动齿轮装置,其将来自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给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n减速装置,其包含具有太阳轮、行星架以及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n壳体,其收容所述旋转电机、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减速装置,/n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旋转电机同轴配置,/n所述减速装置配置于轴向上的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之间,/n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壳体,/n所述齿圈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n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部件相互面接触,/n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部件的接触面沿着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5 JP 2017-162183;20180306 JP 2018-039785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具备:
旋转电机,其成为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
差动齿轮装置,其将来自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给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
减速装置,其包含具有太阳轮、行星架以及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以及
壳体,其收容所述旋转电机、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减速装置,
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旋转电机同轴配置,
所述减速装置配置于轴向上的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之间,
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壳体,
所述齿圈以无法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部件相互面接触,
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部件的接触面沿着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具备比将所述齿圈支承为无法旋转的支承部向径向内侧突出且在周向连续地形成的突出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部件通过螺栓相互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备包围所述旋转电机、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所述减速装置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周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减速装置包含作为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作为所述太阳轮的第一太阳轮、作为所述行星架的第一行星架以及作为所述齿圈的第一齿圈,除此之外,
所述减速装置还包含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相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被配置于所述轴向的所述旋转电机侧,
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着所述第一齿圈以及所述第二齿圈双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包含第一支承件和第二支承件,
所述第一齿圈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件,
所述第二齿圈支承于所述第二支承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承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件中的一方支承于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支承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件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一支承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承件中的一方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支承件和所述第二支承件支承于所述壳体中的彼此不同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部件包含第一支承件和第二支承件,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山大树三治广明市冈光广川口裕贵太田幸儿佐佐木一幸藤嶋勇夫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