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声放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低噪声放大器。
技术介绍
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用于对天线接收到的空间信号进行放大,是微波接收系统的关键电路。目前,随着通信容量和通信频段的增加,系统工作频率和工作带宽进一步提升,对放大器提出了宽带要求,同时为了保持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又要求放大器具有低噪声系数,这给电路设计带来新的难度。目前,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主要有有耗匹配宽带放大器、分布式宽带放大器、有源匹配宽带放大器和反馈式宽带放大器。有耗匹配宽带放大器会影响电路的噪声系数,分布式宽带放大器增益较低,有源匹配放大器一般输入级器件采用共栅放大器,但是在高频会出现明显的负阻特性,给电路带来潜在的不稳定问题。反馈式宽带放大器可以得到平坦的增益响应,并可在很宽频带内降低输入、输出电压驻波,但由于反馈电阻的引入,往往增加了电路的噪声系数。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有鉴于目前低噪声放大器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研究创新,提出一种兼具低噪声、高平坦度、低反射损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级匹配网络1、第一级放大器2、级间网络3、第二级放大器4、输出级匹配网络5;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为源极带有串联电感反馈的共源放大结构;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包括第一场效应器件Q1和第一串联网络9,所述第一串联网络9连接于第一场效应器件Q1的源极并接地;/n所述第二级放大器4包括第二场效应器件Q2、并联反馈网络10和第二串联网络12;所述并联反馈网络10连接于第二场效应器件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n所述级间网络3,包含级间匹配网络6、第一偏置网络7和第二偏置网络8;所述级间匹配网络6连接于第一级放大器2与第二级放大器4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级匹配网络1、第一级放大器2、级间网络3、第二级放大器4、输出级匹配网络5;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为源极带有串联电感反馈的共源放大结构;所述第一级放大器2包括第一场效应器件Q1和第一串联网络9,所述第一串联网络9连接于第一场效应器件Q1的源极并接地;
所述第二级放大器4包括第二场效应器件Q2、并联反馈网络10和第二串联网络12;所述并联反馈网络10连接于第二场效应器件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
所述级间网络3,包含级间匹配网络6、第一偏置网络7和第二偏置网络8;所述级间匹配网络6连接于第一级放大器2与第二级放大器4之间,其作用在于信号阻抗匹配,并改善平带内增益平坦度以及保证电路稳定;所述第一偏置网络7和第二偏置网络8分别对第一场效应器件Q1的漏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2栅端进行直流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级间匹配网络6包括三个电阻: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三个电容: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2并联构成并联电路,所述电阻R1串联所述并联电路,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2并联构成的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串联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级放大器4,在所述C1//R2并联电路与第三电容C3之间并联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串联第二电容C2后接地;由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并联电路串联于RF通路调整带内平坦度,由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于RF通路,进一步调整带内平坦度和高频段电路稳定性;第一电感L1用以改善增益,第一电容R1取较小值,用以改善输入级器件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放大器4还包括电感M1和电感M2构成;所述并联反馈网络10采用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容C7串联构成,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于级间网络3,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于输出级匹配网络5;电感M1采用第六电感L6构成,并一端连接于第二场效应器件Q2的栅极,另一端连接于级间网络3;电感M2采用第七电感L7构成,并一端连接于第二场效应器件Q2的漏极,另一端连接于输出级匹配网络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联网络9包括第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