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92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包括底部旋流段、中部气浮段和上部缓冲段;所述旋流段呈圆锥体形状,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原料输送管道、气流输送管道和破乳剂输送管道相连接,在旋流段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渣排出口;所述中部气浮段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气浮段的内径与旋流段的上端口内径相等,气浮段与絮凝剂添加管道连接;所述上部缓冲段也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且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气浮段的内径,在缓冲段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水管道,缓冲段的顶部连接缩径段,在缩径段处设置有浮球式撇油器,浮球式撇油器连接油品输出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污染物处置成本,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回收污染物中高价值油品资源。

A new type of oil pollutant re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染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污染物是石油石化行业在石油开采、储运和炼化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之一。含油污染物中石油含量较高,而且含有多种药剂,极难分离和处理,并含有大量细菌、有毒物质、重金属盐等复杂成分且毒性高,被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类危废物。若不经处理而直排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含油污染物的处理十分迫切。目前,含油污染物的处理大多存在流程复杂,处置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操作简单,可降低后续处置污染物量,降低处置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相连通的底部旋流段、中部气浮段和上部缓冲段;所述底部旋流段呈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形状,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原料输送管道、气流输送管道和破乳剂输送管道相连接,在旋流段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渣排出口;所述中部气浮段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气浮段的内径与旋流段的上端口内径相等,气浮段与絮凝剂添加管道连接;所述上部缓冲段也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且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气浮段的内径,在缓冲段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水管道,缓冲段的顶部连接缩径段,在缩径段处设置有浮球式撇油器,浮球式撇油器连接油品输出管道。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旋流段的内壁呈切向布置。优选的,在旋流段上且靠近进料口处还设置有曝气装置。优选的,所述旋流段的中下部还设置有物料循环出口,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物料循环进口,在物料循环出口和物料循环进口之间连接有物料循环管道,在物料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装置根据含油污染物含油高、含水高的物料性质出发,充分利用物料本身特点,将离心分离、浮选分离、重力分离等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多装置功能一体化,操作简单方便,可降低污染物处置成本,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回收污染物中高价值油品资源,降低后续处置污染物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相连通的底部旋流段1、中部气浮段2和上部缓冲段3。所述底部旋流段1呈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形状,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分别与原料输送管道5、第一气流输送管道6和破乳剂输送管道7相连接,破乳剂输送管道7也可直接连接在原料输送管道5上。在旋流段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渣排出口8。所述中部气浮段2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气浮段的内径与旋流段的上端口内径相等,气浮段与絮凝剂添加管道9连接。所述上部缓冲段也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且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气浮段的内径,在缓冲段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水管道10,缓冲段的顶部连接缩径段11,缩径段11的内径从下至上逐渐缩小,在缩径段处设置有浮球式撇油器12,浮球式撇油器12连接油品输出管道13。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所述进料口4与旋流段的内壁呈切向布置,以确保含油污染物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后在气流的带动下于旋流段中高速旋转。进料口4设置多个,均处于底部旋流段的同一高度处,且所有进料口在上述高度处的旋流段水平截面上均匀分布。另外,所有进料口均朝向同一侧布设,即所有进料口的喷射方向均相同,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喷出。更进一步的,在旋流段上且靠近进料口处还设置有曝气装置14,曝气装置14与空气输送管道15连接。通过曝气装置14的布置,可确保部分空气呈微小气泡状进入装置,进一步提升分离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旋流段的中下部还设置有物料循环出口20,在旋流段的上部设置有物料循环进口16,在物料循环出口和物料循环进口之间连接有物料循环管道17,在物料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18。通过物料循环管道17可将中下部未完全分离的物料循环输送至旋流段中上部,继续分离直至完全分离。在物料循环进口处还连接有第二气流输送管道19。物料循环进口也与旋流段的内壁呈切向布置,且喷射方向与进料口的喷射方向相同。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物料循环进口沿旋流段对称布置,均处于旋流段的同一水平高度处。本技术可实现多装置一体化,降低污染物处置成本,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回收污染物中高价值油品资源。本技术为含油废弃物减量化处理提供一条全新路径,可降低后续处置污染物量,降低处置成本。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主要分为三段,底部为旋流段,中部为气浮段,上部为缓冲段。旋流段:本段为圆锥体形状,物料和空气混合由旋流段中上部进入装置,并在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出口,未分离完全的液体通过循环泵,在后端混入空气后继续在旋流段进行分离。旋流段中上部的进料口与物料循环进口成对称布置,并与管壁呈切向进入,原料进入旋流段后高速旋转,并在进料口上方相邻处设置曝气装置,空气混入后呈微小气泡状进入装置,在旋流段中物料转速可达1500~3000转/min。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并在破乳剂共同作用下,含油污染物中油品与固体渣迅速分离,同时由于原料在进料过程中与大量气泡充分接触,气泡同时进一步促进油与渣分离,并带着油进入气浮段。分离出的固体渣密度大,在高速旋转中由于离心作用迅速分离出,并沉降至底部,通过排渣口排出装置。由于单次旋流无法完全分离,故未分离完全的物料通过中下部的循环出口经循环泵输送至装置中,继续分离直至完全分离。气浮段:本段为垂直圆柱形。在旋流段油品与渣基本分离,但是油品中混杂部分细小固体颗粒,极大影响油品品质,在气浮段中,大量气泡迅速上浮,由于气泡的亲油疏水性,大量油品被气泡带入上部缓冲段,同时在气浮段内适量加入絮凝剂,促进固体颗粒团聚成大颗粒,大颗粒的固体渣逐渐下沉至旋流段,最终通过排渣口排出。缓冲段:本段相对气浮段为直径增大的圆柱形,并且顶部缩小,在顶部设置浮球撇油器。大量气泡携带油品进入缓冲段后,由于装置直径瞬间增大,气泡上浮速度急速下降,气泡之间不断融合为大气泡,油品之间也不断由小油滴融合为大油滴。由于在旋流段和气浮段中,油品中混杂大量水,并进入缓冲段,在本段中由于油品与水密度的差异,通过重力沉降方式,实现油水分离,油品不断在缓冲段顶部汇集,通过浮球撇油器不断将顶部油品引出装置,获得高品质油。多余水可通过缓冲段中下部出口排出,用于原料混合调配等。本技术将旋流离心分离、气浮分选和重力沉降三项工艺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含油污染物减量处置一体化,从而有效缩短其处理流程,降低其处理成本,为含油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提供新路径。本装置获得油品品质高,通过旋流离心分离脱除大部分固体杂质,继续通过浮选段脱除油品中固体颗粒,并通过缓冲段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进而可脱除油品中杂质和水分,获得高品质油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相连通的底部旋流段、中部气浮段和上部缓冲段;/n所述底部旋流段呈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形状,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原料输送管道、气流输送管道和破乳剂输送管道相连接,在旋流段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渣排出口;/n所述中部气浮段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气浮段的内径与旋流段的上端口内径相等,气浮段与絮凝剂添加管道连接;/n所述上部缓冲段也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且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气浮段的内径,在缓冲段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水管道,缓冲段的顶部连接缩径段,在缩径段处设置有浮球式撇油器,浮球式撇油器连接油品输出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含油污染物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相连通的底部旋流段、中部气浮段和上部缓冲段;
所述底部旋流段呈上宽下窄的圆锥体形状,在旋流段的中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原料输送管道、气流输送管道和破乳剂输送管道相连接,在旋流段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渣排出口;
所述中部气浮段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气浮段的内径与旋流段的上端口内径相等,气浮段与絮凝剂添加管道连接;
所述上部缓冲段也呈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且缓冲段的内径大于气浮段的内径,在缓冲段的中下部设置有排水管道,缓冲段的顶部连接缩径段,在缩径段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源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