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61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包括:支撑座、若干浸槽;两个固定板、扶正导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固定架、若干旋转装置、车体、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装置,所述第三导向轮与所述扶正导轨配合运动,所述旋转装置靠近第四导向轮装置的一侧下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导轨配合的第五导向轮;翻转导轨,位于支撑座沿长度方向一侧、且沿支撑座长度方向布置,第四导向轮装置与翻转导轨配合运动使得旋转装置旋转;行走车组,设置在旋转装置底端,包括与第二导轨配合运动的第一导向轮;牵引链条、链条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车体的表面涂装质量。

An electrophoretic transport equipment for automobile pre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泳输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汽车从低端市场全面迈进中高端市场,对汽车的外观质量、能耗要求等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国内汽车涂装前处理、电泳生产线主要采用积放式输送机及摆杆链输送机等,存在以下问题:输送链条位于浸槽上方容易污染槽液、各工位槽液沥不清带来串槽问题,从而影响车体的表面涂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浸槽;两个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部沿长度方向两侧,一个固定板上设有扶正导轨,另一个固定板上沿支撑座宽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所述扶正导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均沿着支撑座长度方向布置;固定架,位于支撑座上方,固定架上端沿支撑座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车体,所述旋转装置沿支撑座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装置,所述第三导向轮与所述扶正导轨配合运动,所述旋转装置靠近第四导向轮装置的一侧下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导轨配合的第五导向轮;翻转导轨,位于支撑座沿长度方向一侧、且沿支撑座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四导向轮装置与翻转导轨配合运动使得旋转装置旋转;行走车组,所述行走车组设置在旋转装置底端,所述行走车组包括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运动;牵引链条,沿着支撑座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牵引链条沿支撑座长度方向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运动,所述固定架一侧设有连接牵引链条的牵引销;链条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链条连接,用于驱动牵引链条。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沿着支撑座宽度方向布置,所述转轴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轮,所述转轴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四导向轮装置;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在转轴靠近第二端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下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导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一侧;车体连接夹具,用于连接车体,所述车体连接夹具设置在转轴上。优选的,所述第四导向轮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心部位与所述转轴第二端固定连接;两个第四导向轮,所述两个第四导向轮对称连接在连接板朝向翻转导轨的一侧,所述两个第四导向轮位于平行于翻转导轨长度方向的转轴两侧;所述翻转导轨朝着支撑座的一侧开口,所述第四导向轮在所述开口内运动,所述翻转导轨包括:为一体式结构的若干直线段和若干圆弧段,所述直线段和圆弧段沿着支撑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直线段和圆弧段首尾固连,所述圆弧段的圆弧开口竖直朝上设置,所述直线段的顶端设有缺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为工字型轨道,所述第二导向轮在第一导轨的下端内表面滚动。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为工字型轨道,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行走车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端与旋转装置底端可拆卸连接;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开口竖直朝下,所述U形支架上端与第一连接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一导向轮分别连接在U形支架的两侧内壁,所述两个第二导向轮分别在第二导轨的腹板的两侧表面滚动。优选的,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下端和支撑座外侧壁。优选的,所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还通过过流保护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一端、第二电阻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四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基极于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五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三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第一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六晶体三极管,所述第六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五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晶体三极管,所述第四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六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以及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第二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第四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的连接节点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六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五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的连接节点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第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第九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九晶体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五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五电阻第二端连接;第八晶体三极管,所述第八晶体三极管发射极与第五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三极管基极与第九晶体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一端与第五电阻第一端连接,另一端第八晶体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七晶体三极管,所述第七晶体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第八晶体三极管基极连接;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与第七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七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以及接地;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第七晶体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电流保险丝,第一端与第八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十电阻,所述第十电阻一端与电流保险丝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一端和第八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与第七晶体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电容,所述电容为滤波电容,所述电容第一端与电流保险丝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第一端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端,所述电容第二端与第七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八晶体三极管、第九晶体三极管、第二晶体三极管、第六晶体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上述其它晶体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优选的,所述车体连接夹具上设有电动伸缩气管,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压缩空气瓶,所述压缩空气瓶出气口与所述电动伸缩气管固定端连通,所述电动伸缩气管上靠近压缩空气瓶出口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旋转装置上设置位置传感器;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设于固定板顶端;两个热风机,所述两个热风机分别设置在烘干室两相对侧外壁,所述热风机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贯穿支撑座外壁伸入烘干室内;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二风管下端与烘干室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风管位于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浸槽(11);/n两个固定板(2),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部沿长度方向两侧,一个固定板(2)上设有扶正导轨(21),另一个固定板(2)上沿支撑座(1)宽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23)和第三导轨(24),所述扶正导轨(21)、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23)和第三导轨(24)均沿着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n固定架(3),位于支撑座(1)上方,固定架(3)上端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旋转装置(4),旋转装置(4)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车体(41),所述旋转装置(4)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向轮(42)和第四导向轮装置(43),所述第三导向轮(42)与所述扶正导轨(21)配合运动,所述旋转装置(4)靠近第四导向轮装置(43)的一侧下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导轨(24)配合的第五导向轮(45);/n翻转导轨(5),位于支撑座(1)沿长度方向一侧、且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四导向轮装置(43)与翻转导轨(5)配合运动使得旋转装置(4)旋转;/n行走车组(6),所述行走车组(6)设置在旋转装置(4)底端,所述行走车组(6)包括第一导向轮(61),所述第一导向轮(61)与所述第二导轨(23)配合运动;/n牵引链条(8),沿着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牵引链条(8)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架(81),所述滑架(8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82),所述第二导向轮(82)与所述第一导轨(22)配合运动,所述固定架(3)一侧设有连接牵引链条(8)的牵引销(31);/n链条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链条(8)连接,用于驱动牵引链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浸槽(11);
两个固定板(2),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部沿长度方向两侧,一个固定板(2)上设有扶正导轨(21),另一个固定板(2)上沿支撑座(1)宽度方向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23)和第三导轨(24),所述扶正导轨(21)、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23)和第三导轨(24)均沿着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
固定架(3),位于支撑座(1)上方,固定架(3)上端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有若干旋转装置(4),旋转装置(4)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车体(41),所述旋转装置(4)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向轮(42)和第四导向轮装置(43),所述第三导向轮(42)与所述扶正导轨(21)配合运动,所述旋转装置(4)靠近第四导向轮装置(43)的一侧下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导轨(24)配合的第五导向轮(45);
翻转导轨(5),位于支撑座(1)沿长度方向一侧、且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四导向轮装置(43)与翻转导轨(5)配合运动使得旋转装置(4)旋转;
行走车组(6),所述行走车组(6)设置在旋转装置(4)底端,所述行走车组(6)包括第一导向轮(61),所述第一导向轮(61)与所述第二导轨(23)配合运动;
牵引链条(8),沿着支撑座(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牵引链条(8)沿支撑座(1)长度方向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架(81),所述滑架(8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82),所述第二导向轮(82)与所述第一导轨(22)配合运动,所述固定架(3)一侧设有连接牵引链条(8)的牵引销(31);
链条驱动装置,与所述牵引链条(8)连接,用于驱动牵引链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转轴(46),所述转轴(46)沿着支撑座(1)宽度方向布置,所述转轴(46)第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轮(42),所述转轴(46)第二端固定连接第四导向轮装置(43);第二连接支架(47),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7)固定连接在转轴(46)靠近第二端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7)下端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导向轮(4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47)一侧;车体连接夹具(48),用于连接车体(41),所述车体连接夹具(48)设置在转轴(4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导向轮装置(43)包括:连接板(431),所述连接板(431)中心部位与所述转轴(46)第二端固定连接;两个第四导向轮(432),所述两个第四导向轮(432)对称连接在连接板(431)朝向翻转导轨(5)的一侧,所述两个第四导向轮(432)位于平行于翻转导轨(5)长度方向的转轴(46)两侧;
所述翻转导轨(5)朝着支撑座(1)的一侧开口,所述第四导向轮(432)在所述开口内运动,所述翻转导轨(5)包括:为一体式结构的若干直线段(51)和若干圆弧段(52),所述直线段(51)和圆弧段(52)沿着支撑座(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直线段(51)和圆弧段(52)首尾固连,所述圆弧段(52)的圆弧开口竖直朝上设置,所述直线段(51)的顶端设有缺口(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2)为工字型轨道,所述第二导向轮(82)在第一导轨(22)的下端内表面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轨(23)为工字型轨道,所述第一导向轮(6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行走车组(6)包括:
第一连接支架(62),所述第一连接支架(62)上端与旋转装置(4)底端可拆卸连接;
U形支架(63),所述U形支架(63)开口竖直朝下,所述U形支架(63)上端与第一连接支架(62)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两个第一导向轮(61)分别连接在U形支架(63)的两侧内壁,所述两个第二导向轮(82)分别在第二导轨(23)的腹板(231)的两侧表面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25),所述斜撑(2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下端和支撑座(1)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处理电泳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还通过过流保护电路与电源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
第四电阻(R4)、第二电阻(R2),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第二电阻(R2)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第一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云杰高立飞仲林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虹机械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