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15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头、激冷辊、气刀、冷却水槽、集水水槽、恒温水槽和冷却塔,所述激冷辊置于所述冷却水槽中并部分露出水面,所述冷却水槽上方所述激冷辊一侧设置有所述模头,所述模头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气刀,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位于远离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位于靠近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所述冷却水槽和所述激冷辊内部提供恒温冷却水,使铸片过程中基片两侧温度恒定,保证了基片质量稳定。

A film extrus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BOPP膜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常用的BOPP薄膜包括:普通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香烟包装膜、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膜、双向拉伸聚丙烯金属化膜、消光膜、复书膜、激光模压膜、防伪膜和纸球膜等,BOPP膜被广泛用于食品及生活用品包装领域。在BOPP膜生产过程中,聚合物高温熔体离开模头之后,借助于附片装置的外力作用,迅速贴附在低温、高光洁度、镀铬的激冷辊表面上进行冷却成型。由于高温熔体和激冷辊能够及时进行热交换,熔体被快速冷却,当它经剥离辊装置剥离后,就形成固体基片,此过程称为铸片过程。现有技术开发了冷辊-水槽法冷却技术:将通入冷却水的激冷辊置于装有冷却水的水槽内,同时激冷辊内通入冷却水,将模头挤出的聚合物高温熔体借助于附片装置的外力作用贴附在激冷辊表面上再引入水中进行双面冷却,然后经浸于水槽内的导向辊进行进一步的冷却成型,再经挤压除水、牵引进入后续拉伸系统。但是激冷辊内外环境不同,激冷辊内外的冷却水升温情况也不同,同时水槽内的冷却水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吸收基片热量升温,造成所以基片的结晶度、晶粒粗细有一定的差别,基片越厚,差别就越严重,由于密度不同会引起基片严重翘曲,形成表面皱纹影响到基片的质量,甚至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拉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以解决激冷辊内外冷却水温度不同以及冷却水吸热升温引起的铸片质量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头、激冷辊、气刀、冷却水槽、集水水槽、恒温水槽和冷却塔,所述激冷辊置于所述冷却水槽中并部分露出水面,所述冷却水槽上方所述激冷辊一侧设置有所述模头,所述模头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气刀,所述气刀的风口指向所述激冷辊,所述激冷辊为内部设置有流道的空心辊,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位于远离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位于靠近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可选的,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冷却塔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可选的,所述恒温水槽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测所述恒温水槽内的冷却水的温度。可选的,所述薄膜挤出成型设备还包括除水风刀,所述除水风刀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上方远离所述模头一侧。可选的,所述除水风刀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片两侧。可选的,所述除水风刀的风向与所述基片呈一定夹角。可选的,所述集水水槽还连接有补水箱,以补充冷却水消耗。可选的,所述激冷辊和所述除水风刀之间还设置有导辊组,以引导和传输所述基片。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头、激冷辊、气刀、冷却水槽、集水水槽、恒温水槽和冷却塔,所述激冷辊部分侵入所述冷却水槽,所述模头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上方所述激冷辊一侧,所述气刀设置在所述模头的模唇处以使所述基片附着在所述激冷辊表面,所述激冷辊为内部设置有流道的空心辊,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位于远离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位于靠近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本技术为所述冷却水槽和所述激冷辊内部提供恒温冷却水,且所述冷却水槽和所述激冷辊内部独立循环供水,使铸片过程中基片两侧温度恒定,保证基片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挤出成型设备示意图。其中:1-模头,2-气刀,3-激冷辊,301-激冷辊的回水管,302-激冷辊的进水管,4-冷却水槽,401-冷却水槽的回水管,402-冷却水槽的进水管,51-第一导辊,52-第二导辊,53-第三导辊,6-除水风刀,7-冷却塔,81-集水水槽,82-恒温水槽,9-补水箱,10-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开发了冷辊-水槽法冷却技术:采用中空的激冷辊,将通入冷却水的激冷辊置于装有冷却水的水槽内,同时激冷辊内部通入冷却水,将模头挤出的聚合物高温熔体借助于附片装置的外力作用贴附在激冷辊表面上再引入水中进行双面冷却,然后经浸于水槽内的导向辊进行进一步的冷却成型,再经挤压除水、牵引进入后续拉伸系统。申请人发现,将激冷辊内的冷却水和水槽内的冷却水循环,铸片过程中基片两侧的结晶度、晶粒粗细有一定的差别,基片越厚,差别就越严重,甚至形成表面皱纹影响到基片的质量。同时,铸片过程中水槽中的冷却水不断吸热升温,前后生产的基片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为解决以上问题,申请人改进了现有的薄膜挤出成型设备。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挤出成型设备示意图,用于挤出和冷却薄膜基片,如图1所示,所述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包括:模头1、激冷辊3、气刀2、冷却水槽4、集水水槽81、恒温水槽82和冷却塔7,所述激冷辊3置于所述冷却水槽4中并部分露出水面,所述冷却水槽4上方所述激冷辊3一侧设置有所述模头1,所述模头1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气刀2,所述气刀2的风口指向所述激冷辊3,所述激冷辊3为内部设置有流道的空心辊,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301连通所述集水水槽81,所述集水水槽81用于收集吸热升温的冷却水,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302连通所述恒温水槽82,所述恒温水槽82用于存储恒温冷却水,所述集水水槽81和所述恒温水槽82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7,所述冷却塔7将吸热升温的冷却水冷却为恒温冷却水,位于远离所述模头1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401连通所述集水水槽81,位于靠近所述模头1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402连通所述恒温水槽82。由于所述冷却水槽4的供水循环和所述激冷辊3的供水循环相互独立,且冷却水槽4和所述激冷辊3均提供恒温冷却水,吸热升温的冷却水排出到所述集水水槽81中。如此设置,在铸片过程中基片两侧温度恒定,保证基片质量稳定。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集水水槽81和所述冷却塔7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10,用于过滤冷却水中的杂质。所述恒温水槽82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以实时监测所述恒温水槽82内的冷却水的温度。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薄膜挤出成型设备还包括除水风刀6,所述除水风刀6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4上方远离所述模头1一侧。所述除水风刀6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片两侧。所述除水风刀6的风向与所述基片呈一定夹角,以提升除水效果。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集水水槽81还连接有补水箱9,以补充冷却水消耗。所述除水风刀6除水会消耗一定的冷却水,直径将冷却水加注到所述冷却水槽4势必会影响冷却效果,本技术将补充冷却水通过所述补水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用于挤出和冷却薄膜基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头、激冷辊、气刀、冷却水槽、集水水槽、恒温水槽和冷却塔,所述激冷辊置于所述冷却水槽中并部分露出水面,所述冷却水槽上方所述激冷辊一侧设置有所述模头,所述模头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气刀,所述气刀的风口指向所述激冷辊,所述激冷辊为内部设置有流道的空心辊,所述激冷辊和所述冷却水槽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位于远离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位于靠近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挤出成型设备,用于挤出和冷却薄膜基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头、激冷辊、气刀、冷却水槽、集水水槽、恒温水槽和冷却塔,所述激冷辊置于所述冷却水槽中并部分露出水面,所述冷却水槽上方所述激冷辊一侧设置有所述模头,所述模头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气刀,所述气刀的风口指向所述激冷辊,所述激冷辊为内部设置有流道的空心辊,所述激冷辊和所述冷却水槽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激冷辊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所述激冷辊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恒温水槽之间连接所述冷却塔,位于远离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水水槽,位于靠近所述模头一侧的所述冷却水槽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恒温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挤出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水槽和所述冷却塔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阳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