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管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13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件模具;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管件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动模、动模垫板动模固定板、定模型腔、滑块,定模设有向外倾斜的斜导杆,滑块与动模滑动连接,还包括动模型腔块,定模型腔块上端设有动模型腔,定模型腔、动模型腔、滑块内端所围成的腔体构成三通管注塑型腔;滑块设有与斜导杆适配的斜导孔,合模时斜导杆插设在斜导孔内,滑块在斜导杆的驱动下左右滑动;动模型腔块与动模滑动连接,动模型腔块与动模垫板固定连接,动模型腔块与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插设在动模垫板内,压缩弹簧在合模时处于压缩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脱模,而不需使用顶杆。

A kind of mould for tee f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管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管材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管件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三通管件注塑零件在进行注塑加工时,均是由和动模适配的顶杆推动三通管件的注塑零件的表面实现脱模。采用顶杆推动脱模的方式,需要多根顶杆,顶杆由液压推动的推板推动,结构复杂、模具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另一方面,顶杆与注塑型腔之间存在间隙,注塑时在管件上容易产生飞边、凹缺等缺陷,导致三通管件外观不良。另一方面再者生产时,顶杆顶推动作和模具的开模动作难以同步,需要先抽芯再顶出注塑零件,产品的脱模周期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三通管件模具使用顶杆脱模,而导致管件外观差、尺寸精度低、结构复杂、脱模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通管件模具,能够自动脱模,而不需使用顶杆;具有结构简单,脱模周期短,产品外观完整的特点。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通管件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定模、动模、动模垫板动模固定板、定模型腔、滑块,所述定模设有向外倾斜的斜导杆,所述滑块与动模滑动连接,还包括动模型腔块,所述定模型腔块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管件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1)、定模(2)、动模(3)、动模垫板(4)动模固定板(5)、定模型腔(6)、滑块(7),所述定模(2)设有向外倾斜的斜导杆(8),所述滑块(7)与动模(3)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模型腔块(9),所述动模型腔块(9)上端设有动模型腔(10),所述定模型腔(6)、动模型腔(10)、滑块(7)内端所围成的腔体构成三通管注塑型腔;所述滑块(7)设有与斜导杆(8)适配的斜导孔(11),合模时所述斜导杆(8)插设在斜导孔(11)内,所述滑块(7)在斜导杆(8)的驱动下左右滑动;所述动模型腔块(9)与动模(3)滑动连接,所述动模型腔块(9)与动模垫板(4)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管件模具,包括定模固定板(1)、定模(2)、动模(3)、动模垫板(4)动模固定板(5)、定模型腔(6)、滑块(7),所述定模(2)设有向外倾斜的斜导杆(8),所述滑块(7)与动模(3)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模型腔块(9),所述动模型腔块(9)上端设有动模型腔(10),所述定模型腔(6)、动模型腔(10)、滑块(7)内端所围成的腔体构成三通管注塑型腔;所述滑块(7)设有与斜导杆(8)适配的斜导孔(11),合模时所述斜导杆(8)插设在斜导孔(11)内,所述滑块(7)在斜导杆(8)的驱动下左右滑动;所述动模型腔块(9)与动模(3)滑动连接,所述动模型腔块(9)与动模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型腔块(9)与动模固定板(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插设在动模垫板(4)内,所述压缩弹簧(12)在合模时处于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注塑型腔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梁厚德李良军邓玉峰黄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多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