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13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支撑板、导风槽和至少四根通风管;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导风槽的开口匹配,支撑板通过第一通孔与导风槽连接,用于防止导风槽沿其高度方向移动;导风槽两个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通风管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通风管的出风口匹配;通风管通过第二通孔与导风槽连接,且各个通风管的出风口的延长线相交于支撑板远离导风槽的一侧;每根通风管内部均设置有阀体,阀体用于控制通风管的进气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根通风管流出气体的矢量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减少了通风装置的器件,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了气流的利用效率。

A kind of ventilation devic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一种通风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通风装置可以将通风管内部流出的气体分配给司机和乘客。一般由两侧的边框条和转动设置在两侧边框条之间的多个百叶片组成,通风口呈方形,高约45-95毫米。传统的通风装置中的边框条和百叶片之间组装时一般采用纯人工方式进行组装,组装不牢固,并且效率低下,质量参差不齐,成本较高,在使用时通过百叶条改变高空和左右方向的空气方向,当驾驶员需要调节气流方向时,会造成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并且百叶片具有相应的厚度,占据了有效空气出口区域的空间,这样就需要增大通风装置在汽车控制台的区域增大,从而增大气流流通的效率,而目前车辆的零部件数量增多,控制台有效的利用空间大幅减少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通风装置,能够提高气流的利用效率,减小通风口的大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装置,该装置较现有技术占用空间更小,同时减小了传统通风装置器件,提高了气流的利用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板、导风槽和至少四根通风管;/n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导风槽的开口匹配,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导风槽连接,用于防止所述导风槽沿其高度方向移动;/n所述导风槽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通风管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匹配;/n所述通风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导风槽连接,且各个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风槽的一侧;/n每根所述通风管内部均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通风管的进气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导风槽和至少四根通风管;
所述支撑板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导风槽的开口匹配,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导风槽连接,用于防止所述导风槽沿其高度方向移动;
所述导风槽长度方向的两个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通风管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匹配;
所述通风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导风槽连接,且各个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导风槽的一侧;
每根所述通风管内部均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通风管的进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包括互相连接的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导风槽长度方向的平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体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瑞克艾吉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