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93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热管插接在法兰的连接孔内;将下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套接完成后固定下模具;将上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套接完成后,固定法兰和电热管,将上模具垂直下压,上模具上的上压接刀与下模具上的下压接刀同时给法兰压力并切入法兰使其变形,上下压接刀使法兰向内收缩与加热管紧密压接,两面同时达到密封固定效果,形成两个固定密封点;采用压接模具,压接在常温状态下完成杜绝了安全隐患,关键是在加工工时上金属板材双面压铆技术有很大的优势,有两个固定点,使出厂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A double-sided crimping technology of electric heating pipe fl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
,具体涉及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管状工件与金属板或法兰的链接主要有焊接与压铆链接等工艺。焊接一般使用电焊、氩弧焊、激光焊和风焊钎焊。其中电焊主要用于较大工件的焊接,氩弧焊用于中小型工件的焊接,激光焊主要用于中、小、微型工件的焊接,风焊用于特殊工件的焊接。生产电热管,不锈钢管材内部装进发热丝并以填充氧化镁进行绝缘导热。电热管在有镁粉部分与外部板材固定连接时主要使用风焊钎焊和压铆方式,风焊钎焊时不锈钢与不锈钢之间需要使用含银焊料成本非常高,并且经过高温焊接后镁粉的性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加热管的使用寿命,风焊钎焊时需要用到乙炔与氧气做为燃料存在危险性,操作不慎易造成安庆事故,风焊工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安全常识。单面铆接工艺与风焊比较在工时上有比较大的节省,对电热管的质量影响也比较小,但是存在新的问题就是单面压铆时压铆的接触面只有一个点,当后面工件长度较长或比较重的情况下,设备长期工作震动压铆处会出现松动导致渗漏,目前解决方法可以增加成本在板材与管压铆的缝隙中填充固定胶,这样震动时避免影响到铆接部位,但是在长期使用或特殊要求环境下胶水与填充物是严格禁止使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热管插接在法兰的连接孔内;将下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下方,下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下模具;将上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上方,上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法兰和电热管,将上模具垂直下压,上模具上的上压接刀与下模具上的下压接刀同时给法兰压力并切入法兰使其变形,上下压接刀使法兰向内收缩与加热管紧密压接,两面同时达到密封固定效果,形成两个固定密封点。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金属板材双面压铆技术与传统焊接只有一个固定点,焊接需要用到高温对工件内部材料造成损伤严重降低产品质量,采用压接模具,压接在常温状态下完成杜绝了这一安全隐患,关键是在加工工时上金属板材双面压铆技术有很大的优势,有两个固定点,使出厂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另外操作焊接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技术工,而压接技术只需要认真负责的普通工人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模具的正视图;图4为上模具的俯视图;图5为下模具的正视图;图6为下模具的俯视图;图7为上压接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压接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第一子模具,4-第二子模具,5-第一左半孔,6-第一右半孔,7-第一压接刀,8-第二压接刀,9-第一刀面,10-第二刀面,11-第二左半孔,12-第二右半孔,13-第三压接刀,14-第四压接刀,15-第三刀面,16-第四刀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所示,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热管插接在法兰的连接孔内;将下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下方,下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下模具;将上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上方,上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法兰和电热管,将上模具垂直下压,上模具上的上压接刀与下模具上的下压接刀同时给法兰压力并切入法兰使其变形,上下压接刀使法兰向内收缩与加热管紧密压接,两面同时达到密封固定效果,形成两个固定密封点;所述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对称配合的第一子模具和第二子模具,所述第一子模具的右侧设有第一左半孔,所述第一左半孔为半圆形开孔,所述第二子模具的左侧设有第一右半孔,所述第一右半孔为半圆形开孔,第一右半孔的半径和第一左半孔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子模具底面设有第一压接刀,所述第二子模具底面设有第二压接刀,第一子模具和第二子模具合模时,第一子模具的第一左半孔和第二子模具的第一右半孔拼接形成上圆孔,第一子模具的第一压接刀和第二子模具的第二压接刀拼接形成上压接刀,所述上压接刀和上圆孔同轴设置,所述上压接刀设有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的夹角为60-90°;所述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的第三子模具和第四子模具,所述第三子模具的右侧设有第二左半孔,所述第二左半孔为半圆形开孔,所述第四子模具的左侧设有第二右半孔,所述第二右半孔为半圆形开孔,第二左半孔的半径和第二右半孔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三子模具顶面设有第三压接刀,所述第四子模具顶面设有第四压接刀,第三子模具和第四子模具合模时,第三子模具的第二左半孔和第四子模具的第二右半孔拼接形成下圆孔,第三子模具的第三压接刀和第四子模具的第四压接刀拼接形成下压接刀,所述下压接刀和下圆孔同轴设置,所述下压接刀设有第三刀面和第四刀面,所述第三刀面和第四刀面的夹角为60-90°。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金属板材双面压铆技术与传统焊接只有一个固定点,焊接需要用到高温对工件内部材料造成损伤严重降低产品质量,采用压接模具,压接在常温状态下完成杜绝了这一安全隐患,关键是在加工工时上金属板材双面压铆技术有很大的优势,有两个固定点,使出厂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另外操作焊接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技术工,而压接技术只需要认真负责的普通工人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热管插接在法兰的连接孔内;将下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下方,下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下模具;将上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上方,上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法兰和电热管,将上模具垂直下压,上模具上的上压接刀与下模具上的下压接刀同时给法兰压力并切入法兰使其变形,上下压接刀使法兰向内收缩与加热管紧密压接,两面同时达到密封固定效果,形成两个固定密封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电热管插接在法兰的连接孔内;将下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下方,下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下模具;将上模具套接在电热管上,且下模具设置在法兰上方,上模具包括左右两部分,将左右两部分合模,套接完成后,固定法兰和电热管,将上模具垂直下压,上模具上的上压接刀与下模具上的下压接刀同时给法兰压力并切入法兰使其变形,上下压接刀使法兰向内收缩与加热管紧密压接,两面同时达到密封固定效果,形成两个固定密封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法兰双面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对称配合的第一子模具和第二子模具,所述第一子模具的右侧设有第一左半孔,所述第一左半孔为半圆形开孔,所述第二子模具的左侧设有第一右半孔,所述第一右半孔为半圆形开孔,第一右半孔的半径和第一左半孔的半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诺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