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5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外部罐体,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框、两组换热单元以及若干电热管,两组换热单元分别设置在换热框两侧,所述换热框内填充加热媒介;本装置在运行时,通过电热管对换热框内的加热媒介进行加热,加热媒介升温后气化,产生的高温气体从出气孔进入换热管,换热管与外部罐体内的沥青换热,高温气体换热过程中液化从回流孔回流入换热框内循环使用;左右两组换热单元包括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纵向长度长,大大提高了沥青与加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飞快发展,高速公路和城乡农村铁路建设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发展公路建设,不仅提高了运输能力,而且在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上对沥青存储、运输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在使用之前往往需要用加热罐进行加热,使其融化成流体才能进一步使用。但现有的沥青生产罐通过设置在罐壁的热交换器对沥青生产罐进行加热,加热的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有效的提高了沥青与加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外部罐体,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框、两组换热单元以及若干电热管,两组换热单元分别设置在换热框两侧,所述换热框内填充加热媒介;所述换热框内端设有封板,换热框外端开口连接在外部罐体上,外部罐体上设有与换热框配合的通孔,所述电热管连接在法兰盘上,所述法兰盘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在外部罐体的通孔处。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沿换热框径向排列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与换热框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纵向管道、横向管道和第二纵向管道,所述第一纵向管道与横向管道之间、横向管道与第二纵向管道之间通过弯管连接,所述换热框上端面设有与第一纵向管道相连通的出气孔,换热框的侧面设有回流孔,所述第二纵向管道与回流孔之间通过弯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与外部罐体之前设有密封圈。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本装置在运行时,通过电热管对换热框内的加热媒介进行加热,加热媒介升温后气化,产生的高温气体从出气孔进入换热管,换热管与外部罐体内的沥青换热,高温气体换热过程中液化从回流孔回流入换热框内循环使用;左右两组换热单元包括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纵向长度长,大大提高了沥青与加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部罐体,2-换热框,3-电热管,4-封板,5-弯管,6-法兰盘,7-换热管,8-第一纵向管道,9-横向管道,10-第二纵向管道,11-出气孔,12-回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所示,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外部罐体1,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框2、两组换热单元以及若干电热管3,两组换热单元分别设置在换热框2两侧,所述换热框2内填充加热媒介;所述换热框2内端设有封板4,换热框2外端开口焊接在外部罐体1上,外部罐体1上设有与换热框2配合的通孔,所述电热管3连接在法兰盘6上,所述法兰盘6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在外部罐体1的通孔处,所述法兰盘6与外部罐体1之前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沿换热框2径向排列的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两端分别与换热框2相连通,所述换热管7包括第一纵向管道8、横向管道9和第二纵向管道10,所述第一纵向管道8与横向管道9之间、横向管道9与第二纵向管道10之间通过弯管5连接,所述换热框2上端面设有与第一纵向管道8相连通的出气孔11,换热框2的侧面设有回流孔12,所述第二纵向管道10与回流孔12之间通过弯管5相连,所述换热框2与第一纵向管道8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换热框2与弯管5通过焊接连接。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在运行时,通过电热管3对换热框2内的加热媒介进行加热,加热媒介升温后气化,产生的高温气体从出气孔11进入换热管7,换热管7与外部罐体1内的沥青换热,高温气体换热过程中液化从回流孔12回流入换热框2内循环使用;左右两组换热单元包括多个换热管7,每个换热管7纵向长度长,大大提高了沥青与加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加热效率,罐体内的沥青每小时提升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罐体(1),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框(2)、两组换热单元以及若干电热管(3),两组换热单元分别设置在换热框(2)两侧,所述换热框(2)内填充加热媒介;/n所述换热框(2)内端设有封板(4),换热框(2)外端开口连接在外部罐体(1)上,外部罐体(1)上设有与换热框(2)配合的通孔,所述电热管(3)连接在法兰盘(6)上,所述法兰盘(6)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在外部罐体(1)的通孔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罐体(1),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框(2)、两组换热单元以及若干电热管(3),两组换热单元分别设置在换热框(2)两侧,所述换热框(2)内填充加热媒介;
所述换热框(2)内端设有封板(4),换热框(2)外端开口连接在外部罐体(1)上,外部罐体(1)上设有与换热框(2)配合的通孔,所述电热管(3)连接在法兰盘(6)上,所述法兰盘(6)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在外部罐体(1)的通孔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沿换热框(2)径向排列的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诺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