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281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包括有水平设置的流道箱体、过滤单元、喷淋清洗系统,流道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流道箱体的内腔形成主流道,过滤单元包括有若干透气性主柔性过滤墙,喷淋清洗系统包括有若干位于流道箱体内腔上方的喷淋清洗单元,喷淋清洗单元包括喷淋管、设置在喷淋管底部的喷淋咀,喷淋咀与喷淋管连通,流道箱体内腔的底部形成废液槽,流道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废液槽连通的废液排放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涤净化装置能够同时过滤废气中的漆雾、粉尘、油烟,并且洗涤、过滤、净化效果好,不易堵塞,安全可靠。

Cleaning device for paint mist, dust and oil f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系统
,尤其涉及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工业废气需要经过除漆雾、除粉尘、除油烟等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现有的作法一般除漆雾、除粉尘、除油烟处理过程是分开在不同的设备进行处理的。一般传统的漆雾废气洗涤都是采用多层式喷淋高塔装置进行处理,引风机安装在喷淋塔后面或末端,喷淋塔中间用带孔隔板隔断,填充多面球,废气流向经过多层喷淋及多面球,逆着水流方向从塔底向塔顶,如此结构造成塔内的多面球易结垢结块,易堵塞,从而造成风损大、喷淋洗涤效果差、清理及更换也极不方便的问题。一般传统的粉尘废气净化都是采用布袋过滤除尘塔,采用布袋过滤存在尘量少、风阻大、过滤率比较大、极容易堵塞、容易失效、后续维护及更换周期短的问题。一般油烟废气都是采用高频高压静电净化高塔装置,该装置运行初期去除油烟效果好,但静电塔体积大,结构复杂、笨重,工作时极容易因高频高压的静电放电闪燃而引燃塔内的可燃物,从而引起火灾,原理上存在安全隐患,且维护难度大、周期短,也无法扩展。r>上述传统的高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设置的流道箱体(1)、设置在流道箱体(1)内腔中的过滤单元、喷淋清洗系统,流道箱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流道箱体(1)内腔连通的进气口(11)、排气口(12),流道箱体(1)的内腔形成主流道(13),过滤单元包括有若干沿主流道(13)气流方向间隔分布的透气性主柔性过滤墙(21),喷淋清洗系统包括有若干位于流道箱体(1)内腔上方的喷淋清洗单元(3),喷淋清洗单元(3)包括喷淋管(31)、设置在喷淋管(31)底部的喷淋咀(32),喷淋咀(32)与喷淋管(31)连通,流道箱体(1)内腔的底部形成废液槽(15),流道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废...

【技术特征摘要】
1.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平设置的流道箱体(1)、设置在流道箱体(1)内腔中的过滤单元、喷淋清洗系统,流道箱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流道箱体(1)内腔连通的进气口(11)、排气口(12),流道箱体(1)的内腔形成主流道(13),过滤单元包括有若干沿主流道(13)气流方向间隔分布的透气性主柔性过滤墙(21),喷淋清洗系统包括有若干位于流道箱体(1)内腔上方的喷淋清洗单元(3),喷淋清洗单元(3)包括喷淋管(31)、设置在喷淋管(31)底部的喷淋咀(32),喷淋咀(32)与喷淋管(31)连通,流道箱体(1)内腔的底部形成废液槽(15),流道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废液槽(15)连通的废液排放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清洗系统还包括有油渣分离池(4)、循环水泵(5)、设置在进气口(11)周缘用于向进气口(11)内喷水的喷淋环(6),废液排放口(16)与油渣分离池(4)连通,循环水泵(5)的抽水口通过管路与油渣分离池(4)的底部连通,循环水泵(5)的排水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各个喷淋清洗单元(3)的喷淋管(31)以及喷淋环(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箱体(1)内腔中靠近排气口(12)区域的主柔性过滤墙(21)由承力结构框架、设置在该承力结构框架上的可清洗高效活性碳过滤棉组成;流道箱体(1)内腔中其余区域的主柔性过滤墙(21)由承力结构框架、设置在该承力结构框架上的高效漆雾废气过滤棉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主柔性过滤墙(21)两侧并靠近流道箱体(1)内腔侧壁的次柔性过滤墙(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雾、粉尘、油烟废气洗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由多组过滤模块(2)沿主流道(13)气流方向依次拼装而成,过滤模块(2)包含至少一个所述的主柔性过滤墙(21)、以及分别位于主柔性过滤墙(21)两侧的次柔性过滤墙(22),主柔性过滤墙(21)的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次柔性过滤墙(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