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8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位机,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在底座上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侧板分为上板身和下板身,所述上板身外侧的底部设有上外沿板,所述下板身外侧的顶部设有下外沿板,所述下外沿板的下表面设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伸缩杆穿过下外沿板并固定连接于上外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升油缸,能够对机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了能够根据工作人员身高,调整焊接高度的效果。

A kind of elevating pos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变位机
本技术涉及变位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变位机。
技术介绍
变位机,是一种专用焊接的辅助设备,适用于回转工作的焊接变位,以得到理想的加工位置和焊接速度。可与操作机、焊机配套使用,组成自动焊接中心,也可用于手工作业时的工件变位。目前,公开号为CN1028371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焊接变位机,包括机架、工作台、电器箱、电机、翻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工作台设于机架的上方,电机、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刹车减速机,刹车减速机输出轴与翻转小齿轮连接,翻转小齿轮与圆柱直齿半齿轮相啮合;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与回转小齿轮连接,回转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相啮合。这种焊接变位机在焊接时,工作人员通过T型螺栓将工件紧固在工作台上,接着通过翻转驱动装置对工件的水平度进行调整、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对工件的周向焊接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理想的加工位置。然而这种焊接变位机的机架高度是固定的,而焊接人员身高是不一定的,当焊接人员的身高较矮时,需要另外垫设物体,使得自身高度能够达到焊接位置;当焊接人员的身高较高时,需要弯腰焊接。综上,给予焊接人员带来了焊接时的不便捷性,提高了工作人员焊接时的劳动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具有根据工作人员身高,调整焊接高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作台,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于底座,所述侧板在底座上相对设置有两块,所述侧板分为上板身和下板身,所述上板身外侧的底部设有上外沿板,所述下板身外侧的顶部设有下外沿板,所述下外沿板的下表面设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伸缩杆穿过下外沿板并固定连接于上外沿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焊接时,工作人员先启动顶升油缸,顶升油缸带动上板身产生上升或下降的运动,上板身带动工作台移动,从而实现了对工件的升降。在对工件进行焊接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顶升油缸对工件进行升降,从而达到了根据自身身高,调整焊接高度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上板身朝向下板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指向下板身,所述下板身上开有供导向杆穿设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提高了上板身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顶撑压簧,所述顶撑压簧被压紧在上板身和下板身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撑压簧的回弹力能够协助顶升油缸共同支撑来自于上板身的重力,降低了顶升油缸的负荷,从而提高了顶升油缸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上外沿板和上板身之间、所述下外沿板和下板身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沿着上外沿板和下外沿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所述加强肋板呈直角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板提高了上外沿板和下外沿板的抗弯能力,能够更加稳定地承受来自于顶升油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下外沿板向上穿设有用于抵触上外沿板的抵紧螺杆,所述抵紧螺杆螺纹连接于下外沿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油缸将上板身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向上拧动抵紧螺杆,使得抵紧螺杆抵紧在上外沿板下。抵紧螺杆以方面能偶协助顶升油缸共同支撑来自于上板身的重力,另一方面起到了保险作用,降低了顶升油缸损坏后,上板身直接下落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抵紧螺杆关于顶升油缸对称设置有若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抵紧螺杆能够更加有力地抵紧上外沿板,从而起到了更好的支撑效果。进一步的,两侧的上板身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撑横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撑横板能够对两侧的上板身进行支撑,提高了上板身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侧竖向设有标高条,所述标高条上刻画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高条能够使上板身的升降距离数据化,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刻度线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调试工作台高度的步骤,能够以较少的步骤实现上板身高度的调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对工件进行焊接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顶升油缸对工作台进行升降,从而实现了对工件的升降,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身高,调整焊接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机架;11、主动轴;2、半圆齿轮盘;21、驱动电机;3、工作台;4、底座;5、侧板;51、上板身;511、上外沿板;52、下板身;521、下外沿板;53、顶撑横板;54、加强肋板;6、顶升油缸;7、导向杆;71、顶撑压簧;8、抵紧螺杆;9、标高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参照图1,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横跨有主动轴11,主动轴11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主动轴1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半圆齿轮盘2,半圆齿轮盘2位于机架1内。在机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套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于半圆齿轮盘2。在主动轴11上焊接有工作台3。当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21时,驱动电机21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啮合于驱动齿轮的半圆齿轮盘2跟随转动,从而使得工作台3产生翻转的运动。参照图1,机架1包括底座4和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的侧板5,侧板5垂直于底座4,侧板5在底座4上相对设置有两块。侧板5分为上板身51和下板身52,下板身52焊接在底座4上,两侧的上板身5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撑横板53,驱动电机21位于顶撑横板53上。顶撑横板53能够加强上板身51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上板身51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参照图1,上板身51外侧的底部设有上外沿板511,下板身52外侧的顶部设有下外沿板521,下外沿板521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顶升油缸6,顶升油缸6位于下外沿板521的中心位置,顶升油缸6的伸缩杆穿过下外沿板521并固定连接于上外沿板511。顶升油缸6能够对上板身51进行升降,从而使得工作台3的高度可调,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高度对工作台3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应自身的舒适位置。参照图1,在上外沿板511和上板身51之间、下外沿板521和下板身5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54,加强肋板54沿着上外沿板511和下外沿板52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加强肋板54呈直角三角形。加强肋板54能够提高上外沿板511和下外沿板521的承压能力,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承受来自于顶升油缸6的压力及其反作用力。参照图1和图2,为了提高上板身51滑移时的稳定性,在上板身51朝向下板身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杆7,导向杆7指向下板身52,下板身52上开有供导向杆7穿设的导向孔。导向杆7和导向孔的配合具有导向作用,配合于顶升油缸6,使得上板身51的升降更加稳定。在导向杆7上套设有顶撑压簧71,顶撑压簧71被压紧在上板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作台(3),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4)和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的侧板(5),所述侧板(5)垂直于底座(4),所述侧板(5)在底座(4)上相对设置有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分为上板身(51)和下板身(52),所述上板身(51)外侧的底部设有上外沿板(511),所述下板身(52)外侧的顶部设有下外沿板(521),所述下外沿板(521)的下表面设有顶升油缸(6),所述顶升油缸(6)的伸缩杆穿过下外沿板(521)并固定连接于上外沿板(5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作台(3),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4)和固定连接在底座(4)上的侧板(5),所述侧板(5)垂直于底座(4),所述侧板(5)在底座(4)上相对设置有两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分为上板身(51)和下板身(52),所述上板身(51)外侧的底部设有上外沿板(511),所述下板身(52)外侧的顶部设有下外沿板(521),所述下外沿板(521)的下表面设有顶升油缸(6),所述顶升油缸(6)的伸缩杆穿过下外沿板(521)并固定连接于上外沿板(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身(51)朝向下板身(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指向下板身(52),所述下板身(52)上开有供导向杆(7)穿设的导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7)上套设有顶撑压簧(71),所述顶撑压簧(71)被压紧在上板身(51)和下板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汇安威力焊割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