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2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机体包括底架与顶架,底架与顶架通过侧支杆固定,夹板包括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杆架包括第一杆架与第二杆架,第一夹板与第一杆架通过立杆分别对应固定于底架的顶部两端,第二夹板与第二杆架通过第一液压缸分别对应固定于顶架的底部两端,料杆包括第一料杆与第二料杆,第一料杆铰接与第一杆架的顶部,第二料杆铰接与第二杆架的底部,第一杆架与第二杆架外侧设置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一杆架、第二杆架分别铰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第二料杆分别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对大型的管件进行高质量的折弯。

A vertical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折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折弯机。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对各种型号的管件进行折弯加工,以使其满足使用需求。通常,对于小型的管件一般采用折弯器对其进行人工操作折弯。但是,对于大型的管件,人工折弯的方式则显示非常困难,不仅难以实现,且折弯质量差,此时,则需要使用到折弯机,对其进行折弯。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立式折弯机,可用于对大型的管件进行高质量的折弯。(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夹板、杆架、料杆,所述机体包括底架与顶架,所述底架与顶架通过侧支杆固定,所述夹板包括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杆架包括第一杆架与第二杆架,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一杆架通过立杆分别对应固定于底架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二杆架通过第一液压缸分别对应固定于顶架的底部两端,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第一杆架与第二杆架上下对应,所述料杆包括第一料杆与第二料杆,所述第一料杆铰接与第一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料杆铰接与第二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与第二杆架外侧设置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一杆架、第二杆架分别铰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第二料杆分别铰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杆架由Y型杆与套杆组成,所述套杆固定于Y型杆的端部内侧,所述料杆由杆体、连杆、转动轴组成,所述连杆固定于杆体的尾部,所述转动轴固定于连杆的两端,所述连杆设置于套杆之间,所述连杆与套杆无缝相接,所述转动轴穿设于套杆内,所述转动轴与套杆转动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套杆与连杆形状相配合,所述杆体与连杆的外表面平齐。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夹板设置为平面型板,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为V型板。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一杆架的顶表面平齐。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杆架外侧设置角刻度盘。(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机体一端设置有夹板,可对管件实现夹紧固定,避免其折弯时发生松动,影响折弯的质量。2、机体另一端设有杆架与料杆,第一杆架用于支撑管件的折弯处,同时其上设有可调节折弯角度的第一料杆,第二杆架上则设有第二料杆,用于角度调节后对管架进行折弯,且第一料杆、第二料杆与管件之间均平滑接触,从而避免了折弯时对管件的表面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夹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料架与料杆结构示意图。1-机体;11-底架;12-顶架;13-侧支杆;14-立杆;15-第一液压缸;2-夹板;21-第一夹板;22-第二夹板;3-杆架;31-第一杆架;32-第二杆架;33-第二液压缸;4-料杆;41-第一料杆;42-第二料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立式折弯机,包括机体1、夹板2、杆架3、料杆4,所述机体1包括底架11与顶架12,所述底架11与顶架12通过侧支杆13固定,所述夹板2包括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所述杆架3包括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一杆架31通过立杆14分别对应固定于底架11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二夹板22与第二杆架32通过第一液压缸15分别对应固定于顶架12的底部两端,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上下对应,所述料杆4包括第一料杆41与第二料杆42,所述第一料杆41铰接与第一杆架31的顶部,所述第二料杆42铰接与第二杆架32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外侧设置第二液压缸33,所述第二液压缸33的缸体与第一杆架31、第二杆架32分别铰接,第二液压缸33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41、第二料杆42分别铰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杆架3由Y型杆与套杆组成,所述套杆固定于Y型杆的端部内侧,所述料杆4由杆体、连杆、转动轴组成,所述连杆固定于杆体的尾部,所述转动轴固定于连杆的两端,所述连杆设置于套杆之间,所述连杆与套杆无缝相接,所述转动轴穿设于套杆内,所述转动轴与套杆转动配合。进一步而言,所述套杆与连杆形状相配合,所述杆体与连杆的外表面平齐。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夹板21设置为平面型板,所述第二夹板22设置为V型板。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一杆架31的顶表面平齐,使得管件在安装固定后呈水平状态,且第一料杆41、第二料杆42之间平滑接触,从而能够避免折弯时对其接触表面造成损坏。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杆架31外侧设置角刻度盘,可通过角刻度线精确的控制折弯的角度,提高折弯的质量。工作原理:在进行管件的折弯时,将管件一端置于第一夹板21顶部,另一端置于第一杆架31顶部,同时调节管件的位置,使得管件的待折弯处刚好伸出第一杆架31的外侧,然后通过第二夹板22将其夹紧固定,接着,调节第一料杆41的角度,通过第二料杆42对管件进行折弯。第二夹板22与第二杆架32均可通过第一液压缸15控制升降,第一液压缸15控制第二夹板22下降,即可使得第二夹板22夹紧固定于管件的上端,第一液压缸15控制第二杆架32下降,可使得第二料杆42压紧接触于管件的上端。第二料杆42角度调节时,可通过角刻度盘确定其转动的角度,由第二液压缸33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其转动调节。同时,连接与第二料杆42上的第二液压缸33的活塞杆的伸缩可驱动第二料杆42的转动,从而压动管件转动实现折弯。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夹板(2)、杆架(3)、料杆(4),所述机体(1)包括底架(11)与顶架(12),所述底架(11)与顶架(12)通过侧支杆(13)固定,所述夹板(2)包括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所述杆架(3)包括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一杆架(31)通过立杆(14)分别对应固定于底架(11)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二夹板(22)与第二杆架(32)通过第一液压缸(15)分别对应固定于顶架(12)的底部两端,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上下对应,所述料杆(4)包括第一料杆(41)与第二料杆(42),所述第一料杆(41)铰接与第一杆架(31)的顶部,所述第二料杆(42)铰接与第二杆架(32)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外侧设置第二液压缸(33),所述第二液压缸(33)的缸体与第一杆架(31)、第二杆架(32)分别铰接,第二液压缸(33)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41)、第二料杆(42)分别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夹板(2)、杆架(3)、料杆(4),所述机体(1)包括底架(11)与顶架(12),所述底架(11)与顶架(12)通过侧支杆(13)固定,所述夹板(2)包括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所述杆架(3)包括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一杆架(31)通过立杆(14)分别对应固定于底架(11)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二夹板(22)与第二杆架(32)通过第一液压缸(15)分别对应固定于顶架(12)的底部两端,所述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上下对应,所述料杆(4)包括第一料杆(41)与第二料杆(42),所述第一料杆(41)铰接与第一杆架(31)的顶部,所述第二料杆(42)铰接与第二杆架(32)的底部,所述第一杆架(31)与第二杆架(32)外侧设置第二液压缸(33),所述第二液压缸(33)的缸体与第一杆架(31)、第二杆架(32)分别铰接,第二液压缸(33)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启生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赣西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