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42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混合机技术领域,顶端的连接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主桨叶,且主桨叶中部开有预留槽,预留槽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且预留槽内部设置有旋转板,旋转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滤网可将物料进行筛分,避免固体与液体粘黏后的物料聚集在一团密度过大导致难以混合,副桨叶的数量为两个,且副桨叶分别焊接在底端的连接环左右两侧,副桨叶后侧开有刀刃,在搅拌时纵向接触的面积较大,可起到良好的纵向搅拌效果;解决了纵向搅拌不充分,物料之间混合的面积较小,影响到搅拌效果,固体粘黏液体后密度过大,给搅拌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A high speed mixer blade for longitudinal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
本技术涉及高速混合机
,具体为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高速混合机的桨叶为轴向混合方式,大多横向搅拌同一水平面的物料,纵向搅拌不充分,物料之间混合的面积较小,影响到搅拌效果,其次,部分固液体混合物料在搅拌时不易融合到一起,固体粘黏液体后密度过大,给搅拌工作带来不便,故而,我们提出滤网可将物料进行筛分,避免固体与液体粘黏后的物料聚集在一团密度过大导致难以混合,在搅拌时纵向接触的面积较大,可起到良好的纵向搅拌效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所述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包括转轴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环分别套接在转轴外壁上下两端,所述转轴通过螺栓与接环连接,所述顶端的连接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主桨叶,且主桨叶中部开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且预留槽内部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且转芯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中并与预留槽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且卡块均与卡槽卡接;副桨叶,所述副桨叶的数量为两个,且副桨叶分别焊接在底端的连接环左右两侧,所述副桨叶后侧开有刀刃,且副桨叶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所述副桨叶底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顶端开有连接口。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板通过转芯与预留槽铰接,且左侧的卡槽的面积至少为1.2cm-0.4cm,所述左侧的卡槽的面积大于右侧的卡槽。作为优选的,所述左侧的卡槽内部设置有滤网,且滤网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作为优选的,所述滤网、连接杆和弹簧均位于左侧的卡槽内部,且弹簧左侧与左侧的卡槽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右侧与卡块相接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主桨叶在高速的旋转下旋转板受到物料的推动力被推开,连接杆从主桨叶中延伸,滤网到达预留槽内,滤网可将物料进行筛分,避免固体与液体粘黏后的物料聚集在一团密度过大导致难以混合,提高固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且在混合完毕后使用者可重新将滤网按压入主桨叶中,通过卡块将旋转板重新卡入到预留槽中。本技术副桨叶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且副桨叶底端又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副桨叶最顶端与附块最底端的距离较高,在搅拌时纵向接触的面积较大,可起到良好的纵向搅拌效果,副桨叶的设计与飞机机翼的设计原理相似,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搅拌物料,提高混合机的混合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主桨叶零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副桨叶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101连接口;2连接环;3主桨叶;301预留槽;302卡槽;4旋转板;401转芯;402卡块;5滤网;501连接杆;502弹簧;6副桨叶;601刀刃;602流线面;603附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包括转轴1和连接环2,连接环2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环2分别套接在转轴1外壁上下两端,转轴1通过螺栓与接环2连接,顶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主桨叶3,且主桨叶3中部开有预留槽301,预留槽301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预留槽301内部设置有旋转板4,旋转板4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401,且转芯401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1中并与预留槽301转动连接,旋转板4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2,且卡块402均与卡槽302卡接,首先将转轴1安装在混合机的电动机转轴上,转轴1顶端开有连接口101,连接口101套入电机转轴,并将转轴1和电机转轴焊接好,安装完毕后转轴1投入到正常使用中,使用者将混合机电动机启动,转轴1通过电动机的转轴进行旋转,主桨叶3同时进行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旋转板4通过转芯401与预留槽301铰接,且左侧的卡槽302的面积至少为1.2cm-0.4cm,左侧的卡槽302的面积大于右侧的卡槽302,主桨叶3在高速的旋转下旋转板4受到物料的推动力被推开,卡块402脱离卡槽302,左侧的卡槽302内部设置有滤网5,且滤网5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01,连接杆501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502,滤网5、连接杆501和弹簧502均位于左侧的卡槽302内部,且弹簧502左侧与左侧的卡槽302内部固定连接,滤网5右侧与卡块402相接触,旋转板4旋转过后,滤网5右侧无阻挡物,弹簧502带动连接杆501弹出,连接杆501从主桨叶3中延伸,滤网5到达预留槽301内,这时主桨叶3带动滤网5旋转,部分物料从预留槽301中通过,滤网5可将物料进行筛分,避免固体与液体粘黏后的物料聚集在一团密度过大导致难以混合,提高固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且在混合完毕后使用者可重新将滤网5按压入主桨叶3中,通过卡块402将旋转板4重新卡入到预留槽301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副桨叶6,副桨叶6的数量为两个,且副桨叶6分别焊接在底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副桨叶6后侧开有刀刃601,且副桨叶6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602,副桨叶6底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603,在转轴1转动的同时,副桨叶6同时进行旋转,副桨叶6也对物料进行搅拌,并且副桨叶6后侧开有刀刃601,刀刃601在混合过程中起到切割作用,将凝结的物料切割开,加强混合的效果,而副桨叶6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602,且副桨叶6底端又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603,副桨叶6最顶端与附块603最底端的距离较高,在搅拌时纵向接触的面积较大,可起到良好的纵向搅拌效果,副桨叶6的设计与飞机机翼的设计原理相似,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搅拌物料,提高混合机的混合效果。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所述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包括转轴(1)和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环(2)分别套接在转轴(1)外壁上下两端,所述转轴(1)通过螺栓与接环(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主桨叶(3),且主桨叶(3)中部开有预留槽(301),所述预留槽(301)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预留槽(301)内部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401),且转芯(401)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1)中并与预留槽(30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4)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2),且卡块(402)均与卡槽(302)卡接;/n副桨叶(6),所述副桨叶(6)的数量为两个,且副桨叶(6)分别焊接在底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所述副桨叶(6)后侧开有刀刃(601),且副桨叶(6)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602),所述副桨叶(6)底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6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所述利于纵向混合的高速混合机桨叶包括转轴(1)和连接环(2),所述连接环(2)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环(2)分别套接在转轴(1)外壁上下两端,所述转轴(1)通过螺栓与接环(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主桨叶(3),且主桨叶(3)中部开有预留槽(301),所述预留槽(301)左右两侧均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槽(302),且预留槽(301)内部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芯(401),且转芯(401)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1)中并与预留槽(30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4)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块(402),且卡块(402)均与卡槽(302)卡接;
副桨叶(6),所述副桨叶(6)的数量为两个,且副桨叶(6)分别焊接在底端的连接环(2)左右两侧,所述副桨叶(6)后侧开有刀刃(601),且副桨叶(6)顶端开有与其为一体的流线面(602),所述副桨叶(6)底部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附块(6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梅周书华张瑞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译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