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跃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6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跳跃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后轮及设置在车体上的装饰件,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使车体跳跃的翻转板,车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翻转板通过扭簧与车体底部铰接;所述的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卡板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的滑动卡板与翻转板限位锁定,扭簧蓄能,滑动卡板移动后,与翻转板解锁,扭簧弹力作用下,滑动卡板翻转,拍击地面,使车体跳跃;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卡板相贴的凸轮,凸轮与前轮或后轮的轮轴联动,车体移动过程,轮轴驱动凸轮旋转,凸轮推动滑动卡板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结构简单,趣味性高。

A kind of jumping to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跳跃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车领域,尤其是一种跳跃玩具车。
技术介绍
玩具车是按车的基本构造和造型外观以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供儿童游乐的玩具,现今的玩具车有很多种类型,有电动玩具车,有手动玩具车,有的可以轨道中按照一定的轨迹行走。而这些玩具车,只能够沿平面行走,不能够跳跃,趣味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跳跃玩具车,行驶过程能够跳跃,趣味性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跳跃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及后轮,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使车体跳跃的翻转板,车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翻转板通过扭簧与车体底部铰接;所述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卡板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卡板与翻转板限位锁定,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凸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卡板移动,从而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滑动卡板解除锁定。作为优选,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卡板相贴的凸轮,凸轮与前轮或后轮的轮轴联动,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轮轴驱动凸轮旋转,凸轮推动滑动卡板移动,从而滑动卡板与翻转板解锁,在扭簧弹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翻转,拍击地面,车体跳跃。作为优选,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还包括不完全齿轮以及蜗杆;所述不完全齿轮与凸轮同心旋转,蜗杆套接在轮轴上,蜗杆与不完全齿轮相互啮合。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卡板的前端设置有凸柱,凸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滑动卡板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卡扣。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卡板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向后凸起,抵接部与凸轮相紧贴。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板的中部设置有与卡扣适配的卡槽,翻转板端部设置有与车体底部较接的轴孔,扭簧设置于轴孔内。作为优选,所述不完全齿轮与凸轮为一体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装饰件。作为优选,所述凸轮由位于不完全齿轮上部的曲线槽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跳跃玩具车,其行驶过程,能够达到青蛙跳跃的效果,且结构简单,采用了凸轮驱动机构及弹簧、扭簧的配合,且生产成本低;初始状态时,手动将翻转板转动到车体底部后半侧,翻转板与滑动卡板限位锁定,扭簧蓄能;车体移动过程,翻转板与滑动卡板解锁时,滑动卡板快速翻转,拍击地面,使车体跳跃,加上车体的惯性,整个车体360度向前腾空翻转,模仿青蛙跳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翻转板翻转后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翻转板的翻转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翻转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翻转控制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滑动卡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的不完全齿轮与凸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跳跃玩具车,包括车体1、前轮20、后轮21及设置在车体1上的装饰件3,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使车体1跳跃的翻转板4,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翻转板4通过扭簧(未图示)与车体1底部铰接;所述的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卡板5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的滑动卡板5与翻转板4限位锁定,扭簧蓄能,滑动卡板5移动后,与翻转板4解锁,扭簧弹力作用下,滑动卡板5翻转,拍击地面,使车体1跳跃;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卡板5相贴的凸轮6,凸轮6与前轮20或后轮21的轮轴11联动,车体1移动过程,轮轴11驱动凸轮6旋转,凸轮6推动滑动卡板5移动。本实施例中,凸轮6与后轮21的轮轴11联动;扭簧没有蓄能时,翻转板4位于起始位置,与车体1底部前半侧相贴,手动将翻转板4转动到车体1底部后半侧,翻转板4与滑动卡板5限位锁定,扭簧蓄能;车体1移动过程,翻转板4与滑动卡板5解锁时,滑动卡板5快速翻转,拍击地面,使车体1跳跃,加上车体1的惯性,整个车体360度向前腾空翻转,模仿青蛙跳跃。如图5、8所示的,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还包括不完全齿轮7以及蜗杆8;所述不完全齿轮7与凸轮6同心旋转,蜗杆8套接在轮轴11上,蜗杆8与不完全齿轮7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不完全齿轮7与凸轮6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凸轮6由位于不完全齿轮7上部的曲线槽形成。如图6、7所示的,所述滑动卡板5的前端设置有凸柱51,凸柱51上套接有复位弹簧52,滑动卡板5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卡扣53,滑动卡板5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抵接部54,抵接部54向后凸起,抵接部54与凸轮6相紧贴。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抵接部54与凸轮6始终相贴,凸轮6旋转过程中,滑动卡板5前后移动。不完全齿轮7的全部齿分别与蜗杆8联动后,凸轮6的远端面62与抵接部54相贴,在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使凸轮6转动,使凸轮6的近端面61与抵接部54相贴。所述翻转板4的中部设置有与卡扣53适配的卡槽41,翻转板4端部设置有与车体1底部较接的轴孔42,扭簧设置于轴孔42内。其玩法具体过程如下:向前推动玩具车,蜗杆8与后轮21的轮轴11一体转动,不完全齿轮7顺时针转动,凸轮6与抵接部54的接触面由近端面61到远端面62,最终远端面62与抵接部54相贴,抵压动卡板5向车体前端移动,从而使卡扣53与卡槽41解锁,翻转板4在其轴孔42内的扭簧作用下,向车体前端打地翻转,加上车体的惯性,整个车体360度向前腾空翻转。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不完全齿轮7具有十二个齿。后轮21每转动一周时(约60CM),不完全齿轮7转动一个齿。本实施例中,不完全齿轮共有12个齿,从向前推动玩具车车体到车体腾空翻转需要转动6个齿(既车子约行驶3.6米)。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其行驶过程,能够达到青蛙跳跃的效果,且结构简单,采用了凸轮驱动机构及弹簧、扭簧的配合,且生产成本低;初始状态时,手动将翻转板4转动到车体1底部后半侧,翻转板4与滑动卡板5限位锁定,扭簧蓄能;车体1移动过程,翻转板4与滑动卡板5解锁时,滑动卡板5快速翻转,拍击地面,使车体1跳跃,加上车体1的惯性,整个车体360度向前腾空翻转,模仿青蛙跳跃。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跳跃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及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使车体跳跃的翻转板,车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翻转板通过扭簧与车体底部铰接;所述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卡板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卡板与翻转板限位锁定,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凸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卡板移动,从而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滑动卡板解除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跳跃玩具车,包括车体、前轮及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使车体跳跃的翻转板,车体的内部设置有翻转控制机构;所述的翻转板通过扭簧与车体底部铰接;所述翻转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卡板以及凸轮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卡板与翻转板限位锁定,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凸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动卡板移动,从而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滑动卡板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卡板相贴的凸轮,凸轮与前轮或后轮的轮轴联动,在车体移动的过程中,轮轴驱动凸轮旋转,凸轮推动滑动卡板移动,从而滑动卡板与翻转板解锁,在扭簧弹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翻转,拍击地面,车体跳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跳跃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驱动机构还包括不完全齿轮以及蜗杆;所述不完全齿轮与凸轮同心旋转,蜗杆套接在轮轴上,蜗杆与不完全齿轮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才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