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89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湿膜涂布/干膜层压,曝光,显影,线路蚀刻,退膜,表面处理,印刷,烘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蚀刻方法,在制作线路的同时将电容器极板一起制作出来,并且在印刷时,选择高介电常数的油墨进行印刷,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直接形成电容器,无需另外单独制作电容器,工艺简单,且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电容器直接形成于线路板上,工艺简单,且无需进行精确对位装配,降低成本。无需其他材料封装,体积减小。改变平行线路长度即可轻易改变电容器极板面积,从而制作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器。对绝缘基材的材质无要求,可适用于所有基材。

A circuit board with embedded capacitanc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线路板制作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线路板封装的尺寸要求也趋向小型化。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不仅要减小线路板本身的尺寸,还要减小线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尺寸。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充电放电,通交流隔直流。根据这一原理,它有很多的用途,如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容在电路板的运行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配置。从电容器的结构上说起,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传统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需要交错叠压或卷绕,然后引出引脚,制作麻烦。传统电容器工作部分制作完成后还需要添加其他材料来进行封装,以保护电容器,导致电容器体积增大。传统的单个电容制作完成后还需精确对位后装配到线路板上,工艺复杂。传统内埋电容只能用于双面板和多面板,无法用于单面板。要得到大容值的电容,需要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湿膜涂布/干膜层压,曝光,显影,线路蚀刻,退膜,表面处理,印刷,烘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湿膜涂布/干膜层压,曝光,显影,线路蚀刻,退膜,表面处理,印刷,烘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埋电容的线路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线路板的铜箔表面涂布湿膜/层压干膜;
步骤B:进行曝光、显影,形成所需普通线路图案及电容器极板的平行线路的保护层;
步骤C:通过蚀刻,去除无保护层的铜箔,留下所需要的普通铜线路及电容器极板的平行线路(1);
步骤D:退膜,去除表面保护层,得到所需普通线路及电容器极板的平行线路(1);
步骤E:进行化锡表面处理,在普通线路及电容器极板的平行线路(1)外层形成金属保护层(2),保护普通线路及电容器极板的平行线路(1)不被氧化、腐蚀;
步骤F:在线路板除焊接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磊王健孙彬沈洪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