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1332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比率探针包括n种发光碳点和m种吸光能量受体;所述n种发光碳点依次为A

A ratio probe based on internal filtration effec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氰离子是一种致命的有毒阴离子,除了植物的生物过程产生,氰化物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增加了水源被污染的风险。环境中的氰离子进入人体,能强烈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造成呼吸和神经系统的紊乱甚至死亡。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检测环境中的氰离子。检测氰离子的方法有滴定法、光电化学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样品前处理复杂,测试时间长。荧光分析法来检测离子具有响应迅速,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于快速实时检测。目前检测氰离子的荧光探针大多数是单一化学信号检测,易受激发光强度、探针浓度和仪器因素等变化影响结果准确性。近年来发展的具有自校准功能的比率检测方法,能提高检测灵敏度,又能通过色相的差异实现可视化识别分析物。有机染料、重金属量子点和碳点常作为荧光团构建探针,与前两者相比,碳点的毒性低、水溶性好、配体修饰基团可控、光稳定性强。银纳米颗粒具有易于化学修饰、消光系数高、尺寸依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其特征在于,/n所述比率探针包括n种发光碳点和m种吸光能量受体;/n所述n种发光碳点依次为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率探针包括n种发光碳点和m种吸光能量受体;
所述n种发光碳点依次为A1发光碳点……An发光碳点,且n≥1;
所述n种发光碳点的形成x种不重合的荧光发射峰,x≥2,且发光碳点具有氰反应惰性;
所述m种吸光能量受体依次为B1吸光能量受体……Bm吸光能量受体,且m≥1;
所述m种吸光能量受体形成y种荧光吸收峰,y种荧光吸收峰与v种荧光发射峰存在重合,且1≤v≤(x-1);
所述吸光能量受体具有氰反应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率探针由两种发光碳点和一种吸光能量受体组成;
所述发光碳点分别为A1发光碳点和A2发光碳点,其中A1发光碳点为柠檬酸碳点、A2发光碳点为对苯二胺碳点;
所述吸光能量受体为B1吸光能量受体,B1吸光能量受体为银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柠檬酸碳点作为蓝色荧光碳点发射蓝色荧光,形成蓝色荧光发射峰,蓝色荧光发射峰的峰顶波长为425~435nm;
所述对苯二胺碳点作为红色荧光碳点发射红色荧光,形成红色荧光发射峰,红色荧光发射峰的峰顶波长583~602nm;
所述银纳米颗粒形成荧光吸收峰,荧光吸收峰的峰顶波长为385~420nm;
所述蓝色荧光初始强度与红色荧光的初始荧光强度比值为(31~40):1。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n种发光碳点加入至水中分散均匀形成分散液,再加入m种吸光能量受体至分散液中混合均匀,所得溶液即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内过滤效应的比率探针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碳点加入两种,其分别为柠檬酸碳点和对苯二胺碳点;
所述吸光能量受体加入一种,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晶邱昱李大权温丝雨胡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