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14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阻尼减振结构包括支撑筒主体、阻尼组件以及被减振组件。支撑筒主体独立于被减振组件,与星载仪器内部其他支撑物固定。阻尼组件固定在支撑筒主体上,被减振组件位于阻尼组件之间。金属阻尼器尾部的螺纹实现轴向调节,使得金属阻尼器端部接触被减振组件。阻尼组件的数量为圆周均布的3~6个,上下排布两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不改变正常工况的关键结构的受力前提下,对悬臂处起到振动限幅保护作用,结构所用的材料轻质、无放气,对空间载荷无污染。

A damping structure for space borne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设计。具体涉及原理、结构形式和材料,它主要应用于空间星载仪器。采用辅助支撑手段,在不改变正常工况的关键结构的受力前提下,对某些精密组部件的悬臂处起到振动限幅保护作用。同时,辅助装置的结构、阻尼材料的选用都考虑了轻质、无放气的特点,避免了普通阻尼材料高温高真空放气对空间载荷的污染,可以帮助精密组部件通过空间环境考核。
技术介绍
空间星载仪器设计关注质量轻,追求结构的比刚度高。抗力学条件中最为严苛的是发射过程中的振动。如果设计中裕度过高,经济上的合理性就大大下降。因此,对能通过振动考核,但有高精度要求的薄弱环节可以增加辅助支撑改善设计。星载仪器内部悬臂结构会在振动条件下产生较大的振幅,采用辅助支撑手段,在悬臂结构摆幅较大方向(非轴向)设限位,在轴向不约束。可实现不改变正常受力前提下,对悬臂处起到振动限幅保护作用。同时,辅助装置的结构、阻尼材料的选用都考虑了轻质、无放气的特点,避免了普通阻尼材料高温高真空放气对空间载荷的污染,可以帮助精密组部件通过空间环境考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设计。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包括支撑筒主体1、阻尼组件2;所述的支撑筒主体1独立于被减振组件,与星载仪器内部其他支撑物固定,阻尼组件2固定在支撑筒主体1上,被减振组件3位于阻尼组件2之间;金属阻尼器2-1尾部的螺纹实现轴向调节,使得金属阻尼器2-1端部接触被减振组件3;二组上、下排布的阻尼组件2圆周均布在支撑筒主体1上,每组数量为3~6个。所述的阻尼组件2由带有螺纹尾部的金属阻尼器2-1和阻尼连接片2-2通过螺钉2-3组装而成,金属阻尼器2-1通过尾部的螺纹连接在阻尼连接片2-2的螺孔内,阻尼连接片2-2通过螺钉2-3连接在支撑筒主体1上,调节尾部,确保有效接触被减振组件3。所述的支撑筒主体1在圆筒壁上有金属阻尼器2-1安装孔,孔径大于金属阻尼器2-1的直径;支撑筒主体1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或铝合金材料。所述的阻尼器2-1选材为不锈钢丝,形状是网状的圆柱体或长方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阻尼减振器与被减振组件之间是接触,不连接,减振器仅在振动时起到对被减振组件单向限位作用,可实现不改变正常受力前提下,对悬臂处起到振动限幅保护作用。适用于被减振组件中悬臂处,与之相连的部位存在薄弱环节。附图说明图1为结构原理与参数示意图;图2为结构零件图;图中:1为支撑筒主体,2为阻尼组件,2-1为螺纹尾部的金属阻尼器,2-2为阻尼连接片,2-3为螺钉,3为被减振组件;D1为支撑筒主体内部直径,D2为金属阻尼器直径,D3为被减振组件直径,h1为支撑筒主体深度,h2为阻尼器高度方向的间距,h3为被减振组件的高度,d1为支撑筒厚度。具体实施方式按照上述方法,设计了具体的结构如下:支撑筒主体通过4个M6螺钉,固定在支架上,被减振组件3底部固定在底板上,头部悬臂。两组阻尼组件共计8个,分布在两层,每层均布4个。其中D1=120mm;D2=12mm;D3=88mm;h1=85mm;h2=88mm;h3=148mm;d1=3mm。试验结果:加阻尼后,被减振件3头部响应下降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包括支撑筒主体(1)、阻尼组件(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支撑筒主体(1)独立于被减振组件,与星载仪器内部其他支撑物固定,阻尼组件(2)固定在支撑筒主体(1)上,被减振组件(3)位于阻尼组件(2)之间;金属阻尼器(2-1)尾部的螺纹实现轴向调节,使得金属阻尼器(2-1)端部接触被减振组件(3);二组上、下排布的阻尼组件(2)圆周均布在支撑筒主体(1)上,每组数量为3~6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包括支撑筒主体(1)、阻尼组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筒主体(1)独立于被减振组件,与星载仪器内部其他支撑物固定,阻尼组件(2)固定在支撑筒主体(1)上,被减振组件(3)位于阻尼组件(2)之间;金属阻尼器(2-1)尾部的螺纹实现轴向调节,使得金属阻尼器(2-1)端部接触被减振组件(3);二组上、下排布的阻尼组件(2)圆周均布在支撑筒主体(1)上,每组数量为3~6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间星载仪器上的阻尼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组件(2)由带有螺纹尾部的金属阻尼器(2-1)和阻尼连接片(2-2)通过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崴刘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