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72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加热烘干设备,公开了一种工业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底部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处活动连接有挡门,所述炉体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的外壁与炉体内壁抵触,所述炉体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杠,所述清理环上固定有套设于转动丝杠上的控制块,所述炉体的端部开设有内凹的转动口,所述转动丝杠穿入转动口内,所述炉体外设有与转动丝杠可拆卸连接的转动电机。通过清理环和转动电机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对炉体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较为方便。

Industrial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加热烘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炉。
技术介绍
工业炉是很多产品加热烘干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公告号为CN203928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支撑筒,支撑筒与炉体之间形成夹层,夹层通过多块隔板被分成多个浇注腔,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浇注孔,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每个浇注腔对应一个浇注孔和一个通气孔。该工业炉无需铺设耐火砖,有效的保护炉体不受到损伤,节约了大量的劳力和物力。上述炉体在使用时,由于炉体的浇铸腔内浇铸有耐火层,炉体整体的密封性较好,炉体内长时间燃烧容易堆积有大量的炉灰和炉渣,上述炉体一体成型,炉灰和炉渣清理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炉,具有炉灰、炉渣便于清理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底部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处活动连接有挡门,所述炉体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的外壁与炉体内壁抵触,所述炉体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杠,所述清理环上固定有套设于转动丝杠上的控制块,所述炉体的端部开设有内凹的转动口,所述转动丝杠穿入转动口内,所述炉体外设有与转动丝杠可拆卸连接的转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内炉灰炉渣较多时,操作人员打开挡门,将转动电机通过转动口与转动丝杠相连,转动电机启动,清理环在炉体内壁中滑动,清理环的外壁对炉体内壁中的炉渣和炉灰进行刮取和推动,直至将炉渣和炉灰从清灰口推出。通过清理环和转动电机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对炉体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较为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丝杠的端部开设有方形的连接孔,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方形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与转动丝杠相连时,将方形杆插入连接孔内,转动电机和转动丝杠相连。清灰结束后,将转动电机与转动丝杠拆除,防止转动丝杠将热量传递给转动电机,影响转动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杆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的热量传递到方形杆上,方形杆上的散热孔对方形杆进行散热降温,加快降温速度,防止转动电机受影响。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口内螺纹连接有耐火堵头,所述耐火堵头朝向转动丝杠的端面开设有与转动丝杠相配合的放置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正常使用时,将耐火堵头旋入转动口内,耐火堵头将转动口遮挡,防止热量散失影响炉体的燃烧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环的端部设为斜坡状,所述清理环外壁的厚度大于清理环内壁的厚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环对炉体内壁进行清理时,清理环的侧壁形成铲形对炉体内壁的炉灰炉渣进行铲除清理,接触面积较大,清理效果较好。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环的内壁设有向外翻卷的防扬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环对炉体内壁进行清理时,炉灰炉渣堆积在清理环的表面,随着炉灰炉渣数量变多,炉灰炉渣堆积的高度变高,炉灰炉渣逐渐越过清理环时,防扬板对炉灰炉渣进行引导,防止炉灰炉渣越过清理环内圈影响清灰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环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转动槽内的清灰块,所述清灰块包括包裹于转动丝杠外壁上的清灰环和位于转动丝杠上方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底部与清灰环的上方固定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环在炉体内滑动时,清灰块在转动槽内滑动,清灰块对转动槽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增强清理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清灰口设有两个,两个清灰口位于炉体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环在炉体内来回运动,炉体内的炉渣和炉灰从两个清灰口排出,提高清洁效果,减少炉体内炉灰和炉渣的残留。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清理环和转动电机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对炉体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较为方便;2.通过方形杆的设置,转动电机和转动丝杠可拆卸连接,防止炉体内的温度通过转动丝杠传递给转动电机,降低转动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炉体展现转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耐火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11、清灰口;12、转动槽;13、转动口;14、外层;15、内层;16、耐火隔热层;17、进料口;18、导向槽;2、挡门;3、清理环;31、防扬板;32、清灰块;321、清灰环;322、楔形块;4、转动丝杠;41、控制块;42、连接孔;5、转动电机;51、方形杆;511、散热孔;6、耐火堵头;61、放置孔;7、进料舱门;8、导向杆;81、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工业炉,如图1,包括炉体1,炉体1包括外层14和内层15,外层14和内层15之间填充有耐火隔热层16。如图1,炉体1的上端设有与内层15内腔相连通的进料口17,进料口17处设有进料舱门7。进料舱门7打开,操作人员通过进料口17向炉体1内投放物料。如图1,炉体1底部开设有两个清灰口11,清灰口11处铰接有挡门2,两个清灰口11分别位于炉体1的两端。操作人员可通过两个清灰口11清理炉体1内的炉灰和炉渣,保证炉体1内燃料的燃烧效果。如图1,炉体1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环3,清理环3的外壁与内层15的内壁相抵触。清理环3在炉体1内来回往复运动,对内层15内壁上的炉灰和炉渣进行刮取并将其从清灰口11推出,从而对炉体1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如图1,清理环3的端面设为斜坡状,清理环3外壁的厚度大于清理环3内壁的厚度,清理环3的端面呈铲形,清理环3对炉体1内的炉灰和炉渣进行清理时,铲除效果较好,炉灰炉渣的残余量较少。如图1,清理环3的内圈设有向外翻卷的防扬板31。炉灰炉渣沿清理环3向上堆积时,防扬板31对炉灰和炉渣进行遮挡,防止炉灰和炉渣越过清理环3重新残留在炉体1内。防扬板31对炉灰和炉渣进行引导,使得炉灰和炉渣始终位于清理环3的端面处直至被清理环3从清灰口11推出。如图2,内层15的侧壁开设有条形的导向槽18,导向槽18内固定有导向杆8,导向杆8上套设有导向块81,导向块81与清理环3固定连接。清理环3在炉体1内滑动时,导向块81沿导向杆8滑动,导向块81和导向杆8相互配合对清理环3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清理环3卡死。如图2,内层15的底部开设有条形的转动槽12,转动槽1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杠4,转动丝杠4上配设有控制块41,控制块41与清理环3固定连接,转动丝杠4转动带动清理环3运动。如图2,清理环3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转动槽12内的清灰块32,清灰块32包括清灰环321和楔形块322。楔形块322固定于清灰环321的上方。清灰环321包裹于转动丝杠4的外壁,楔形块322位于转动丝杠4的上方。清理环3在炉体1内往复运动时,清灰块32在转动槽12内往复运动,清灰块32对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底部开设有清灰口(11),所述清灰口(11)处活动连接有挡门(2),所述炉体(1)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环(3),所述清理环(3)的外壁与炉体(1)内壁抵触,所述炉体(1)内壁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槽(1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杠(4),所述清理环(3)上固定有套设于转动丝杠(4)上的控制块(41),所述炉体(1)的端部开设有内凹的转动口(13),所述转动丝杠(4)穿入转动口(13)内,所述炉体(1)外设有与转动丝杠(4)可拆卸连接的转动电机(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底部开设有清灰口(11),所述清灰口(11)处活动连接有挡门(2),所述炉体(1)内滑动连接有清理环(3),所述清理环(3)的外壁与炉体(1)内壁抵触,所述炉体(1)内壁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槽(1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丝杠(4),所述清理环(3)上固定有套设于转动丝杠(4)上的控制块(41),所述炉体(1)的端部开设有内凹的转动口(13),所述转动丝杠(4)穿入转动口(13)内,所述炉体(1)外设有与转动丝杠(4)可拆卸连接的转动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丝杠(4)的端部开设有方形的连接孔(42),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连接孔(42)相配合的方形杆(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杆(5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5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镝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