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3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端盖。一种压缩机端盖,包括盖壳主体、分离腔、储油腔和排气腔;所述分离腔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分离腔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分离腔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后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端盖,简化结构,减少零件并保证气流量来提高工作效率。

A compressor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端盖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零部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端盖。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涡旋杆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腔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随着我国机械事业的快速发展,压缩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械工程等行业。其中,压缩机的端盖起到排气作用,但润滑油在高温下,容易跟着高温气体从端盖的排气孔排出,造成润滑油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常常在排气腔道上设计一个出油孔,并利用气体在管道内运动,离心出润滑油;再在排气口处添加排气阀,进行排气。然而这种设计虽然能分离出润滑油,但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且流量较小,工作效率不高。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压缩机端盖,通过一体化设计,加大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端盖,简化结构,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所述分离腔(2)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2)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2)上开有进气口(21);所述进气口(21)与进气腔(12)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2)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3)与所述分离腔(2)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3)上设置有出油口(31);所述出油口(31)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4)与所述分离腔(2)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后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所述分离腔(2)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2)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2)上开有进气口(21);所述进气口(21)与进气腔(12)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2)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3)与所述分离腔(2)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3)上设置有出油口(31);所述出油口(31)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4)与所述分离腔(2)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后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环壁(11);所述环壁(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勇周之茂袁森曹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车宜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