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43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端盖。一种压缩机端盖,包括盖壳主体、分离腔、储油腔和排气腔;所述分离腔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分离腔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分离腔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后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端盖,简化结构,减少零件并保证气流量来提高工作效率。

A compressor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端盖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零部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端盖。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涡旋杆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腔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随着我国机械事业的快速发展,压缩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械工程等行业。其中,压缩机的端盖起到排气作用,但润滑油在高温下,容易跟着高温气体从端盖的排气孔排出,造成润滑油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常常在排气腔道上设计一个出油孔,并利用气体在管道内运动,离心出润滑油;再在排气口处添加排气阀,进行排气。然而这种设计虽然能分离出润滑油,但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且流量较小,工作效率不高。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压缩机端盖,通过一体化设计,加大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端盖,简化结构,减少零件并保证气流量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端盖,包括盖壳主体、分离腔、储油腔和排气腔;所述分离腔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上开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腔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分离腔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分离腔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分离后的气体。进一步地,所述盖壳主体内部设置有环壁;所述环壁包围所述分离腔,用于形成进气腔为所述分离腔进气。进一步地,所述盖壳主体的边端部设置有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将所述盖壳主体固定在压缩机上。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尾部设置有油阀;用于保证所述储油腔内气压安全。进一步地,所述油阀设置有螺纹,用于与盖壳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腔输入端内嵌于所述储油腔内,用于涡流从所述出油口进入的油气气流。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一体化设计,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结构,同时采用弯曲流道增加了气体流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缩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缩机端盖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缩机端盖图1中A-A处的剖视图;附图说明: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排气腔4、环壁11、进气腔12、安装孔13、进气口21、出油口31和油阀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压缩机端盖,如图1和2所示,包括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所述分离腔2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2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2上开有进气口21;所述进气口21与进气腔12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2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3与所述分离腔2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3上设置有出油口31;所述出油口31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4与所述分离腔2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后的气体。具体的,压缩机工作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排到压缩机端盖处,经分离腔2上开有的进气口21进入分离腔2,并在分离腔2内进行涡旋运动。由于油受重力影响,通过离心运动下坠到储油腔3内,由出油口31排出。分离出油后的气体,通过排气腔4排出。通过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配合的一体化装置,将排气,储油功能集中于一身。使得结构简化,节省空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环壁11;所述环壁11包围所述分离腔2,用于形成进气腔12为所述分离腔2进气。具体的,压缩机工作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排到压缩机端盖处,先排至环壁11围出的进气腔12,起到缓冲作用,再由进气腔12进入进气口2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盖壳主体1的边端部设置有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上开设有安装孔13;用于将所述盖壳主体1固定在压缩机上。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和3所示,所述储油腔3尾部设置有油阀32;用于保证所述储油腔3内气压安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油阀32设置有螺纹,用于与盖壳主体1固定连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排气腔4输入端内嵌于所述储油腔3内,用于涡流从所述出油口31进入的油气气流。具体的,排气腔4输入端内嵌于储油腔3内,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将进入分离腔的油气形成涡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所述分离腔(2)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2)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2)上开有进气口(21);所述进气口(21)与进气腔(12)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2)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3)与所述分离腔(2)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3)上设置有出油口(31);所述出油口(31)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4)与所述分离腔(2)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后的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壳主体(1)、分离腔(2)、储油腔(3)和排气腔(4);所述分离腔(2)固定在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分离腔(2)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分离腔(2)上开有进气口(21);所述进气口(21)与进气腔(12)连通,用于向所述分离腔(2)运进油气混合物;所述储油腔(3)与所述分离腔(2)底部相连接,用于储存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储油腔(3)上设置有出油口(31);所述出油口(31)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出的油;所述排气腔(4)与所述分离腔(2)顶部连接,用于排出经所述分离腔(2)分离后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壳主体(1)内部设置有环壁(11);所述环壁(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勇周之茂袁森曹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车宜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