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24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清洗设备的技术领域。该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包括自吸泵、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和处理器,自吸泵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管体连通有输气管,输气管安装有气体调节阀和用于检测输气管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检测组件;自吸泵的出口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的进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进液管和第一连接管组成输液管,输液管安装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自吸泵对输液管内流体的增压量;气体调节阀、气体流量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和自吸泵均与处理器连接。该制备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备微纳米气泡液。该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制得微纳米气泡的品质较佳,清洗效果较好。

Prepa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icrobub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纳米气泡能够用于食物及餐具清洗,且食物及餐具的清洗清洁度直接影响人们的饮食健康,然而现有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制得的微纳米气泡的品质较差,清洗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制得的微纳米气泡的品质较差,清洗效果也较差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包括自吸泵、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和处理器,所述自吸泵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管体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安装有气体调节阀和用于检测所述输气管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检测组件;所述自吸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的进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组成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自吸泵对所述输液管内流体的增压量;所述气体调节阀、所述气体流量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00)、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和处理器(200),所述自吸泵(100)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液管(910),所述进液管(910)的管体连通有输气管(920),所述输气管(920)安装有气体调节阀(300)和用于检测所述输气管(920)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检测组件(400);/n所述自吸泵(100)的出口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的进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管(930)连通,所述进液管(910)和所述第一连接管(930)组成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自吸泵(100)对所述输液管内流体的增压量;所述气体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00)、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和处理器(200),所述自吸泵(100)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液管(910),所述进液管(910)的管体连通有输气管(920),所述输气管(920)安装有气体调节阀(300)和用于检测所述输气管(920)内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检测组件(400);
所述自吸泵(100)的出口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的进口端通过第一连接管(930)连通,所述进液管(910)和所述第一连接管(930)组成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自吸泵(100)对所述输液管内流体的增压量;所述气体调节阀(300)、所述气体流量检测组件(400)、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自吸泵(100)均与所述处理器(2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压力检测组件(500),所述压力检测组件(50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93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管(930)内流体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液体流量检测组件(600),所述液体流量检测组件(600)安装于所述进液管(910),沿所述进液管(910)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液体流量检测组件(600)位于所述输气管(920)与所述进液管(910)的连通处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包括混气组件(810)和曝气头(820),所述混气组件(81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93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曝气头(820)的进口端与所述混气组件(810)的出口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还包括储液罐(700),所述进液管(910)的进口端与所述储液罐(700)连通。


6.一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制备微纳米气泡,制备方法如下:开启自吸泵(100)和气体调节阀(300),自吸泵(100)抽吸液体进入进液管(910)并流向自吸泵(100);气体经气体调节阀(300)流入输气管(920),并进入进液管(910)内与进液管(910)内的液体一起流入自吸泵(100);进入自吸泵(100)内的气体和液体经过自吸泵(100)的混合增压后形成混合流体,混合流体进入第一连接管(930)内;
制备过程包括流体增压量调节和气体流量调节,其中,流体增压量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组件将输液管内的流体增压量信号传递至处理器(200),处理器(200)将接收的流体增压量信号与设定的流体增压量范围作对比,若流体增压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流体增压量范围内,则无需调节自吸泵(100);若流体增压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流体增压量范围外,处理器(200)对自吸泵(100)的增压量进行调节,检测组件将调节后的流体增压量信号传递至处理器(200),处理器(200)再次对比,如此循环,直至流体增压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流体增压量范围内;
其中,气体流量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气体流量检测组件(400)将输气管(920)内的气体流量信号传递至处理器(200),处理器(200)将接收的气体流量信号与设定的气体流量范围作对比,若气体流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气体流量范围内,则无需调节气体调节阀(300);若气体流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气体流量范围外,处理器(200)对气体调节阀(300)进行调节,气体流量检测组件(400)将调节后的气体流量信号传递至处理器(200),处理器(200)再次对比,如此循环,直至气体流量信号处于设定的气体流量范围内;
调节后的第一连接管(930)内的混合流体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800)中,得到微纳米气泡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张开川涂小斌于浩郁明跃沈跃威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