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247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浸采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注入二氧化碳;步骤2:注入氧气;步骤3:气液混合注入矿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级混合方法进行气液混合溶解,通过不同位置、不同方式的混合,保证了气液混合效果,大大提高了浸出效率,可以显著降低气体堵塞风险,满足地浸采铀的需求。

A gas-liquid mixing method for in-situ leaching of uran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浸采铀
,具体涉及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
技术介绍
地浸采铀是目前世界和我国铀矿采冶的最重要方法。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型矿山建设的日益重视,CO2+O2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因具备试剂消耗少、对仪器设备及材料的腐蚀性小、浸出液铀浓度稳定、不破坏矿石的天然渗透性、开采后地下水治理简单,能有效地减排CO2等优点,已成为我国砂岩铀矿床地浸采冶技术发展的方向。CO2+O2地浸采铀采用CO2和O2作浸出试剂,浸出过程中必须保证气体的良好分散与溶解,否则气体在地下易于堵塞矿层,降低浸出效果及抽注液量。其中,氧气的溶解度小,溶解速度慢,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很大。在地浸采铀实践中,通常采用水力切割式(ZL201120234224.0)混氧装置,这种装置有较好的气液混合效果,但其前提是混合器两端液体有较大的压力差。如果没有压力差,则几乎没有混合效果;而注液压差则提高了注液能耗。此外,混氧装置一般距离井底较远,混合后的气液流体在井底将会离析,成为大气泡与纯液体,使之前的混合效果打折扣。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液体为浸出尾液,当气体与液体混合后成为浸出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注入二氧化碳;/n在集控室,通过二氧化碳静态混合器支管向浸出尾液中注入计量的二氧化碳,成为浸出剂;/n步骤2:注入氧气;/n加入二氧化碳的浸出剂混合均匀后,经分配器分配至各注液井的注液管,然后经过流量计计量,再将计量后的氧气通过氧气静态混合器支管向浸出剂中注入;/n步骤3:气液混合注入矿层;/n采用半圆形堵头将注液管的底部出口端密封,浸出剂在压力作用下沿所述注液管流动至注液井底,通过注液管底部侧壁上的注液小孔进行气液混合,并注入矿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液体为浸出尾液,当气体与液体混合后成为浸出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入二氧化碳;
在集控室,通过二氧化碳静态混合器支管向浸出尾液中注入计量的二氧化碳,成为浸出剂;
步骤2:注入氧气;
加入二氧化碳的浸出剂混合均匀后,经分配器分配至各注液井的注液管,然后经过流量计计量,再将计量后的氧气通过氧气静态混合器支管向浸出剂中注入;
步骤3:气液混合注入矿层;
采用半圆形堵头将注液管的底部出口端密封,浸出剂在压力作用下沿所述注液管流动至注液井底,通过注液管底部侧壁上的注液小孔进行气液混合,并注入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集控室内氧气静态混合器至注液井井口距离超过300m时,在注液井井口外的注液管上加装一个与集控室内氧气静态混合器长度相同的静态混合器,该静态混合器不设支管,流动的气液混合物同时进入该静态混合器并再次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气液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小孔布置在注液管侧壁上、堵头上部0.50~2.50m高度之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胜江国平王振王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