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泉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4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泉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混合器壳体上端接有进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中设置进水单向阀;混合器壳体上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进水连接件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第一级气液混合室通过偏心孔与装有旋转叶轮的叶轮腔相通,叶轮腔通过混合流出口与混合液流出连接件的内腔相通;进水连接件出口的出口径小于第一级气液混合室进口的口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便,水与二氧化碳混合充分,制备得到的碳酸泉质量好。

Carbonation spring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酸泉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酸泉混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碳酸水的制备装置结构复杂,工作性能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工作性能好的碳酸泉混合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碳酸泉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其特征是:混合器壳体上端接有进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中设置进水单向阀;混合器壳体上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进水连接件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第一级气液混合室通过偏心孔与装有旋转叶轮的叶轮腔相通,叶轮腔通过混合流出口与混合液流出连接件的内腔相通;进水连接件出口的出口径小于第一级气液混合室进口的口径。进水连接件的下端呈倒锥形,放置在混合器壳体上端的上腔中。进水单向阀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通过锥形通道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本技术结构简便,水与二氧化碳混合充分,制备得到的碳酸泉质量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混合液流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碳酸泉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3,混合器壳体上端接有进水连接件1,进水连接件中设置进水单向阀10;混合器壳体上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2,进水连接件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第一级气液混合室通过偏心孔8与装有旋转叶轮4的叶轮腔相通,叶轮腔通过混合流出口9与混合液流出连接件6的内腔相通;进水连接件出口的出口径小于第一级气液混合室进口的口径。进水连接件的下端呈倒锥形,放置在混合器壳体上端的上腔中。进水单向阀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通过锥形通道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图中还有第一级气液混合室外壳5、进水连接件出水处7、二氧化碳进口11、第一级气液混合室进口12。工作时,温水通过水连接件1、进水单向阀10进入混合器壳体3中,并进入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然后经过第一级气液混合室上的偏心孔进入叶轮腔,使叶轮发生旋转;同时二氧化碳气体也从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2进入第一级气液混合室、叶轮腔,混合流继续经混合流出口9流入混合液流出连接件充分混合后成为碳酸泉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泉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其特征是:混合器壳体上端接有进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中设置进水单向阀;混合器壳体上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进水连接件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第一级气液混合室通过偏心孔与装有旋转叶轮的叶轮腔相通,叶轮腔通过混合流出口与混合液流出连接件的内腔相通;进水连接件出口的出口径小于第一级气液混合室进口的口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泉混合器,包括混合器壳体,其特征是:混合器壳体上端接有进水连接件,进水连接件中设置进水单向阀;混合器壳体上部设有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进水连接件出口、二氧化碳进口单向阀的出口均与混合器壳体内的第一级气液混合室相通,第一级气液混合室通过偏心孔与装有旋转叶轮的叶轮腔相通,叶轮腔通过混合流出口与混合液流出连接件的内腔相通;进水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炬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