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3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所述调平层位于基底结构与预制综合管廊之间,所述调平层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和两道注浆填充结构,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分别位于管廊的左、右两端和中部,所述两道注浆填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之间,且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与注浆填充结构高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施工工艺简单、操作难度小,通过设置调平层,减少管廊节段就位时的摩擦力,使其能够快速滑动调整平面位置,提高了预制管廊拼装效率,有效控制了管廊支撑结构的平整度,提高了拼装精度。

A kind of foundation leveling layer of assembly type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
技术介绍
为消除城市“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现象,美化城市空间,国内许多城市陆续规划修建地下综合管廊,用于铺设城市市政公用管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地下综合管廊内铺设着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明挖施工和暗挖施工。明挖施工可采用明挖现浇施工法与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法。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法是通过工厂化预制节段,运至现场后再将若干节段于管廊结构的基础垫层上拼装成整体结构。基础垫层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拼装,基础垫层的不平整将影响上面拼装精度,以及可能产生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基础结构不平整而影响管廊拼装精度,并产生结构应力集中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所述调平层位于基底结构与预制综合管廊之间,所述调平层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和两道注浆填充结构,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分别位于管廊的左、右两端和中部,所述两道注浆填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之间,且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与注浆填充结构高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浇筑调平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小于1mm。进一步地,所述浇筑调平结构的上表面涂有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浇筑调平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两侧沿管廊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角钢,所述角钢的边宽与所述浇筑调平结构的高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为C20细石混凝土结构;所述注浆填充结构为M45水泥浆结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基底结构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于基底结构上施工浇筑调平结构;步骤2:在浇筑调平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对其上表面平整度不满足预设值的部位进行打磨,确保浇筑调平结构上表面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3:进行管廊节段的拼装;步骤4:在基底结构与管廊主体结构之间注浆,施工注浆填充结构。进一步地,步骤1中施工浇筑调平结构前,还包括平面放样,根据预制综合管廊的设计情况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放样,放出管廊的中线和两侧边线,并采用墨斗线弹出浇筑调平结构的平面位置。进一步地,步骤1还包括根据浇筑调平结构的平面位置,沿管廊纵向在浇筑调平结构的左右两侧安装定型角钢,以控制浇筑调平结构的高程误差。进一步地,步骤2打磨完成后,还包括在浇筑调平结构的上表面涂抹润滑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施工工艺简单、操作难度小,通过设置调平层,减少管廊节段就位时的摩擦力,使其能够快速滑动调整平面位置,提高了预制管廊拼装效率,有效控制了管廊支撑结构的平整度,提高了拼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与其上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的俯视图。图中:1-浇筑调平结构;2-注浆填充结构;3-预制综合管廊;4-注浆孔;5-垫层;6-保护层;7-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所述调平层位于基底结构与预制综合管廊3之间,所述调平层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三道浇筑调平结构1和两道注浆填充结构2,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1分别位于管廊的左、右两端和中部,所述两道注浆填充结构2分别位于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1之间,且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与注浆填充结构2高度一致。本实施例所述基底结构是指现有技术中位于管廊之下的结构,一般包括垫层5和/或防水层和/或保护层6,优选的,所述垫层5采用C25素混凝土泵送浇筑,保护层6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浇筑调平结构1作为预制综合管廊3拼接时的支撑结构,减少了预制综合管廊3拼装就位时的摩擦力,使其能够快速滑动调整平面位置,提高了预制综合管廊3拼装效率;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以整个平面为支撑,本申请采用三道浇筑调平结构1作为支撑结构,可方便控制管廊支撑结构的平整度,提高拼装精度。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的上表面平整度小于1mm。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为进一步降低预制综合管廊拼装就位时的摩擦力,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的上表面涂有润滑剂。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的,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宽600mm,高30mm。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两侧沿管廊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角钢7,所述角钢7的边宽与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的高度一致,用以控制浇筑调平结构1的高程误差。优选的,所述角钢7两边边宽均为30mm,长度为50mm。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浇筑调平结构1为C20细石混凝土结构;所述注浆填充结构2为M45水泥浆结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基底结构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于基底结构上施工浇筑调平结构1;步骤2:在浇筑调平结构1达到一定强度后,对其上表面平整度不满足预设值的部位进行打磨,确保浇筑调平结构1上表面的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步骤3:进行管廊节段的拼装;步骤4:在基底结构与管廊主体结构之间注浆,施工注浆填充结构2。本实施例所述基底结构是指现有技术中位于管廊之下的结构,一般包括垫层5和/或防水层和/或保护层6,优选的,所述垫层5采用C25素混凝土泵送浇筑,保护层6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的施工方法以10m为一个施工单元。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中施工浇筑调平结构1前,还包括平面放样,根据预制综合管廊3的设计情况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位置放样,放出管廊的中线和两侧边线,并采用墨斗线弹出浇筑调平结构1的平面位置。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还包括根据浇筑调平结构1的平面位置,沿管廊纵向在浇筑调平结构1的左右两侧安装角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层位于基底结构与预制综合管廊之间,所述调平层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和两道注浆填充结构,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分别位于管廊的左、右两端和中部,所述两道注浆填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之间,且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与注浆填充结构高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层位于基底结构与预制综合管廊之间,所述调平层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和两道注浆填充结构,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分别位于管廊的左、右两端和中部,所述两道注浆填充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三道浇筑调平结构之间,且所述浇筑调平结构与注浆填充结构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调平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调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书曾凡福施有志张立锋张家勇付斌孙丛竹闫士谅蒋茂关晓强钟正雄董亮刘海玉杜永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