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27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医疗器材等,其具备:长条状的医疗器材主体;第1操作线及第2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

Med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本申请基于2017年8月2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50210号、2018年1月31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15534号、2018年1月31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15535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作为能够进行前端部的弯曲操作的导管等长形医疗器材,已知有具有操作线的类型的医疗器材(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导管中,在中央管腔的周围配置有多个中空管,在隔着中央管腔而对置的两根中空管的内部分别插穿有操作线。在专利文献的导管中,操作线的前端固定于该导管的前端部。专利文献的导管构成为能够对操作线的后端进行牵引操作。由此,通过选择操作线进行牵引而能够使导管的前端部弯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87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导管中,在穿过弯曲的血管等体腔之后再使前端部弯曲时,能够容易使其向弯曲的内侧方向弯曲,但不易使其向外侧方向弯曲。其理由是,若欲牵引位于弯曲的外圈(OutCourse)侧的操作线而使导管的前端向外侧方向弯曲,则导管会在弯曲的血管内向被牵引的操作线的路径变短的方向绕该导管的轴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提供能够更可靠地使前端部向所希望的方向弯曲的结构的导管等医疗器材。并且,在导管等医疗器材中,要求与各种需求相对应的操作性,在该观点上,专利文献1的技术仍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提供能够适当实现与各种需求相对应的操作性的结构的导管等医疗器材。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其具备:长条状的医疗器材主体;第1操作线及第2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器材,其具备:长条状的医疗器材主体;第1操作线及第2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所述弯曲操作部具备:旋转部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并固定有所述第1操作线的基端部和所述第2操作线的基端部;移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部件向牵引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方向及与所述牵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及操作接收部,接收使用者的操作而进行动作,所述操作接收部的动力经由所述移动机构而传递到所述旋转部件,由此,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牵引方向及所述相反的方向移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可靠地使前端部向所希望的方向弯曲。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当实现与各种需求相对应的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中的前端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C-C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5中,图5(a)及图5(b)是用于说明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动作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弯曲操作部及其附近的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弯曲操作部及其附近的部分的侧视图。图8中,图8(a)是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整体图,图8(b)是第1-1及第2-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向一侧弯曲的状态的整体图。图9是表示第1-2及第2-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中的前端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0是沿图9的A-A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11中,图11(a)及图11(b)是用于说明第1-2及第2-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动作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中的前端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A-A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14是沿图12的B-B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15是沿图12的C-C线剖切的医疗器材主体的横剖视图。图16中,图16(a)、图16(b)、图16(c)及图16(d)是用于说明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动作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弯曲操作部及其附近的部分的侧视图。图18中,图18(a)是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整体图,图18(b)是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向一侧弯曲的状态的整体图,图18(c)是第1-3及第2-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向另一侧弯曲的状态的整体图。图19中,图19(a)及图19(b)是第1-4及第2-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9(a)是俯视图,图19(b)是侧视图。图20中,图20(a)及图20(b)是第1-5及第2-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示意图,其中,图20(a)是俯视图,图20(b)是侧视图。图21是表示第1-6及第2-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弯曲操作部及其附近的部分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第1-7及第2-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弯曲操作部及其附近的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使用附图进行说明。另外,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宜地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疗器材的各种构成要件无需分别独立地存在,而允许多个构成要件作为一个部件而形成、一个构成要件由多个部件形成、某一构成要件为其他构成要件的一部分、某一构成要件的一部分与其他构成要件的一部分重复等。若无特别说明,则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时所使用的词汇定义为如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使用前端部及基端部等词汇。前端部是指医疗器材的各部中包括医疗器材的插入前端侧的一端(远端)的规定长度区域。并且,基端部是指医疗器材的各部中包括医疗器材的基端侧的一端(近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器材,其具备:/n长条状的医疗器材主体;/n第1操作线及第2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n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n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n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2 JP 2017-150210;20180131 JP 2018-015534;201.一种医疗器材,其具备:
长条状的医疗器材主体;
第1操作线及第2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
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通过对所述弯曲操作部的操作,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一同被牵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的前端彼此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配置于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对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医疗器材主体构成为包括:具有管腔的树脂管;及第1中空管及第2中空管,埋设于所述树脂管中,并且分别插穿有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1中空管和所述第2中空管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弯曲操作部构成为具备:
旋转部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卡合有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并且固定有所述第1操作线的基端部和所述第2操作线的基端部;及
移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部件向牵引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方向及与所述牵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周向上,在所述第1操作线与所述第2操作线之间的区域或者在中间隔着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心位于该区域的相反侧的区域,形成有该医疗器材主体的弯曲性局部高的易弯曲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易弯曲部构成为包括形成于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外表面侧的缺口形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医疗器材主体构成为包括具有管腔的树脂管,
在所述树脂管的所述管腔的周围插穿有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
在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区域的前端,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以小于所述树脂管的壁厚的距离接近,
在所述弯曲区域的前端与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前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彼此接近且并列延伸的并列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与所述弯曲区域的从基端至前端的距离相比,从所述弯曲区域的前端至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前端的距离较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所述弯曲区域的从基端至前端的距离比从所述弯曲区域的前端至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前端的距离更长。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该医疗器材还具备在所述弯曲区域的前端部埋设于所述树脂管中的环状部件,
所述环状部件构成为比所述树脂管更具有高刚性,且形成有小于所述树脂管的壁厚的外径,
所述环状部件中插穿有所述第1操作线和所述第2操作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医疗器材主体构成为包括埋设于所述树脂管中且分别插穿有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第1中空管及第2中空管,
所述环状部件中插穿有所述第1中空管和所述第2中空管,
在所述弯曲区域,所述第1中空管和所述第2中空管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具备:
第3操作线及第4操作线,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及
第2弯曲操作部,用于通过所述第3操作线及所述第4操作线的牵引而向与基于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的牵引的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方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前端部的弯曲操作,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3操作线和所述第4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3操作线和所述第4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通过对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的操作,所述第3操作线和所述第4操作线一同被牵引。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具有所述第1操作线及所述第2操作线所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卡合部形成为以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状或圆弧形。


17.根据权利要求6或16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弯曲操作部具备接收使用者的操作而进行动作的操作接收部,
所述操作接收部的动力经由所述移动机构而传递到所述旋转部件,由此,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牵引方向及所述相反的方向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操作接收部以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方式被轴支承,
所述移动机构具备:
小齿轮,与所述操作接收部一体且同轴地设置;及
齿条部件,与所述小齿轮的旋转连动而进行进退,
所述旋转部件被轴支承于所述齿条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构成为具备:
第2旋转部件,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卡合有所述第3操作线及所述第4操作线,并且固定有所述第3操作线的基端部和所述第4操作线的基端部;及
第2移动机构,使所述第2旋转部件向牵引所述第3操作线及所述第4操作线的第2牵引方向及与所述第2牵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第2旋转部件具有所述第3操作线及所述第4操作线所卡合的第2卡合部,
所述第2卡合部形成为以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状或圆弧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第2弯曲操作部具备接收使用者的操作而进行动作的第2操作接收部,
所述第2操作接收部的动力经由所述第2移动机构而传递到所述第2旋转部件,由此,所述第2旋转部件向所述第2牵引方向及与所述第2牵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所述第2操作接收部以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方式被轴支承,
所述第2移动机构具备:
第2小齿轮,与所述第2操作接收部一体且同轴地设置;及
第2齿条部件,与所述第2小齿轮的旋转连动而进行进退,
所述第2旋转部件被轴支承于所述第2齿条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材,其中,
具备沿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分别插穿的第3操作线及第4操作线,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及基端部,所述第3操作线和所述第4操作线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彼此分开且并列延伸,
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轴向上的前端部,所述第3操作线和所述第4操作线朝向前端侧以在所述医疗器材主体的周向上逐渐彼此靠近的方式弯曲并汇合,
通过对所述弯曲操作部的操作,牵引所述第3操作线及所述第4操作线,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兼政贤一小野塚伟师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