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899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包括基板、托板、模拟驾驶舱、箱体、主控器和缓冲机构,所述基板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托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模拟驾驶舱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托板、模拟驾驶舱之间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模拟驾驶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主控器,所述模拟驾驶舱的顶部固定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复合滤网、鼓风机、隔板、深度过滤器以及定位架。该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不仅改善了学习装置的内部环境,提高了学习装置模拟时的真实性,而且增强了学习装置的实用效果。

An automatic driving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学习
,具体为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而所谓自动驾驶,即主要依靠计算机分析路况并进行常规驾驶,当处于复杂路段时再转为人工的一种驾驶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体验该操作,相关人员设计出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但现有的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常规的学习装置,通常仅设置车头部分,其内部空间相对紧凑,且缺乏有效的的空调系统,在经过若干次、持续的使用后,其内部的空气环境会快速变差;2、一般的学习装置不具备全方位、高灵敏度的模拟机制,使得画面与感官相对分离,模拟时的真实性偏低;3、现有技术中,此类学习装置中的运行系统相对简陋,难以对驾驶过程进行多方面、综合性地判定,实用效果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具备改善内部环境、提高模拟时的真实性以及增强学习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缺乏有效的的空调系统、模拟时的真实性偏低以及运行系统相对简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包括基板、托板、模拟驾驶舱、箱体、主控器和缓冲机构,所述基板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安装有振动电机,且振动电机的输出端皆与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模拟驾驶舱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托板、模拟驾驶舱之间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模拟驾驶舱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主控器,所述模拟驾驶舱的顶部固定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复合滤网、鼓风机、隔板、深度过滤器以及定位架,且鼓风机的输出端穿过隔板,并且定位架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散热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通风口,且箱体内部的风向为从右向左。优选的,所述主控器的内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传感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座一、伸缩套杆、压缩弹簧以及支座二,所述支座一的底部铰接有伸缩套杆,且伸缩套杆的底端铰接有支座二,所述伸缩套杆的中部套装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座一、支座二弹性卡接。优选的,所述支座二位置处的托板顶端皆开设有沉槽,且沉槽的内部皆镶嵌有轴承,而且支座二的底端与轴承相互嵌套并构成转动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轴承的顶部皆套装有定位圈,且定位圈的边缘位置处皆通过等角度的螺钉与托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深度过滤器的内部等间距填充有两组活性炭片。优选的,所述散热器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薄铜片。优选的,所述定位架呈L型结构,且定位架在箱体中倾斜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通过在箱体中依次设置复合滤网、鼓风机、隔板、深度过滤器以及散热器,使得仓内气体从右向左经过除尘、除臭以及散热,由于L型结构的定位架在箱体中倾斜分布,可增大散热器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改善了学习装置的内部环境;2、该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通过在基板、托板之间安装振动电机,用于模拟震动,通过转轴使得伺服电机与模拟驾驶舱固定连接,用于模拟转弯,由于伸缩套杆的两端分别与支座一、支座二相互铰接,且支座二与轴承转动连接,用于辅助支撑,通过压缩弹簧使得支座一、支座二弹性连接,用于缓冲保护,从而提高了学习装置模拟时的真实性;3、该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通过在主控器中设置无线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传感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从而达到实时路况模拟驾驶以及多方面综合判定的功能,从而增强了学习装置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处理流程图。图中:1、基板;2、振动电机;3、托板;4、伺服电机;5、转轴;6、模拟驾驶舱;7、箱体;8、主控器;9、缓冲机构;901、支座一;902、伸缩套杆;903、压缩弹簧;904、支座二;10、沉槽;11、轴承;12、定位圈;13、通风口;14、复合滤网;15、鼓风机;16、隔板;17、深度过滤器;18、散热器;19、定位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包括基板1、托板3、模拟驾驶舱6、箱体7、主控器8和缓冲机构9,基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安装有振动电机2,该振动电机2的型号可为YZS-100-4,且振动电机2的输入端皆与主控器8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振动电机2的输出端皆与托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托板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4,该伺服电机4的型号可为MR-J2S-40A,且伺服电机4的输入端与主控器8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5,转轴5的顶端与模拟驾驶舱6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托板3、模拟驾驶舱6之间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缓冲机构9,模拟驾驶舱6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主控器8,该主控器8的型号可为M580,模拟驾驶舱6的顶部固定有箱体7,且箱体7的内部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复合滤网14、鼓风机15、隔板16、深度过滤器17以及定位架19,该鼓风机15的型号可为GY4-73,且鼓风机15的输入端与主控器8内部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鼓风机15的输出端穿过隔板16,并且定位架19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散热器18。如图3中箱体7的左右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通风口13,且箱体7内部的风向为从右向左,用于新风循环。如图1中主控器8的内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传感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实时路况模拟驾驶以及多方面综合判定。如图2中缓冲机构9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座一901、伸缩套杆902、压缩弹簧903以及支座二904,支座一901的底部铰接有伸缩套杆902,且伸缩套杆902的底端铰接有支座二904,伸缩套杆902的中部套装有压缩弹簧903,且压缩弹簧9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座一901、支座二904弹性卡接,用于辅助支撑和缓冲保护。如图2中支座二904位置处的托板3顶端皆开设有沉槽10,且沉槽10的内部皆镶嵌有轴承11,而且支座二904的底端与轴承11相互嵌套并构成转动连接结构,用于同步旋转伸缩。如图2中轴承11的顶部皆套装有定位圈12,且定位圈12的边缘位置处皆通过等角度的螺钉与托板3固定连接,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包括基板(1)、托板(3)、模拟驾驶舱(6)、箱体(7)、主控器(8)和缓冲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安装有振动电机(2),且振动电机(2)的输出端皆与托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顶端与模拟驾驶舱(6)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托板(3)、模拟驾驶舱(6)之间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缓冲机构(9),所述模拟驾驶舱(6)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主控器(8),所述模拟驾驶舱(6)的顶部固定有箱体(7),且箱体(7)的内部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复合滤网(14)、鼓风机(15)、隔板(16)、深度过滤器(17)以及定位架(19),且鼓风机(15)的输出端穿过隔板(16),并且定位架(19)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散热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包括基板(1)、托板(3)、模拟驾驶舱(6)、箱体(7)、主控器(8)和缓冲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安装有振动电机(2),且振动电机(2)的输出端皆与托板(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顶端与模拟驾驶舱(6)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托板(3)、模拟驾驶舱(6)之间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缓冲机构(9),所述模拟驾驶舱(6)内部的左侧设置有主控器(8),所述模拟驾驶舱(6)的顶部固定有箱体(7),且箱体(7)的内部从右到左依次安装有复合滤网(14)、鼓风机(15)、隔板(16)、深度过滤器(17)以及定位架(19),且鼓风机(15)的输出端穿过隔板(16),并且定位架(19)的右侧壁上固定有散热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7)的左右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通风口(13),且箱体(7)内部的风向为从右向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8)的内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传感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9)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雍浩朴海音詹光郝建业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