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852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润滑理论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根据静力学模型计算圆柱滚子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然后基于最恶劣滚子摩擦副的工况条件利用弹流润滑理论评估润滑状态,弹流润滑理论主要是求解包含雷诺方程、几何间隙方程、粘压密压方程以及载荷平衡方程等一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通过修形系数优化滚子的对数轮廓以达到最佳的润滑及接触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设计方法以及三个优化标准获得的滚子对数轮廓曲线,不仅能够有效的地降低轴承的振动噪声,还能显著提高圆柱滚子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Design method of logarithmic profile modification of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based on lubrication the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滚动轴承
,具体为圆柱滚子轴承滚子轮廓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圆柱滚子轴承由于高刚度、重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车车辆、高速机床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圆柱滚子作为滚子轴承五大件之一,其精度与一致性直接影响着轴承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圆柱滚子的合理修形不仅可以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还能降低轴承的振动噪声。因此,圆柱滚子的表面轮廓是滚子轴承设计的重要参数。目前,对数修形被认为是最优的修形方式之一。然而,传统的Lundberg对数曲线是基于干接触理论推导而出的,并未考虑润滑的影响,在轴承使用应用中,润滑因素必不可少,并且润滑因素不仅影响着滚子的接触应力分布,而且如果滚子接触副间不能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滚子接触副的使用寿命将急剧下降。因此,有必要结合润滑因素设计滚子表面轮廓。到目前为止,尽管已有一些关于滚子接触副的弹流研究,但是如何和滚子轴承相结合,并且定量的将润滑因素考虑进去,至今尚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nS1:根据静力学模型计算圆柱滚子轴承内部各滚子承受的法向载荷Q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根据静力学模型计算圆柱滚子轴承内部各滚子承受的法向载荷QΨj,
S2:根据已知的工况条件,包括载荷、速度以及润滑油参数等,利用混合润滑下有限长线接触副中心油膜厚度经验公式计算最恶劣滚子摩擦副的中心油膜厚度值hcen,判断hcen/σ是否大于3,其中σ为综合表面粗糙度,如果hcen/σ大于3,继续下一步操作,如果小于3,修正工况条件。
S3:利用混合润滑下有限长线接触副弹流理论模型评估最恶劣滚子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即油膜参数λ,其表达式为hmin/σ,hmin为最小油膜厚度值,判断λ是否大于2,如果小于2,增加修形系数K值,重新计算润滑状态,直至油膜参数λ大于2;
S4:在保证油膜参数大于2的基础上,判断是否有边缘应力存在,如果存在边缘应力,继续增加修形系数,直至无边缘应力存在;
S5: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判断最恶劣滚子的实际接触长度是否大于有效长度的90%,如果满足条件,设计完成,输出对数滚子的轮廓,如果不满足,需要进一步调整工况参数,重复步骤S2-S4,直至满足滚子的实际接触长度大于有效长度的90%。


2.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中心油膜厚度的具体表达式为其中Hc为无量纲中心油膜厚度值,W为载荷参数、U为速度参数、G为材料参数、K为修形系数,取为1、为粗糙度参数。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基于润滑理论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子对数修形的设计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有限长线接触混合润滑模型具体为:
S’1:给出油膜压力、温度、趋近量、粗糙峰接触摩擦系数初值以及工况几何参数,计算弹性变形、油膜厚度以及润滑剂的粘度和密度,其中弹性变形利用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DC-FFT)求解;
S’2:计算粗糙峰接触应力以及油膜压力,判断压力是否收敛以及载荷是否平衡,如果均收敛,进行下一步骤,其中压力求解使用松弛迭代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乾憬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