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变形的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因应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趋势,电子产品如电脑及手持装置等均朝向轻薄且兼具高效能的方向发展,但轻薄与高效能往往相互抵触的。当高效能元件运行时,将于电子产品内部产生大量废热,为此需配置散热模块,以进行元件的散热降温。然而,受限于电子产品的薄型化体积,现有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较难达到需求。为此,现今发展出可调整厚度的散热风扇,结合两组马达及两组扇叶。于电子产品高功耗运作时,增加散热风扇的厚度以提升散热效率,于电子产品低功耗运作时,减少散热风扇的厚度以达到薄型化需求。然而,现有的散热风扇具有转速匹配问题,在散热风扇的加速或减速过程中,两组扇叶容易产生共振以及噪音问题。此外,现有的散热风扇需结合两组马达及扇叶,因而具有结构复杂及耗电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共振及噪音的散热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模块,包括第一风扇,具有第一轮毂与设置在第一轮毂上的多个第一扇叶。第二风扇,具有第二轮毂与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模块,包括:/n第一风扇,具有第一轮毂与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上的多个第一扇叶;以及/n第二风扇,具有第二轮毂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轮毂上的多个第二扇叶,其中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彼此沿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彼此重合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包括:
第一风扇,具有第一轮毂与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上的多个第一扇叶;以及
第二风扇,具有第二轮毂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轮毂上的多个第二扇叶,其中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彼此沿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彼此重合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地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内部空间,所述第一风扇及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且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重合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内部空间的高度相对缩减,且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沿所述轴向带动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分离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内部空间的高度相对增加,且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沿所述轴向带动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二轮毂相互分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华,谢铮玟,廖文能,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