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15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其包括底板和壳体,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板,壳体罩在壳体设置电路板的一面上,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体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条径向槽和横向槽,径向槽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设置有连接组件,电路板位于安装板的上方且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电路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板能够安装多种尺寸的电路板的效果。

A modular power supp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电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电源结构。
技术介绍
模块电源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明显,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现的的模块电源包括底板和壳体,在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与底板固定连接,从而使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但是这样的结构中,各种电路板上开设安装孔的位置不相同,电路板的宽度也不相同,从而在对应的底板安装位置也不同,进而需要设置多种底板与电路板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其底板能够安装多种尺寸的电路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包括底板和壳体,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板,壳体罩在壳体设置电路板的一面上,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体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条径向槽和横向槽,径向槽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设置有连接组件,电路板位于安装板的上方且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电路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安装板上开设有径向槽和横向槽,径向槽和横向槽相互垂直,在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设置有连接组件能够在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进行移动,电路板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由连接组件直接进行固定,从而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路板,选择对应的两条径向槽或横向槽即可,从而能够对多种尺寸的电路板进行固定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可固定多个间隙设置的电路板,多个电路板均对应一个电源接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配置需要,底板上可以设置多个分开的电路板,而且多个电路板根据尺寸自由组合,从而对多个电路板也能够比较容易进行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均为T型槽,径向槽的横截面和横向槽的横截面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径向槽和横向槽均为T型槽,并且径向槽和横向槽的横截面相同,从而连接组件即可安装在横向槽和径向槽内,连接组件方便在横向槽的径向槽内移动和转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径向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横向槽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个径向槽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个横向槽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从而横向和径向安装工况是相同的,电路板在安装时不需要区分横竖方向,比较容易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片、连接螺栓、上夹板和下夹板,底片设置在径向槽或横向槽内,连接螺栓垂直于安装板,连接螺栓依次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并螺纹连接在底片上,连接组件位于电路板的侧方,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夹在电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垂直底片,连接螺栓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旋转连接螺栓时,连接螺栓相对于底片向下运动,而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着电路板,从而连接螺栓对上夹板、下夹板、电路板以及底片同时固定在安装板上,连接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在上夹板的下表面,另一端抵接在下夹板的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上套设置弹簧,弹簧能够使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大于电路板的厚度,在移动中能够比较方便,防止上夹板或下夹板划过电路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板与电路板接触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一,所述下夹板与电路板接触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一和防滑纹二能够在上夹板和下夹板夹持电路板时,提高上夹板和下夹板对电路板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散热孔时,散热孔能够把壳体内热量从散热孔内进行散失掉,并且横向槽和纵向槽能够对电路板下表面的热量散失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安装板上开设有径向槽和横向槽,径向槽和横向槽相互垂直,在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设置有连接组件能够在径向槽和横向槽内进行移动,电路板放置在安装板的上方,由连接组件直接进行固定,从而电路板固定在底板上,针对不同尺寸的电路板,选择对应的两条径向槽或横向槽即可,从而能够对多种尺寸的电路板进行固定安装;2.通过连接螺栓垂直底片,连接螺栓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旋转连接螺栓时,连接螺栓相对于底片向下运动,而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着电路板,从而连接螺栓对上夹板、下夹板、电路板以及底片同时固定在安装板上,连接比较方便;3.通过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散热孔时,散热孔能够把壳体内热量从散热孔内进行散失掉,并且横向槽和纵向槽能够对电路板下表面的热量散失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壳体;21、散热孔;3、固定螺栓;4、安装板;41、横向槽;42、纵向槽;5、电路板;6、连接组件;61、底片;62、连接螺栓;63、上夹板;631、防滑纹一;64、下夹板;641、防滑纹二;65、弹簧;7、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为正方形,底板1上罩有壳体2,壳体2为矩形,壳体2朝向底板1的一面盖在底板1上,在壳体2的侧边设置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底板1上,壳体2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在壳体2上背向底板1的一面上开设有散热孔21,方便壳体2内的热量散失。参考图2,在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与底板1平行且一体设置,安装板4为正方形,且安装板4位于底板1的中心位置,安装板4相对于底板1的一面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槽41和纵向槽42,横向槽41和纵向槽42均为T形槽,在安装板4的一侧边方向上横向槽41均匀排布多个,纵向槽42沿着安装板4的侧边均匀布置有多个,相邻的两个横向槽4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两个纵向槽42之间的距离。参考图2,安装板4上表面的上方设置有电路板5,电路板5平行于安装板4,在横向槽41和纵向槽42内设置有连接组件6,电路板5通过连接组件6固定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在每个安装板4上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电路板5,多个电路板5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两个电路板5之间可间隔设置,每个电路板5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电源接口7,电源接口7固定在壳体2上。参考图3,连接组件6包括底片61、连接螺栓62、上夹板63和下夹板64,底片61为正方形,底片61插入到径向槽或横向槽41内,底片61可沿着径向槽和横向槽41的长度方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包括底板(1)和壳体(2),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板(5),壳体(2)罩在壳体(2)设置电路板(5)的一面上,壳体(2)上设置有电源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体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条径向槽和横向槽(41),径向槽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槽(4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41)内设置有连接组件(6),电路板(5)位于安装板(4)的上方且通过连接组件(6)固定在电路板(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包括底板(1)和壳体(2),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板(5),壳体(2)罩在壳体(2)设置电路板(5)的一面上,壳体(2)上设置有电源接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体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条径向槽和横向槽(41),径向槽的长度方向和横向槽(4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41)内设置有连接组件(6),电路板(5)位于安装板(4)的上方且通过连接组件(6)固定在电路板(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上可固定多个间隙设置的电路板(5),多个电路板(5)均对应一个电源接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槽和横向槽(41)均为T型槽,径向槽的横截面和横向槽(41)的横截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径向槽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横向槽(41)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承力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