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418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其包括壳体、电源一和电源二,电源一和电源二相同,壳体为矩形结构,电源一和电源二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电源一和电源二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电源一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电源二的宽度方向,壳体罩着电源一和电源二,且壳体的长度方向为电源一的长度,壳体的宽度方向为电源二的宽度方向,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架,电源一和电源二均固定在安装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合理布局电源,减少壳体的体积效果。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modu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电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模块电源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可为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明显,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现有的模块电源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两个或多个电源,电源一般有矩形的结构,针对两个电源的结构一般会设置成平行的,并放置在壳体内进行固定,固定位置采用螺栓固定在壳体上。但是这样的结构中,电源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造成设置在电源外部的壳体相应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其具有合理布局电源,减少壳体的体积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包括壳体、电源一和电源二,电源一和电源二相同,壳体为矩形结构,电源一和电源二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电源一和电源二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电源一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电源二的宽度方向,壳体罩着电源一和电源二,且壳体的长度方向为电源一的长度,壳体的宽度方向为电源二的宽度方向,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架,电源一和电源二均固定在安装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电源一和电源二均为矩形,电源一和电源二的长度方向相对壳体的长度不变,由于电源一的宽度方向与电源二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壳体在随着电源二的宽度方向设置壳体的宽度时能够避免将电源一和电源二进行叠放或平放,产生的壳体单方向较大,从而使电源一和电源二的布局比较合理,减小了壳体的体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包括前面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垂直于前面板固定在前面板上,壳体相对于前面板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两个侧板插入到壳体内,并且前面板盖在开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沿着两个侧板套在安装架上,从而使电源一和电源二罩在壳体内,并且前面板盖在开口处,使壳体与安装架形成封闭的电源储存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前面板,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条,T形条滑动配合连接在T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上开设有垂直于前面板的T形槽,壳体在安装时,T形条与T形槽滑动配合,从而壳体能够与前面板的连接时卡扣在一起,连接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相对于开口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壳体上位于散热风扇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散热风扇出风口朝向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从壳体的内部吸风,使电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吹到过壳体的外部,从而使电源的温度降低,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一和电源二上均设置有散热面,散热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电源二的散热面朝向散热风扇,电源一背向散热面的表面与壳体的距离小于散热面的表面壳体壳体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一和电源二上均设置散热面,其中电源二的散热面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失热量,而电源一的散热面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增大了电源一的散热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源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板,滑板的表面平行于电源一的散热面且两个滑板相距设置形成导槽,电源一的两端配合在导槽内,导槽内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卡块和螺钉,螺钉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源一的长度方向,卡块上开设有朝向电源一的缺口,电源一卡在缺口内,且缺口位于导槽长度方向的两侧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相对,电源一抵接在倾斜面上,螺钉螺纹连接在侧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电源一沿着导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到安装架上,转动螺钉,使螺钉的端部推着卡块向电源一的位置移动,并且卡块上的缺口正对电源一,两个倾斜面上下卡着电源一,从而使电源一固定在导槽内,固定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延伸到电源二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延伸到电源二外,在安装电源二时,可直接将电源二放置到滑板上边缘,使电源二定位,方便电源二与安装架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定位销垂直固定在前面板上,且定位销定背向电源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面板上设置的两个垂直于前面板的定位销,在安装时,定位销能够比较方便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电源一的宽度方向与电源二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壳体在随着电源二的宽度方向设置壳体的宽度时能够避免将电源一和电源二进行叠放或平放,产生的壳体单方向较大,从而使电源一和电源二的布局比较合理,减小了壳体的体积;2.通过在电源一和电源二上均设置散热面,其中电源二的散热面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失热量,而电源一的散热面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增大了电源一的散热空间;3.通过电源一沿着导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到安装架上,转动螺钉,使螺钉的端部推着卡块向电源一的位置移动,并且卡块上的缺口正对电源一,两个倾斜面上下卡着电源一,从而使电源一固定在导槽内,固定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省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11、前面板;12、侧板;121、T形槽;2、壳体;21、开口;22、T形条;23、散热孔;3、定位销;4、电源一;5、电源二;6、散热面;61、散热槽;7、滑板;71、导槽;8、散热风扇;9、固定装置;91、卡块;92、螺钉;93、缺口;94、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1和壳体2,壳体2为矩形结构,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安装架1包括前面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前面板11,前面板1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3,定位销3垂直固定在前面板11上,且定位销3安装在前面板11上相对于侧板12的一面上。侧板12固定在前面板11上,侧板12上开设有T形槽121,T形槽1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前面板11,在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T形条22,壳体2在套设在安装架1上时,T形条22滑动配合在T形槽121内,使壳体2与安装架1卡扣在一起,并且前面板11与开口21对应,使前面板11盖在开口21处。参考图1,在安装架1的两个侧板12之间固定设置有电源一4和电源二5,电源一4和电源二5相同,电源一4和电源二5均为长条形,且电源一4和电源二5的横截面为矩形,电源一4的长度方向和电源二5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在安装架1上,且两个侧板12分别位于电源一4的两端位置,电源一4的宽度方向和电源二5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包括壳体(2)、电源一(4)和电源二(5),电源一(4)和电源二(5)相同,壳体(2)为矩形结构,电源一(4)和电源二(5)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一(4)和电源二(5)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电源一(4)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电源二(5)的宽度方向,壳体(2)罩着电源一(4)和电源二(5),且壳体(2)的长度方向为电源一(4)的长度,壳体(2)的宽度方向为电源二(5)的宽度方向,壳体(2)内设置有安装架(1),电源一(4)和电源二(5)均固定在安装架(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包括壳体(2)、电源一(4)和电源二(5),电源一(4)和电源二(5)相同,壳体(2)为矩形结构,电源一(4)和电源二(5)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一(4)和电源二(5)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电源一(4)的宽度方向垂直于电源二(5)的宽度方向,壳体(2)罩着电源一(4)和电源二(5),且壳体(2)的长度方向为电源一(4)的长度,壳体(2)的宽度方向为电源二(5)的宽度方向,壳体(2)内设置有安装架(1),电源一(4)和电源二(5)均固定在安装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前面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垂直于前面板(11)固定在前面板(11)上,壳体(2)相对于前面板(11)的位置设置有开口(21),两个侧板(12)插入到壳体(2)内,并且前面板(11)盖在开口(2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上开设有T形槽(121),T形槽(1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前面板(11),所述壳体(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T形条(22),T形条(22)滑动配合连接在T形槽(1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电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相对于开口(21)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8),壳体(2)上位于散热风扇(8)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23),散热风扇(8)出风口朝向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承力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