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停机坪及无人机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803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停机坪包括停机平台、充电供电模块和相互绝缘的充电正极电极板、充电负极电极板;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和充电负极电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顶面上,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充电正极电极板电性连接。该充电停机坪上设置有充电电极板,相应的自动充电无人机停泊在该充电停机坪上时即可实现自动化充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

A charging apron and UAV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停机坪及无人机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充电停机坪及无人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一类无人机采用插电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但采用插电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需要用户额外执行充电线插入的操作,且在充电完成后用户需要将充电线拔出,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无人机有关充电便利性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充电停机坪及无人机充电系统,该充电停机坪上设置有充电电极板,相应的自动充电无人机停泊在该充电停机坪上时即可实现自动化充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相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停机坪,所述充电停机坪包括停机平台、充电供电模块和相互绝缘的充电正极电极板、充电负极电极板;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和充电负极电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顶面上,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充电正极电极板电性连接。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为半圆环形或矩形;所述充电负极电极板为半圆环形或矩形。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停机坪处理模块、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和停机坪通信模块;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停机坪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停机坪通信模块与所述停机坪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中的任一超声波接收模块包括超声波接收头;所述超声波接收头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上,且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的超声波接收头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停机坪通信模块为无线发送模块。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顶面敞开的停机坪箱体、升降驱动模块、开合盖板和开合驱动模块;所述停机平台设置在所述停机坪箱体内部,所述升降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停机平台在所述停机坪箱体内升降;所述开合盖板设置在所述停机坪箱体顶面上,所述开合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开合盖板打开或关闭。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设置在所述开合盖板顶面上。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若干根支撑滑轨,所述若干根支撑滑轨中的任一支撑滑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停机坪箱体内;所述升降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停机平台沿所述若干根支撑滑轨运动。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合盖板包括第一开合盖板和第二开合盖板,所述开合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合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若干根开合导轨,所述若干根开合导轨中的任一开合导轨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停机坪箱体顶面上,所述第一开合盖板和第二开合盖板分别配合在所述若干根开合导轨上;所述第一开合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第一开合盖板沿所述若干根开合导轨运动;所述第二开合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第二开合盖板沿所述若干个开合导轨运动。相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停机坪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充电无人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充电停机坪及无人机充电系统,该充电停机坪上设置有充电电极板,相应的自动充电无人机停泊在该充电停机坪上时即可实现自动化充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通过对设置停机坪箱体、停机坪升降驱动模块和开合盖板,可保证无人机在箱体内部进行充电,防止无人机在充电式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提高无人机充电时的安全性;通过在无人机盖板上设置光伏板,可利用太阳能对无人机进行充电,使该充电停机坪具有良好的续航性,对扩展充电停机坪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作用;相应的,基于该充电停机坪所建立的无人机充电系统,无人机充电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户外续航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充电无人机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充电无人机充电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充电无人机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发生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停机坪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停机坪充电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充电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圆环形充电电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停机坪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接收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引导无人机降落充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周期流程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间位置Q0(x0,y0,z0)计算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自动充电无人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充电无人机三维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充电无人机,所述自动充电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充电支脚5;所述充电支脚5数量为四个以上且所述充电支脚数量为偶数个,所有所述充电支脚沿一圆周均匀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下方;所述充电支脚5包括支脚本体502和充电端子501,所述支脚本体502上端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所述充电端子501设置在所述支脚本体502下端;所述无人机本体具有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支脚本体502下端设置充电端子501,在该自动充电无人机停泊时,只要充电端子501与充电电极板接触即可实现充电,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选的,所述充电端子501基于弹簧503设置在所述支脚本体502下端,一方面,弹簧503可对充电端子501提供一定的缓冲,避免充电端子501与支脚本体502刚性碰撞,另一方面,弹簧503可对该自动充电无人机在降落时提供一定的缓冲,提高自动充电无人机对停机位置的适应性。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充电无人机充电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电池具有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充电端子基于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充电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与所述充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与所述充电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端子基于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充电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与所述充电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负极与所述充电端子电性连接。以充电端子A为例,充电端子A基于第一二极管D8与所述充电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8正极与所述充电端子A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8负极与所述充电正极电性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停机坪包括停机平台、充电供电模块和相互绝缘的充电正极电极板、充电负极电极板;/n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和充电负极电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顶面上,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充电正极电极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停机坪包括停机平台、充电供电模块和相互绝缘的充电正极电极板、充电负极电极板;
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和充电负极电极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顶面上,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供电模块、充电正极电极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正极电极板为半圆环形或矩形;
所述充电负极电极板为半圆环形或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停机坪处理模块、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和停机坪通信模块;
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停机坪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停机坪通信模块与所述停机坪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中的任一超声波接收模块包括超声波接收头;
所述超声波接收头设置在所述停机平台上,且所述三个以上的超声波接收模块的超声波接收头不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坪通信模块为无线发送模块。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停机坪还包括顶面敞开的停机坪箱体、升降驱动模块、开合盖板和开合驱动模块;
所述停机平台设置在所述停机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深梁昌豪洪鹤隽黄义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诚新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