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6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上料件,所述上料件与输送件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输送件的另一端与加热件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加热件的另一端与成型件相对接;两种不同加热方式材料自动加热组合、减少生产人员、减少场地占用,软质材料对中定位。

A kind of equipment to realize the combined heating forming of two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地毯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
技术介绍
现阶段,采用两台加热炉分别加热,然后人工搬运进行组合;在搬至压机成型;采用自动搬运,加热炉分布在压机两侧直线型排列,或者分布在压机左侧及前侧L型排列;需要人工搬运组合,劳动强度大,节拍慢;占用场地大;两台加热炉单独占用空间以及为保证抓手进出压机,压机宽度增加,导致占地尺寸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实现两种不同加热方式材料自动加热组合,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上料件,所述上料件与输送件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输送件的另一端与加热件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加热件的另一端与成型件相对接;所述上料件包括上料台和所述上料台的正上方安装有物料移动件,所述物料移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安装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丝杆沿着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着水平方向往返运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上料台相邻的一侧安装有吸盘和针刺装置,所述吸盘和所述针刺装置有多个,且交错安装。进一步,所述输送件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一对中机构,第一输送轨道的正下方安装有鼓风机,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二对中机构;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一对中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包括钢丝拉成的网格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一端安装有网带输送从动轮,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安装有网带驱动件,所述网带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运动。进一步,所述第一对中机构和所述第二对中机构均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安装有第一梯形螺杆,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之间安装有第二梯形螺杆,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一梯形螺杆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四导轨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一梯形螺杆与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四导轨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的中部横跨轴承安装板,所述轴承安装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带立式座轴承和第二带立式座轴承,所述第一带立式座轴承和所述第二带立式座轴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带立式座轴承和所述第二带立式座轴承分别穿设有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梯形螺杆相穿接,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梯形螺杆相穿接;所述第一梯形螺杆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上均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宽边对中板,所述第一宽边对中板穿过所述第一梯形螺杆;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宽边对中板,所述第二宽边对中板穿过所述第二梯形螺杆。进一步,所述加热件包括红外加热装置和热风加热装置,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安装于红外输送网带的正上方间隔设置;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安装于热风输送网带的正上方间隔设置;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和所述热风输送网带安装于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和所述红外输送网带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红外输送网带之间安装有夹料头,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所述夹料头相对应;所述夹料头安装于第五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五导轨的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电机带动所述夹料头沿着所述第五导轨的长度方向往返运动。进一步,所述热风输送网带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相离的一端与下料滑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下料滑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红外输送网带的上方。进一步,所述成型件包括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成型模板,所述成型腔的中部安装有顶部成型模板,所述顶部成型模板与所述底部成型模板相离的一端安装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带动所述顶部成型模板沿着竖直方向往返运动;所述红外输送网带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相离的一端深入所述成型腔内。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放置于上料台上,吸盘和针刺装置吸起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支撑杆垂直运动,且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支撑杆水平运动,从而将吸盘和针刺装置上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分别移动至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S2、第一输送轨道正上方的第一对中机构将第一物料对齐到第一输送轨道的正中心处;第二输送轨道正上方的第二对中机构第二物料对齐到第二输送轨道的正中心处;S3、第一输送轨道将对中后的第一物料输送到红外输送网带上,红外加热装置对红外输送网带上的第一物料进行加热;第二输送轨道将对中后的第二物料输送到热风输送网带上,热风加热装置对热风输送网带上的第二物料进行加热;S5、热风输送网带将加热后的第二物料通过下料滑板,输送到红外输送网带上,与第一物料相叠合;S6、叠合后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被红外输送网带输送到成型腔内,顶升气缸带动顶部成型模板下压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将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与底部成型模板压接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两种不同加热方式材料自动加热组合、减少生产人员、减少场地占用,软质材料对中定位;每种材料采用两个工位上料,单个工位用完,自动切换至另一个工位,实现不停机上料;第一轨道上输送为较软材质的材料,采用风机吹风,使材料浮起,方便对中挡板推动产品对中;材料均通过对中,使材料处于中间位置,并通过伺服传送,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检测材料料头,使其同步组合,保证两种材料的组合精度;抛送至压机网带共用下加热传送网带,缩短设备整体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输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成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上料件1,所述上料件1与输送件2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输送件2的另一端与加热件3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加热件3的另一端与成型件4相对接;所述上料件1包括上料台和所述上料台的正上方安装有物料移动件,所述物料移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10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垂直安装的第二丝杆102,所述第二丝杆102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件(1),所述上料件(1)与输送件(2)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输送件(2)的另一端与加热件(3)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加热件(3)的另一端与成型件(4)相对接;/n所述上料件(1)包括上料台和所述上料台的正上方安装有物料移动件,所述物料移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10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垂直安装的第二丝杆(102),所述第二丝杆(102)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3),所述伺服电机(10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所述第二丝杆(102)沿着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杆(10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01)沿着水平方向往返运动;/n所述第一支撑杆(101)与所述上料台相邻的一侧安装有吸盘(104)和针刺装置(105),所述吸盘(104)和所述针刺装置(105)有多个,且交错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件(1),所述上料件(1)与输送件(2)的一端相对接,所述输送件(2)的另一端与加热件(3)的一端相对接,所述加热件(3)的另一端与成型件(4)相对接;
所述上料件(1)包括上料台和所述上料台的正上方安装有物料移动件,所述物料移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101),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垂直安装的第二丝杆(102),所述第二丝杆(102)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03),所述伺服电机(10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所述第二丝杆(102)沿着竖直方向往返运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丝杆(10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01)沿着水平方向往返运动;
所述第一支撑杆(101)与所述上料台相邻的一侧安装有吸盘(104)和针刺装置(105),所述吸盘(104)和所述针刺装置(105)有多个,且交错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2)包括第一输送轨道(2021)和第二输送轨道(2022),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一对中机构(2031),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的正下方安装有鼓风机;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022)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二对中机构(2032),
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022)和所述第二对中机构(2032)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和所述第一对中机构(2031)的上方;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022)均包括钢丝拉成的网格状,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一端安装有网带输送从动轮(202),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的另一端安装有网带驱动件(203),所述网带驱动件(203)带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2021)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机构(2031)和所述第二对中机构(2032)均包括第一导轨(204)、第二导轨(205)、第三导轨(206)和第四导轨(207),所述第一导轨(204)和所述第二导轨(205)之间安装有第一梯形螺杆(206),所述第三导轨(206)和所述第四导轨(207)之间安装有第二梯形螺杆(209),所述第一导轨(204)、所述第二导轨(205)和所述第一梯形螺杆(208)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导轨(206)、所述第四导轨(207)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209)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04)、所述第二导轨(205)和所述第一梯形螺杆(208)与所述第三导轨(206)、所述第四导轨(207)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209)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导轨(206)和所述第四导轨(207)的中部横跨轴承安装板(2011),所述轴承安装板(2011)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带立式座轴承(2012)和第二带立式座轴承(2013),所述第一带立式座轴承(2012)和所述第二带立式座轴承(2013)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带立式座轴承(2012)和所述第二带立式座轴承(2013)分别穿设有第一联轴器(2014)和第二联轴器(2015),所述第一联轴器(2014)与所述第一梯形螺杆(208)相穿接,所述第二联轴器(2015)与所述第二梯形螺杆(209)相穿接;所述第一梯形螺杆(208)和所述第二梯形螺杆(209)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两种材料组合加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04)、所述第二导轨(205)、所述第三导轨(206)和所述第四导轨(207)上均安装有滑块(2017);
所述第一导轨(204)和所述第二导轨(205)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宽边对中板(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宝甘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林骏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