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94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和所述下模结构能相离或扣合,所述上模结构的表面设有浮动模和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梁均从所述上模结构的一侧穿过另一侧,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均设有上高度限位块和下高度限位块,气缸控制所述上高度限位块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的伸出或退回,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横梁上下浮动结合成型模和冲裁模的原理,该模具通过两步作动实现两种功能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模压成型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
技术介绍
现阶段模具开发费用高,生产节拍长,人员投入多,必须在特定成型和冲裁设备匹配,产线功率消耗大,生产模式单一,不便柔性生产;需二次周转定位冲裁,易导致二次加工不良;此外,水切设备开发(折旧)费用高,需投入水切治具,人为辅助定位水切割,产品加工精度低,人员投入多,产线功率消耗大;需二次周转定位水切割,易导致二次加工不良。导致的原因为:模具成型和冲裁(水切)分开加工,需二次周转,行为公差大,人、机、节拍投入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能够消除产品内缩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和所述下模结构能相离或压合,所述上模结构的表面设有浮动模和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梁均从所述上模结构的一侧穿过另一侧,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均设有上高度限位块和下高度限位块,气缸控制所述上高度限位块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的伸出或退回,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横梁上下浮动。进一步,每根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能够支撑所述浮动模。进一步,两根所述支撑横梁间隔设置。进一步,所述浮动模内部布置有循环轨道,所述循环轨道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循环轨道的另一端为出水口。进一步,所述上高度限位块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上下两端。进一步,所述上高度限位块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均沿着所述上模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朝向相反。进一步,所述上模结构的表面设有多个导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合成型模和冲裁模的原理,该模具通过两步作动实现两种功能的加工生产;第一步成型时,上高度限位块和下高度限位块通过气缸顶出,限制上浮动模仁及上模架的位置,然后模具合模成型,浮动模内设置循环冷水,对产品进行定型和预收缩。第二步上模稍微上抬一下,上高度限位块和下高度限位块退回,浮动模复位到原点,成型产品预收缩定型后,再模具通过设备给出信号,程序控制直接剪切到位,对孔及周边剪切,实现二合一加工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浮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浮动模内部循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下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包括上模结构1和下模结构2,所述上模结构1和所述下模结构2能相离或压合,所述上模结构1的表面设有浮动模3和支撑横梁4;所述支撑横梁4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梁4均从所述上模结构1的一侧穿过另一侧,所述支撑横梁4的两端均设有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气缸控制所述上高度限位块401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402的伸出或退回,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横梁4上下浮动。通过机械联动实现成型和冲切。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伸出时,对支撑横梁4进行限位,支撑横梁4向下行驶,将浮动模3限位到向下的最低点,再利用成型时产品面受力面积大,模压压力相对小的原理,使支撑横梁4对浮动模3背面进行整体支撑限位,合模时氮气弹簧受压力影响,对支撑横梁4及浮动模3产生向下推力,促使浮动模3压紧成型,实现第一步产品成型功能。每根所述支撑横梁4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氮气弹簧403,所述氮气弹簧403能够支撑所述浮动模3。其中,氮气弹簧403,上模结构1和下模结构2合模时,氮气弹簧402受力,使支撑横梁4下行通过机械运动促使浮动模3压紧成型。氮气弹簧402安装至支撑横梁4,而支撑横梁4通过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定位,在上模结构1下压时氮气弹簧402受力传给支撑横梁4,支撑横梁4再向下浮动压浮动模3,此时,浮动模3通过导向杆201和导套孔的紧配导向,当上模结构1下降到位,合模时完成一次成型;两根所述支撑横梁4间隔设置。所述浮动模3内部布置有循环轨道301,所述循环轨道301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循环轨道301的另一端为出水口。其中,浮动模3的循环轨道301能够起到冷却的作用,能够对待冲压的模进行冷却。进水口与设备的冷却端相连接,出水口与设备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上高度限位块401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40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4的上下两端。所述上高度限位块401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402均沿着所述上模结构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朝向相反。所述上模结构1的表面设有多个导向杆201。冲切原理: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退回,浮动模3回原点,直切冲裁。成型后,设备给信号模具,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通过气缸控制退回,同时上模结构1向上微抬,释放氮气弹簧403压力,使浮动模3回到原点(因孔位及周边剪切所需力大于成型时,模具状态必须回到原点状态,才能承受最大力),上模结构1再通过设备下压信号,整模直接再次向下行驶,对产品孔位及周边进行剪切,实现第二部剪切功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包括上模结构(1)和下模结构(2),所述上模结构(1)和所述下模结构(2)能相离或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1)的表面设有浮动模(3)和支撑横梁(4);/n所述支撑横梁(4)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梁(4)均从所述上模结构(1)的一侧穿过另一侧,所述支撑横梁(4)的两端均设有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气缸控制所述上高度限位块(401)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402)的伸出或退回,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横梁(4)上下浮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包括上模结构(1)和下模结构(2),所述上模结构(1)和所述下模结构(2)能相离或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1)的表面设有浮动模(3)和支撑横梁(4);
所述支撑横梁(4)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梁(4)均从所述上模结构(1)的一侧穿过另一侧,所述支撑横梁(4)的两端均设有上高度限位块(401)和下高度限位块(402),气缸控制所述上高度限位块(401)和所述下高度限位块(402)的伸出或退回,从而带动所述支撑横梁(4)上下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支撑横梁(4)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氮气弹簧(403),所述氮气弹簧(403)能够支撑所述浮动模(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型冲裁一体式模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娟甘永兵汪令飞丁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林骏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