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4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光学中防止光学硅胶聚光器湍流的浇口结构。该浇口结构,应用在用于注塑硅胶聚光器的注塑模具中,硅胶聚光器的出光面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地侧并且其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其特征在于:浇口结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的浇口。这样在射胶时,浇口由下而上可避免花洒,而且由于硅胶粘度非常低,注塑时其流动受重力影响,从下往上填充更稳定。

Ga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灯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光学中防止光学硅胶聚光器湍流的浇口结构。
技术介绍
硅胶由于其耐热性能好,光学透过率高,在光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常见的硅胶聚光器结构如图4所示,该硅胶聚光器有很多聚光头及针状空隙结构。作为光学元气件,硅胶聚光器外观不允许有气泡、飞边、波纹等任何缺陷。而造成波纹的主要原因是浇口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射胶时硅胶受热膨胀后回流。目前市面上的硅胶聚光器大多选择点浇口,浇口位置一般如图4中的浇口200所示,这种点浇口有几个几个缺点:1、浇口留有残余在光学面上,影响点灯效果;2、浇口处易发生喷射问题;3、一个产品需要一个冷流道针阀,增加模具制造成本。因此,设计一个合理的浇口对硅胶聚光器的外观和光学性能都有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光学中防止光学硅胶聚光器湍流的浇口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口结构,应用在用于注塑硅胶聚光器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硅胶聚光器的出光面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地侧并且其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的浇口。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口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浇口设置在所述硅胶聚光器的非光学面上。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口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浇口的截面尺寸为:宽度2mm,厚度0.2mm,浇口长度4~5mm。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口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硅胶聚光器具有复数个聚光头镶针,所述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设置在该注塑模具的天侧。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口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设置与所述硅胶聚光器相匹配的两个产品型腔,每个所述产品型腔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浇口结构,该两个产品型腔的所述浇口结构相对向设置,并通过热流道连通。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浇口结构,模具排布时,将出光面设置在地侧、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基于此,将浇口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处,这样在射胶时,浇口由下而上可避免花洒,而且由于硅胶粘度非常低,注塑时其流动受重力影响,从下往上填充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硅胶聚光器的浇口结构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模拟射胶迹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模两腔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仿真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硅胶聚光器的浇口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浇口结构10应用在用于注塑硅胶聚光器20的注塑模具中,为避免浇口喷射,对该浇口11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得流体流动为压力驱动即可解决喷射问题。具体为:首先,在注塑模具排布时,将硅胶聚光器的出光面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地侧,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其次,本实施例的浇口结构10采用是侧浇口,包括一个浇口11。浇口11它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浇口11注入的材料为由下而上,由于硅胶粘度非常低,注塑时其流动受重力影响,从下往上填充更稳定,可避免花洒。并且浇口11设置在硅胶聚光器20的非光学面上,这样,注塑成型后将浇口剪掉也不会影响光学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喷射,避免湍流,浇口11采用的是小浇口,硅胶成型时加热膨胀,小浇口可以阻止型腔内的硅胶回流。浇口11的截面尺寸为:宽度2mm、厚度0.2mm、浇口长度4~5mm。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模拟射胶迹线图。对于浇口11的截面尺寸,经过计算及模流分析得到。并通过模拟得到如图4所示的射胶迹线图,从图中即可看出该浇口设计非常合理。又如图1所示,硅胶聚光器20具有复数个聚光头镶针21,因此,可以将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设置在该注塑模具的天侧。这样,当料流里包有少量气体时,气泡上浮,把气体聚集到注塑模具的天侧,利用聚光头镶针21进行排气。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模两腔的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仿真图。基于本实施例的浇口结构10,可以将注塑模具设置两个产品型腔,每个产品型腔都与硅胶聚光器相匹配,即实现了一模两腔,这样,同时可以注塑两个硅胶聚光器20。如图3所示,每个产品型腔分别具有一个浇口结构10,该两个产品型腔的浇口结构10相对向设置,并通过热流道连通,实现一模两腔且一点进胶,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模具排布时,将出光面设置在地侧、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基于此,将浇口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处,这样在射胶时,浇口由下而上可避免花洒,而且由于硅胶粘度非常低,注塑时其流动受重力影响,从下往上填充更稳定。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口结构,应用在用于注塑硅胶聚光器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硅胶聚光器的出光面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地侧并且其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浇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的浇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口结构,应用在用于注塑硅胶聚光器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硅胶聚光器的出光面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地侧并且其入光面设置在天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的侧面上且靠近地侧的位置的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浇口设置在所述硅胶聚光器的非光学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浇口的截面尺寸为:宽度2mm,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彩霞郎雄朱叶琪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