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765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下料加工前对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进行平直矫正,划线;切割;然后将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置于1‑4℃的水中浸泡10‑15h,然后在与85‑95℃的环境下放置20‑40h;下翼缘板、上翼缘板的待焊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2)装配组装;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地方均垫上2.5‑3mm厚的间隙垫板,间隙垫板间的间距为200‑350mm;(3)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实施封底焊,其中混合气体为氩气和二氧化碳按体积比6‑10:1组成;之后再进行埋弧焊。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得到的H型钢构质量稳定,不易发生局部变形的问题。

Anti deformation treatment process of H-shaped steel structure before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H型钢构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H型钢构,即宽翼缘工字钢,是现代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和电站建设中日益广泛使用的一种钢构,其具有构造美观、经济、断面力学性能好和稳定性好等特点。H型钢构与普通工字钢比较,具有截面模数大、重量轻、节省金属的优点。由于目前国内轧制技术的不成熟,厚板H型钢大部分是通过焊接制作。因而在制作过程中焊接变形的控制成为重要的控制环节,因为一旦发生焊接变形增加工作量和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会造成构件安装和投入使用等一连串问题出现。轻则耗费一定的人工、材料和时间进行矫正,重则构件禁止使用即报废。钢结构焊接后发生的变形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整体结构的变形和结构局部的变形。整体结构的变形包括结构的纵向和横向缩短和弯曲(即翘曲)。局部变形表现为凸弯、波浪形、角变形等多种。常见基本焊接变形形式有如下几种:板材坡口对焊后产生的长度缩短(纵向收缩)和宽度变窄(横向收缩)的变形;板材坡口对接焊接后产生的角变形;焊后构件的角变形沿构件纵轴方向数值不同及构件翼缘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下料加工前对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进行平直矫正,再进行划线;采用自动切割,切割时两边要进行对称切割,两边受热相同,变形相同;然后将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置于1-4℃的水中浸泡10-15h,然后在与85-95℃的环境下放置20-40h;然后对下翼缘板、上翼缘板的待焊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使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加热的截面起拱量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n(2)将经过步骤(1)处理好的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进行装配组装;将上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地方以及下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地方均垫上2.5-3mm厚的间隙垫板,间隙垫板间的间距为200-...

【技术特征摘要】
1.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下料加工前对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进行平直矫正,再进行划线;采用自动切割,切割时两边要进行对称切割,两边受热相同,变形相同;然后将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置于1-4℃的水中浸泡10-15h,然后在与85-95℃的环境下放置20-40h;然后对下翼缘板、上翼缘板的待焊接部位进行局部加热,使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加热的截面起拱量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2)将经过步骤(1)处理好的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腹板进行装配组装;将上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地方以及下翼缘板与腹板连接的地方均垫上2.5-3mm厚的间隙垫板,间隙垫板间的间距为200-350mm之间;
(3)焊接之前清除焊缝周边40-60mm范围内的油污、粉尘;采用混合气体保护焊实施封底焊,先进行下翼缘混合气体保护焊封底焊,再进行上翼缘混合气体保护焊封底焊,其中混合气体为氩气和二氧化碳按体积比6-10:1组成;之后再进行埋弧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构焊接前反变形处理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岩梁正仁米新娜王轩伍振荣李勤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东方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