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纳米颗粒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419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纳米颗粒,免疫佐剂可以高效地包载在纳米颗粒内,形成稳定的、高包封率、高负载量的载药纳米颗粒。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颗粒具有酸性(pH<7.4)条件下可快速降解,实现药物的响应控制释放,并通过免疫佐剂本身的免疫调节功能及负载的相关药物的肿瘤杀伤作用来实现肿瘤的免疫治疗,提高了抗肿瘤疗效,在纳米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An immunoadjuvant nanopart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纳米颗粒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治疗的三大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治疗部分肿瘤并且控制肿瘤转移,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创伤性大、靶向性低、易产生耐药性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采用肿瘤免疫治疗,利用其试用范围广,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和持续效应高等优势,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抗肿瘤作用。肿瘤免疫治疗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在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肿瘤免疫治疗是继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因其具有特异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而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激活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对人体副作用小,同时免疫治疗具有长期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可以持久地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从而有效地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随着对肿瘤微环境和肿瘤逃逸机制的深入了解,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去抵御肿瘤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肿瘤免疫治疗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一些缺陷并为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随机聚合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良好的成囊和成膜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用工程材料和现代化工业领域。在美国PLGA通过FDA认证,被正式作为药用辅料收录进美国药典。PolyI:C别名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是双链RNA的类似物,一条链是ploy(I),另一条链是poly(C),PolyI:C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剂,在体内细胞诱导下产生干扰素,有广泛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PolyI:C是动物体内III型Toll样受体的配体,激活TLR-3后可介导机体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如诱导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与成熟等,促进体内抗体的生成,故PolyI:C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PolyI:C有免疫佐剂的作用,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抗体的形成,刺激同种移植反应和迟发型过敏反应等,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载免疫佐剂PolyI:C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纳米颗粒,并通过PolyI:C本身的免疫调节功能和肿瘤杀伤作用来实现肿瘤的免疫治疗,在纳米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由脂质体、免疫佐剂、马来酰亚胺及约5000到200000道尔顿的共聚物组成,所述脂质体选自天然卵磷脂、合成卵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氢化大豆磷脂(HSPC)、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免疫佐剂选自单磷酰脂质(MPLA)、咪喹莫特(Imiquimod)、聚肌胞苷酸(Poly(I:C))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共聚物选自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PLGA-PEG)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粒径为10-150,较佳地为30-100nm,更佳地为60-90nm。优选地,所述脂质体为卵磷脂,较佳地为大豆卵磷脂。优选地,所述免疫佐剂为Poly(I:C)。优选地,所述共聚物为PLGA。优选地,所述马来酰亚胺为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具备装载、递送和/或缓释的性能,所述纳米颗粒在pH<7.4的环境中更容易释放;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在pH=5的环境中缓释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纳米颗粒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抗肿瘤药物。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抗肿瘤广谱药物和/或抗肿瘤靶向药物。优选地,所述抗肿瘤广谱药物选自喜树碱类药物、阿霉素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或铂类药物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抗肿瘤靶向药物选自泽布替尼、尼罗替尼、伊马替尼、维莫德吉、维罗非尼、替西罗莫司、舒尼替尼、赛立替尼、瑞格非尼、阿法替尼、曲美替尼、普钠替尼、硼替佐米、帕唑帕尼、阿西替尼、罗米地辛、依维莫司、依鲁替尼、乐伐替尼、达拉菲尼、克唑替尼、卡非佐米、奥斯替尼、卡博替尼、卡比替尼、吉非替尼、伏立诺他、凡德他尼、艾乐替尼、狄诺塞麦、索尼德吉、索拉非尼、博舒替尼、贝利司他、奥拉帕尼、阿柏西普、拉帕替尼、达沙替尼、帕博西尼、帕比司他或厄洛替尼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多肽类物质,所述多肽包括抗原或抗体。优选地,所述抗体选自阿达木单抗、西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曲妥珠单抗、纳武单抗、达雷木单抗雷莫芦单抗、耐昔妥珠单抗、派姆单抗、派姆单抗、奥法木单抗、博纳吐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奥宾尤妥珠单抗、本妥昔单抗、地努图希单抗、托西莫单抗、埃罗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或利妥昔单抗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抗原为肿瘤抗原。优选地,所述肿瘤选自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食管癌、恶性胶质瘤、膀胱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肾脏肿瘤、肉瘤、母细胞瘤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抗肿瘤药物或所述多肽类物质包埋于所述纳米颗粒中或吸附在所述纳米颗粒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所述纳米颗粒或所述组合物的药物。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抗肿瘤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所述纳米颗粒或所述组合物的纳米颗粒型佐剂。优选地,所述药物或所述纳米颗粒型佐剂通过注射给药和/或口服给药。优选地,所述注射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淋巴结内注射、瘤内注射或足下注射中任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药物或所述纳米颗粒型佐剂还包括医学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物质和/或赋型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纳米颗粒或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或纳米颗粒型佐剂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肿瘤选自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食管癌、恶性胶质瘤、膀胱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肾脏肿瘤、肉瘤、母细胞瘤中任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所述共聚物的丙酮溶液,获得共聚物溶液;配制所述脂质体的乙醇溶液,获得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由脂质体、免疫佐剂、马来酰亚胺及约5000到200000道尔顿的共聚物组成,所述脂质体选自天然卵磷脂、合成卵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氢化大豆磷脂(HSPC)、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免疫佐剂选自单磷酰脂质(MPLA)、咪喹莫特(Imiquimod)、聚肌胞苷酸(Poly(I:C))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共聚物选自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PLGA-PEG)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颗粒粒径为10-150,较佳地为30-100nm,更佳地为60-9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载免疫佐剂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由脂质体、免疫佐剂、马来酰亚胺及约5000到200000道尔顿的共聚物组成,所述脂质体选自天然卵磷脂、合成卵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氢化大豆磷脂(HSPC)、大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免疫佐剂选自单磷酰脂质(MPLA)、咪喹莫特(Imiquimod)、聚肌胞苷酸(Poly(I:C))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共聚物选自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PLGA-PEG)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颗粒粒径为10-150,较佳地为30-100nm,更佳地为60-9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具备装载、递送和/或缓释的性能,所述纳米颗粒在pH<7.4的环境中更容易释放;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在pH=5的环境中缓释效果最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所述脂质体为卵磷脂,较佳地为大豆卵磷脂;所述免疫佐剂为Poly(I:C);所述共聚物为PLGA;所述马来酰亚胺为磷脂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纳米颗粒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抗肿瘤药物和/或多肽类物质;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抗肿瘤广谱药物和/或抗肿瘤靶向药物;所述多肽包括抗原或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所述抗肿瘤广谱药物选自喜树碱类药物、阿霉素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或铂类药物中任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所述抗肿瘤靶向药物选自泽布替尼、尼罗替尼、伊马替尼、维莫德吉、维罗非尼、替西罗莫司、舒尼替尼、赛立替尼、瑞格非尼、阿法替尼、曲美替尼、普钠替尼、硼替佐米、帕唑帕尼、阿西替尼、罗米地辛、依维莫司、依鲁替尼、乐伐替尼、达拉菲尼、克唑替尼、卡非佐米、奥斯替尼、卡博替尼、卡比替尼、吉非替尼、伏立诺他、凡德他尼、艾乐替尼、狄诺塞麦、索尼德吉、索拉非尼、博舒替尼、贝利司他、奥拉帕尼、阿柏西普、拉帕替尼、达沙替尼、帕博西尼、帕比司他或厄洛替尼中任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所述抗体选自阿达木单抗、西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曲妥珠单抗、纳武单抗、达雷木单抗雷莫芦单抗、耐昔妥珠单抗、派姆单抗、派姆单抗、奥法木单抗、博纳吐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奥宾尤妥珠单抗、本妥昔单抗、地努图希单抗、托西莫单抗、埃罗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或利妥昔单抗中任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所述抗肿瘤药物或所述多肽类物质包埋于所述纳米颗粒中或吸附在所述纳米颗粒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涛周海梅刘兰兰何华美梁锐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